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9
/ 2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研究

王高峰

国网沁县供电公司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正进一步深化,电力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提升,企业高水平的决策更加复杂,财务管理在企业转型中发挥何种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我们面临的课题。本文通过对财务管理转型的实施条件及主要内容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构建新型财务管理模式,评价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引领企业价值创造。

关键词:电力企业;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绩效管理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对企业整体发展阶段目标的设定与构建过程中,需要对当前的经济环境、资源、及企业所处行业的情况有足够的了解,从全球经济发展思维看待企业所处行业未来发展阶段动态及趋势,才可以对自身的决策做出正确的选择。企业必须从旧有的发展模式挣脱出来,依靠提高质量、提升附加值来转型升级。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与企业发展规划、投资计划、成本预算、绩效评价相关联,财务管理转型发展是引领业务活动重构的必然选择。

1 财务管理转型升级具备的条件

1.1 与世界经济周期相适应

与世界经济周期相适应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前提下,关注世界市场发展状况的同时,更应该对全球经济周期性波动加深了解,合理选择财务管理方模式,才可以有效减少全球经济波动对财务活动的影响。在不同经济周期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具体如下表 1 所示:

表 1 全球经济周期下财务管理模式选择

5fd04ae3aafbd_html_30dd282834d22d80.png

1.2 与企业生命周期相适应

企业经营发展经历初创、成长、成熟到衰退的四个生命周期,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财务管理模式选择是十分重要。具体如下表 2 所示:

表 2 企业生命周期下财务管理模式选择

5fd04ae3aafbd_html_44dc7e2ff7adb033.png

1.3 与企业盈利模式相适应

盈利模式是企业经营的重点,比如“轻资产”与“重资产”模式,“互联网+”、“云大物移智”、“企业战略转型”等模式,企业不同的盈利模式直接决定了财务资源的配置重点,财务管理必须追随与实现企业既定的盈利模式,规划企业财务资源的保障能力,达成投资规模与融资能力的匹配。

2 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

2.1 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以企业规划为导向,经营目标为约束,首先,持续关注关键业务的驱动因素,深入业务,将业务指标与财务影响紧密相联,将公司目标与部门利益、员工利益结合起来,从价值链维度,比如产品线、客户线、供应线等进行预算编制,使管理者能够根据这些动因的预期变化和模型快速分析不同情景方案,及时预估各种变化的影响,提升决策分析支撑能力。其次,预算计划与目标在一年中要经常修订,预算编制过程要求各层级管理者不断地参与,预算实施数据要与下属及平行部门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讨论,侧重关注和应对内部和外部不确定因素,以及对现行行动计划的质疑和进一步的调整。再次,预算在完成后必须对预算制度、预算指标、预算执行,预算作用等进行评价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定期咨询会形式,重点挖掘前期管理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找到改进企业预算的方法;通过实施预算成熟度的多方人员打分测评,以定量评估的方法评价与指导企业预算,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2.2 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立足根本是顺应企业发展动态,服务企业计划调整,为企业管理提供成本数据信息及分析手段。一是科学分析成本构成。成本由变动、固定成本组成,变动成本随着业务量增减变动而变动,固定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变化。如:火力发电企业大部分为煤炭成本,煤炭价格变动给其带来很大压力,可以采用联营、收购煤炭企业来优化成本。也可以通过发展新能源发电,优化电源结构来降低因原材料上涨造成的成本增加。另外,期间费用水平反映企业管理效益,因此通过分析经营中固定成本对边际贡献影响,采取降低单位固定成本措施。二是强化责任成本管理。建立责任成本管理体系,将各部门划分成不同责任中心,逐级细化目标,分析各责任中心预算执行情况,编制责任成本报告,通过责任成本报告,调节范围内经营活动。

2.3 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主要是运营资金管理。企业制定发展规划,不仅要对现有占有市场进行巩固,同时还需要开发新项目,这种情况下,核算主体的营运资金正常运转最为关键。财务资金管理主要是综合考虑持有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等基础上的最佳现金配置,从而降低资金成本,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现金管理是对现金流动与收益性的权衡与选择,通过企业使用推迟支付、承兑汇票延迟现金支出;应收账款管理应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降低坏账损失;存货管理对一段时期产品需求预测,确认生产周期,减少资金积压,实现最优存货水平。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充分了解公司状况,提高资金利用率,以实现既定目标。

2.4 绩效管理

2.4.1 盈利能力情况

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主要通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些指标的增长,表现出企业提高自由资本获益能力,资产效益回报情况,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经营策略,对经营中产生的主营成本加强内部管理,进而提高利润水平,增加资本积累,促使企业良性发展。

2.4.2 资产质量状况

资产质量是提升绩效的重要途径,企业资产投入扩大、缩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或减弱。对企业的资产质量分析评价,主要从总资产、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企业运用各项资产获现能力及每项资产实现的价值补偿。对企业的各项资产经营质量、利润效率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使企业可以了解自身应该关注哪些资产变化对内部及外部造成的影响,进而改变现有资产管理现状。

2.4.3 债务风险状况

企业债务风险分析与评价需要从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全面了解企业面临的债务水平,是否存在长期债务风险及短期债务风险。通过分析企业资产中负债比重,可以很好的衡量企业的债务情况,投资者、债权人的风险度;通过对负债与利润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企业获利对于债务偿付的保联度;通过分析用于偿还债务的速动资产的变化,可以降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强化现金流入及流动资产变现能力,以增强企业债务偿付能力。

2.4.4 经营增长状况

经营增长状况主要从销售增长、资本保值增值情况、主营利润及资产的增长情况来反映,评价企业资本效益与安全、成本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企业的获得能力与规模水平的变化。从销售增长来看,其变化可以直接反映经营状况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情况;企业的资本保值情况良性发展,则投资人投资信心增强,必然会加大资本的投入,以带动企业良性发展。在关注业务增长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业务变化对于成本的影响,当企业的成本与业务增长不成正比时,企业利润被吞噬,致使企业利润水平下降,因此,在进行成本分析时,需关注企业过度竞争、生产技术与创新等影响因素,实现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

3 结语

本文选择从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绩效管理四个板块阐述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内容,实现企业发展共性与财务个性的结合,同时与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及时评估内外部资源条件的变化,实现财务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与引导的新要求,为后续有针对性地构建财务管理转型升级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发挥财务在企业经营发展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汤谷良.高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预算管理如何超越“追随战略”[J].财务与会计,2019(10).

[2]朱斌.天津NK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战略财务管理[D].天津学.2012.

[3]何倩.当前电力企业财务战略创新[J].通讯世界.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