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唐茂军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实效性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的问题,也是我们思政教育能否落地落实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从完善教学制度、优化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式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高职大专院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措施提升路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实效性


实效性是我们思政教育的归宿及目的,更是我们思政教育的生命力[1]。高职大专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依据高职大专院校教育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把高职大专院校教育教学的活动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我们的思政教育内容相结合,从而开展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对高职大专院校学生的法制观念、道德品格修养、心理素质以及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所产生的真实而有效影响的程度[2]

一、当前高职大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新课标改革以来,我国高职大专院校越来越重视我们的思政教育,也愈发的注重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帮助学生们塑造良好品质。但是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现状,以及高职院校在新时代承担的职责和面临的挑战,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八个统一”与“六个要”未紧密耦合联动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基础前提就是要抓紧抓实“八个统一”与“六个要”。这就对我们提出了,在高职学院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八个统一”为教学教学的核心,积极推动思政教育体系向“六个要”转变,而不能人为分裂“八个统一”和“六个要”的内在联系,“抓一放一”。但是个别高职院校对落实“八个统一”停留在口号上,停留在文件上,没有以本校校情为纲,没有扎扎实实的组织相关人员研判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学生实际需求等因素,从而导致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佳,缺乏互动、时效、实践和针对性,难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以及自主学习的热情。有的高职大专院校重视“八个统一”但忽视“六个要”,没有充分认识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是授课教师,导致执教人员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探索及创造性,只会机械地或照本宣科式地讲授思想政治基础知识,不求结果不问质量,甚至有个别教师因自身言行不一致,品行不过关,而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涵德育人之功效。

(二)“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不健全

培育壮大“双师型”教师,是打造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举措。但结合目前高职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一方面囿于“双师型”教师内涵和认定标准不统一,使不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建设目标和任务不同,发展前景和待遇保障也没有明显突出优势,导致部分教师难以将个人发展、职业规划与国家推行“双师型”教师的愿景结合起来,阻碍了高职大专学校“双师型”教师人才团队的蓬勃壮大;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部分高职院校虽然积极内培外引“双师型”教师,但在日常管理中,“双师型”教师外出进修或交流学习机会的平台较少,使“双师型”教师综合能力与素养逐渐降低,严重制约高职大专学院跨越式发展。

(三)思政教学缺乏创新和突破

部分高职大专学院虽然重视思想政治教学,但受传统化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影响,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或纯理论教学,给人以刻板、严肃的教条形象,教学内容脱节于实际,没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思政观点和方法,辩证看待社会热点和“堵点”,没有主动借助自媒体和新技术,让思政教育“活泼”起来,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使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逐渐削弱,最终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

二、提升高职大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策略

(一)建立完善教学制度,各部门高度重视自主参与

高职院校应该把提升高职大专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作为重要抓手,各部门密切配合,并结合学校自身教学情况全面分析,制定完善教学制度。一方面科学化管理教务人员,明确其职责义务,使其时刻注重自身言谈举止,养德修身,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好表率[3]。另一方面,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使各部门自觉参与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来,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学具体影响因素,集体研判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提升措施,合理设置与优化教育教学方案,为学生们创建良好学习条件。

  1. 优化专业化教学队伍,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持续优化教师团队结构,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4],引育并举,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5],共同教育与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有针对性地引进与培训专业化思想政治教师,要求每位教师人员能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具有创新性和启发性。强化教学评价与教学激励之间的联动关系[6],在发展前景、地位待遇、职称评定、进修培训等方面予以明确,引导更多的教师以“六个要”教师为标准,去努力去奋斗。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实效性

教学方式创新,是高职大专学校思政教育教学重要工作内容。如果停留在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的方法上,必然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此外,应遵循“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原则,紧扣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标准,使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贯穿于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之中,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养。

结语:

影响高职大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较多。为全面落实高职大专学校的思政教育实效性,需要高职大专学校高度重视,各部门协同配合,让思政教育实效性贯穿于建立完善教学制度、构建专业化教学队伍、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从而全面提升高职大专学校思想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司玉兰,许永莉.提升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长江丛刊,2020(23):159-160.

[2]蔡先.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09):92-95.

[3]糜迪.新时代背景下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0(39):174-175.

[4]马颖化.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双师”队伍建设研究[J].科技风,2020(19):196.

[5]杨清.物流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究——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20(15):81-83.

[6]胡善平,陶立明.高校教师教学激励路径机制研究——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9(17):72-76.


基金项目: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院级人文社会科学课题(2019RWSY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