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据库构建与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9
/ 2

计算机数据库构建与管理分析

何英虎 曾澳 王霄俊

武汉东湖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数据库本身就是计算机系统的产物,给计算机的应用与数据的储存提供了更方便的空间,用户在构建计算机数据库的同时,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而且数据库的管理人员应当注重计算机数据库的日常管理、月份管理以及物理环境管理,有助于维护技术的顺利进行,确保计算机数据库运行的稳定性。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构建;

一、计算机数据库的构建与管理维护

(一)计算机数据库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从基本结构上,计算机数据库是由物理数据层、概念数据层以及用户数据层组成的,其中物理数据库是指以内模式作为基本结构框架的体系组成,处于整个计算机数据库的内层,主要功能就是存储数据集合;概念数据层是指以外模式作为基本结构框架的体系组成,处于中间位置,其功能就是展现数据库的逻辑,也就是给储存数据进行逻辑定义,并表示关系等;而用户数据层也是以外模式作为基本结构框架的体系组成,位于外层,是可以被用户直接看到和使用的,是逻辑数据的集合。

计算机数据库的结构组成能够运用映射的方式实现三者之间的互相转换,这也表现出计算机数据库的特点之一就是数据共享,简单说就是全部用户可以同时使用数据库中的储存数据,但是,计算机数据库中数据逻辑的基本结构与运用程序是独立存在,而物理结构出现变化的时候,是不会影响到数据的基本逻辑结构的,这也是计算机系统的独立性。

此外,在数据管理下,计算机数据库中的存储数据是比较分散的,一个或是多个用户在处理不同数据的时候,由于数据之间不存在任何逻辑关系,所以整体比较分散,而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数据库来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并且通过数据模型来建立联系,这体现出计算机数据库的集中管理的特点。

(二)计算机数据库的构建

现如今,由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工作与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率,随着应用逐渐广泛,计算机数据库的构建方式也在不断的创新中,特别是在VFP中,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构建,而为了简化构建程序,本次探讨以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向导作为基础,来构建可以管理不同种类数据的计算机数据库。

二、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的管理维护

(一)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的管理方式

首先,计算机系统数据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工作给数据库的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样却确保了数据库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因此,管理人员要从多个方面展开日常管理工作,比如是定期检查数据库的运行状态以及后台运行进程,查看是否出现了异常运行的问题;或是检查数据库的网络,重点内容就在监听器的运行状态,以及网络是否顺通。

其次,每月定期管理也会对计算机数据库产生一定的影响,管理人员应当把月份当做是检查单位,其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库的性能统计数据,以及高速缓存趋于的命中率,若统计结果出现问题,要及时检查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从而确保计算机数据库的可靠性。此外,管理人员要检查数据存储空间的碎片状态,如果碎片数量过多,要进行清理,在必要情况下还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资料管理数据库,在数据库向导中选择数据库列表,从系统提供的数据库原型中选择一个成为BOOKS,并确定成资料管理数据库。建立数据库关系,索引是指表格的基本排序方式,大多数情况下,数据库会提供合理方式,比如是按照数据编号或是主题名称来进行构建,如果系统提供的方式和用户要求是匹配的,就不改动,点击“下一步”就完成了建立表格关系。若不匹配,则可以按照用户自身的需求进行改动,然后再点击“下一步”。 保留数据库的逻辑关系,数据之间的关系是指各个表格的内在关系,比如是资料表与用户的关系,在上一步已经建立了表之间的关系,因此,对关系实现保留就可以点击“下一步”。 保留与填写,在数据库向导的最后步骤中,选择“保留”,这是为了方便后期使用,同时用示例数据填写表格,点击“完成”。 数据库命名,点击“另存为”,选择文件的名称,并且给构建的数据库命名(比如是数据库1),点击“保存”,计算机系统中边成功构建了一个数据库。

最后,就是物理环境管理,这一管理应当从数据库的服务配置场所上采取合理的方式,比如使室内场所的温度、湿度、通风、防水、防电、电源等设置是是不是和计算机机房管理规范相符合,或者是严格管控数据库服务器的全部物理访问。

(二)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的维护方式

目前,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的维护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应用广泛的中间件技术,这是处理计算机系统数据库基本结构问题的技术,其优势就在于中间件技术可以支持各类数据源的引用与访问,能够制约和管控所有的数据关系,有效避免用户对计算机数据库的失误判断。

另一种就是JSP技术,这是通过Web作为基础的程序编写技术,具有高水平的开发能力,而且扩展性和兼容性都更强。由于JSP技术本身就是开放性的维护技术,能够很好的适应在互相独立的系统服务器中,通过工具包就可以对平台进行开发和应用,正是这一优势给数据库的维护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曹炼强.计算机数据库的构建与管理维护研究[J].无线互 联科技,2016,(15):131-132

[2]袁浩,张延芳.计算机数据库的构建与管理维护的研究[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06):45-46

[3]崔永正.计算机数据库的构建与管理维护探讨[J].科技展 望,201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