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3
/ 2

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

王永刚

庆阳新庄煤业有限公司新庄煤矿 甘肃省庆阳市 745203

摘要: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是贯穿企业前后的重要工作,做好党风廉政建设才能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党风廉洁建设的形势、党风廉洁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完善防腐治腐机制、加强作风建设、塑造廉洁企业文化几方面提出了党风廉洁建设的建议,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关键词: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当前党风廉洁建设的形势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党风廉洁建设方面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近期开展联合监督情况看,普遍存在党风廉洁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防腐反腐机制不够健全、“四风”问题仍然存在、廉洁文化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

2.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廉政文化建设基础不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最显著的成效是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政治生态、社会生态获得根本好转。中央提出八项规定,率先垂范,从中央到地方完全遵循一个准则、实行一个标准,为廉政文化建设树立了标杆和榜样,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体现了党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自觉,体现了共产党人不谋私利的政党本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命。在对腐败案件从严查处的同时,党的巡视巡查制度发挥监督效力,各个领域对照党的各项纪律包括廉洁纪律的要求,深入开展对标整改,取得了显著成效[1]。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查处出来的大量腐败案例充分暴露出国有企事业单位廉政文化建设基础的薄弱,集中表现在干部职工廉政文化的核心理念不牢,反腐倡廉的自觉意识不够,对贪污腐败行为的免疫力不够;同时也表现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形式主义严重,表面文章做得多,不求实效,流于形式,执行不严。

2.2廉政文化建设严重落后于整个社会的廉政建设步伐

如前所论,党的廉政建设各项基础性的廉政规则规范逐渐完善,廉洁自律的意识逐步强化,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核心巩固发展,全社会共同的反腐倡廉心声和谐统一。社会整体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内容得到了加强和丰富。但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相比,国有企事业单位廉政文化建设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国家各级行政机关之所以在廉政文化建设上取得长足进展,完全是受行政机关的政治性所影响。而国有企事业单位虽具有某些行政系统的部分特征,比如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参照国家公务人员,党委纪委机关建设等也参照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均掩盖不了国有企业单位的经济性、社会性特征。作为一个社会生产组织,国有企业必须以追求高额经济利益为目标,以提供一定形式的社会服务为宗旨,因此,即使在党的建设、反腐倡廉斗争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很难改变国有企事业单位弱化廉政建设、虚化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

2.3廉政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严重

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从业人员在履行职责、发展业务的过程中,需要更高的廉政道德约束,这就在根本上要求国有企事业单位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具体业务工作协同起来,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比如对于那些资源型国有企业来说,由于掌控着国家赋予管理的重要矿产资源,在开展资源管理业务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求具备高度的廉洁自律,实行全过程行为的自我约束。又比如教育、医疗等事业单位,社会必然要求在教育、医疗等活动开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都必须具备高度的道德准则,教师要遵守师德、立德树人,医生要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些事业单位的职业道德要求与廉政道德准则存在着高度的融合性。但在现实中,往往出现廉政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开展缺乏协同性的情形。

3.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的措施

3.1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决定政治生态情况。国企政治生态是国企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最重要的内部环境,政治生态直接影响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明确了各级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洁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把廉洁谈话、动态教育、选人用人贯穿于责任落实的各个环节,让干事创业者不再是单枪匹马,成为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的重要举措。强化协调机制、精准定位。坚持公司党委统筹领导、公司纪委协调抓总、主责部门配合的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体系,坚持纪委定期向党委通报与党委适时谈话提醒双向互通工作机制,加强“两个责任”无缝对接,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找准方向。着力构建自上而下、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廉洁谈话工作格局,分岗位、分对象开展约谈提醒;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准确运用“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着力完善选人用人制度机制、强化“一案双查”,通过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廉洁关,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3.2完善防腐治腐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加强防腐治腐的制度机制建设,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党风廉洁建设长效发力的关键。企业内部运营秩序对企业改革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国企抓防腐治腐能力建设,就是要聚焦企业运行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加强风险防控,堵塞管理漏洞,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和基础管理能力。企业要认真组织开展岗位风险点排查,对风险岗位台账进行定期更新,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和整改工作,向风险岗位人员发放黄色提醒卡,教育引导风险岗位人员严于律己。压实各单位负责人的“一岗双责”,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日常管理。进一步激活各单位纪检监察员的监督作用,对关键领域开展日常监督。充分发挥公司纪委专职监督作用, 适时对关键领域开展专项督查。坚持靶向治疗、精确惩治,聚焦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紧盯事关公司发展全局和资本安全的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进一步拓宽问题线索的收集、发现渠道,加强问题线索的处置能力和纪律审查的规范化建设,对存在腐败问题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2]

3.3进一步丰富廉政文化的传播形式和内容,

增强廉政文化的现实感染力,这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廉政文化建设的“血肉”。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具有感染力的感性形式,使廉政建设的理性要求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廉政文化的现实感染力就在于是否达到了感性形式与理性要求的有机结合和内在统一。国有企事业单位廉政文化的传播有严格的路径依赖,要促进国有企事业单位廉政文化的有效传播,也离不开宣传内容、载体和路径的有机结合。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已非传统传播载体可比,信息化工具在不断创新,信息传播的形式也日新月异。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廉政文化建设,无论是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在传播手段上,都必须紧紧跟上时代的发展,紧紧跟随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有效方式,不断更新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切忌呆板、单一、空洞无物。

4.结束语

事实证明,党风廉洁建设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是无可替代的竞争软能力。党风廉洁建设通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完善防腐治腐机制、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塑造廉洁企业文化有效提升了国企领导干部引领企业发展的能力,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能力,释放广大干部职工创新创造的能力。 只有不断大力加强党风廉洁的建设,才能保证企业实现健康、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耀东 . 关于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价值创造的思考 [J]. 现代国企研究, 2017 ( 07 ): 42-48.

[2]张秉成 . 浅谈如何塑造具有企业特点的廉洁文化 [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 ( 19 ): 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