药学专业知识知多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2
/ 2

药学专业知识知多少

丁俊平

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 四川省雅安市 625000

其实追溯起来,最早是从原始时期就开始有药物的。那时,人类在自然环境下要进行生存,和一些动物等进行争斗,难免会有受伤,就开始创造出了原始的药。然后,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们为了满足生活上的需求,就逐渐发展成为了现在的药学学科。它为人类的健康、社会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为了让更多人对药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笔者从以下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来探讨其相关内容。

1.关于药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药物本身其实是具有不同性质的,一方面它能够用来去除疾病,给人们带来福音。但是又存在着使用不当给人体造成危害的风险。也就是说,药物和毒物,其实存在着一个不明显的界限。新闻上也曾报道过许多关于用药不当的惨痛事件,因此,关于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要遵照着合理、科学的原则上,不可滥用,这也是对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2.关于中药、西药等药物的划分

上文也曾提到过,其实人类应用药物的历史是非常漫长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亘古时代,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提升,所以药物 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那么这么多品种的药物,应该怎样进行划分呢。如果按照国家的标准,有中药、西药两大类别。但如果从国际上来分,通常是包含了天然药物、合成的药物。天然药物,就是指源自一些植物、动物等,然后将其进行加工、处理所得到的。其实中药大多就是包含在其中,比如一些饮片、中成药(如丸、膏)、新中成药(如冲剂、口服液)。而合成药物,和上述药物不同,它往往是采用了

化学的方法。例如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西药,就是基本上属于其中。但并不表示,中药、西药就是完全等同于天然药和合成药。其实现在很多药物中两者都含有一些,比如感冒清等等,并且现在提取、制备的手法也不断在完善,其实没有标准的划分。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区分药品是属于中成药、化学药还是生物制品能呢?其实我们可以从药品外包装上的“国药准字”标识进行辨别,"国药准字"是药品生产单位在生产新药前,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批后,取得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相当于人的身份证。其格式为: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其中化学药品使用的字母为"H",中药使用的字母为"Z",生物制剂使用字母为“s”等。只有获得此批准文号,药品才可以生产、销售。例如:国药准字Z12345678,代表该药品属于中成药,如我们平常所见的“六味地黄丸”;国药准字H12345678,代表该药为化学药品,如我们平常所说的“青霉素类”;国药准字S12345678,代表该药属于生物制剂,如“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3.关于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药物在服用后,又会经历怎样的过程呢。首先,是吸收,药物服用后,进入我们消化系统,经消化系统处理后吸收进入到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中。当然,如果是静脉注射,就没有吸收的过程。如果因人体生理因素或其他因素导致口服药物吸收不佳,药物生物利用度较低,导致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很低,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是分布,药物从血液循环开始进入到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中,发挥其作用,一般情况下,药物由于自身理化性质的不同,所以其在各个器官、组织中分布情况也会有所差异。再次,是代谢,药物在进入人体后,在体内各种药物代谢酶的作用下,其化学结构发生改变,转化成无药理活性(药效)或者有药理活性(药效)的产物。也就是说通过代谢,有的药物其药物活性会逐渐降低直至消失,有的在体外没有药理活性的药物通过代谢之后会变成有药物活性或者有毒的代谢物质,要知道肝脏是体内药物代谢最主要的器官。最后,就是排泄,药物对人体而言,实在是异物,最后还是要从机体内排出,而从肾脏排泄,就是排出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体内药物还可以通过呼吸道、胆汁、乳腺、汗腺及粪便等途径排泄。

4.关于药品不良反应

中国有句俗话说“是药就有三分毒”,说的就是药品不良反应。现代医学给药品不良反应给出了更加科学的定义: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从上面表述中可以看出,如果是非合格的药品如(假药、变质药品、过期药品)使用后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范畴,同时如果是合格药品在非正常用法用量(如超剂量和疗程使用、超说明书规定给方式等)的情况下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反应也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在实际生活中,其实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我国某发达城市中,有2500名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概率,达到了20%以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概率虽然比较高,但是公众也不需要过多的担心,首先药品不良反应属于药品本身的属性之一,也就是说每一种药品都会存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是正常的,只不过各种药品产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概率等有所不同,现阶段市场上所销售药品中还没有不存在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其次,绝大多数药品不良反应属于轻微的、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该类药品不良反应在停药后或者是更换治疗药品后或者是对症治疗后其相应的症状逐渐消退,生理生化指标会逐步的恢复正常,不会对人体造成永久性的伤害。最后,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起全国性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特别特别是对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定期的向公众发布相应的监测信息,同时会根据监测结果对相应药品进行监管,确保公众的用药安全。

以上就是笔者简单总结的关于药学专业的知识,主要是针对药物的定义、分类、应用以及其其他药品相关的概念进行了概述。但其实药学学科源远流长,内涵也十分的丰富,不单只是包含了药物的这一部分,比如在我国民族药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最终重要成果,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蕴藏着巨大的的物质及精神财富。药学学科的发展需要我们药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研人员、医务工作者等共同努力,立足现在,不断地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