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抑制物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及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血友病抑制物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及护理干预

赵露莹

濉溪县医院血液科 安徽省淮北市 235100

摘要】目的:探讨血友病抑制物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5月-2020年6月治疗的血友病抑制物患者52例作为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号奇偶性分为对照组26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了解疾病、知晓注意事项、自我判断、自我保护、心态乐观、紧急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社会方面、环境方面、独立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友病抑制物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及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血友病;抑制物;健康教育管理;护理干预

人体内含有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当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各自含量达到一定比例时,才可发挥凝血作用。当机体内凝血因子缺乏时,即为血友病。目前临床的治疗方法是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但是产生的抑制物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1]。清除抑制物的有效方法是采用免疫耐受诱导治疗,但是该治疗医疗费用高,而且患者及家属对病情及抑制物的认识度低,易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降低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本文以病例对照展开,探讨血友病抑制物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及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8年5月-2020年6月治疗的血友病抑制物患者52例作为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号奇偶性分为对照组26例,其中年龄(2-56)岁,平均(25.25±5.53)岁,血友病A21例,5例血友病B。观察组26例,年龄(1.5-55)岁,平均(24.28±6.96)岁,血友病A20例,6例血友病B。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出血,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血友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对症护理、用药指导,通过宣传手册进行宣讲指导,或者在就诊区墙面设立知识专栏供患者阅读和了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健康宣传: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发放不同版本的健康宣传手册,对于年龄较大或者理解能力差的患者需耐心、反复进行宣导。根据患者的反馈问题调整治疗效果不了解,易出现紧张、恐惧的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介绍相关宣传内容;(2)心理护理:由于本疾病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患者及家属易出现焦虑、悲观的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与患者及家属一起探讨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成功案例,增加患者的治愈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3)加强对抑制物的认识,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抑制物产生的几个征兆,学会自我判断、自我保护,紧急处理方法。(4)告知患者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重要性,叮嘱患者治疗途中不可自行中断,需与医生和护理紧密配合,严格根据医嘱治疗,不可自行改变药物剂量,定期复查。患者每天需要注射FVIII因子,因此要提醒患者保护好血管,如有留置针,要做好留置针管理。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护理状况。包括了解疾病、知晓注意事项、自我判断、自我保护、心态乐观、紧急处理6项。采用1-5分制,分数越高说明自我护理能力越高。(2)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每项0-100分,患者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采用(5fc9d5732b93e_html_715b2abb80bfa779.gif )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自我护理状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了解疾病、知晓注意事项、自我判断、自我保护、心态乐观、紧急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自我护理状况比较(分,5fc9d5732b93e_html_715b2abb80bfa779.gif

组别

了解疾病

知晓注意事项

自我判断

自我保护

心态乐观

紧急处理

观察组(n=36)

3.91±0.51

4.19±0.59

4.51±1.12

4.12±1.21

4.03±1.08

4.27±1.31

对照组(n=36)

3.03±0.12

3.22±0.71

4.02±1.21

3.58±0.68

3.11±0.35

3.02±0.27

t

8.435

4.932

6.538

7.084

6.037

5.038

p

0.014

0.045

0.015

0.024

0.026

0.022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社会方面、环境方面、独立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5fc9d5732b93e_html_715b2abb80bfa779.gif

组别

例数

心理方面

生理方面

社会方面

环境方面

独立能力

对照组

26

49.93±4.32

59.93±4.11

44.93±4.22

55.93±4.64

61.93±4.44

观察组

26

55.93±4.55

66.93±4.32

49.93±4.32

67.93±4.34

69.93±4.55

t

/

5.116

6.596

6.215

4.783

5.989

P

/

0.031

0.019

0.032

0.028

0.013

3、讨论

血友病是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所导致的出血性疾病,也是一种遗传性的出血性疾病,血友病包括血友病A和血友病B,血友病A为凝血Ⅷ因子缺乏所致,血友病B为凝血Ⅸ因子缺乏所致[2]。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预防性的输注,补充凝血因子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但由于凝血因子替代的长期大量使用及旁路制剂的使用,易导致抑制物的发生,抑制物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增加疾病的治疗难度,也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

健康教育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传统的健康教育形式单一,患者掌握情况不好[3]。本研究中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给予不同版本的宣传手册,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手册内容,提高患者对本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关爱患者,缓解患者恐惧、悲观的情绪,树立患者治愈自信心;加强患者对抑制物的认识,学会自我判断、自我保护,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增加患者与医生、护士之间的配合度[4]。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了解疾病、知晓注意事项、自我判断、自我保护、心态乐观、紧急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健康教育管理联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血友病抑制物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社会方面、环境方面、独立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管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血友病抑制物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及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明珍, 芮海鹰, 杨媛. 两种护理延伸服务在血友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21(12):169-171.

  2. 魏琪琪, 唐凌, 陈振萍,等. 单中心儿童血友病A抑制物累积发生率及危险因素[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7, 32(003):212-215.

  3. 李魁星, 余旻虹, 赵艳伟,等. 综合关怀对血友病患者生存状况影响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7, 052(009):1073-1076.

  4. 郭玉林, 赵华, 田丽姣,等. 家庭康复训练在血友病病人家庭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9, 033(017):3074-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