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兽医畜禽疾病防治存在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5
/ 2

基层兽医畜禽疾病防治存在问题及对策

刘铁军

巴彦县丰乐乡 . 乡 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1800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卫生安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畜禽疾病防治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高。畜禽养殖者大部分专业技术水平较低,都是依照传统的养殖经验进行养殖,缺乏科学的养殖手段,使畜禽发生疾病的概率增加,基层兽医不仅需要做好养殖技术传授和疾病防治工作,而且要正视自身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自己的畜禽疾病防治水平,才能有效的对畜禽进行疾病防治,促进畜禽养殖业发展。

关键词:基层兽医;畜禽疾病;防治;问题;对策

前言: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畜禽养殖能带动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畜禽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养殖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养殖规模,但是大部分地区的畜禽养殖仍然以散养为主,养殖规模相对较小,并且较为分散,畜禽养殖中,由于养殖人员缺乏畜禽疾病防治意识,导致畜禽极其容易出现疾病,因此需要通过基层兽医的专业治疗对其进行处理,然而基层兽医普遍存在文化程度较低、专业能力不过关的现象,导致在对畜禽治疗时不能及时诊断畜禽的病因,进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严重会使畜禽由于没有接受及时的治疗引发死亡。

1 存在的问题

1.1 疾病诊断不及时

基层地区畜牧兽医人员在疾病防控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设施和专业的实验室设施,当养殖场出现发病情况后,并不能第一时间赶到养殖场进行针对性的疾病诊治。即便是能赶到养殖场进行针对性诊治,也存在诊断不及时、诊断不合理的现象,很多兽医人员对先进的检测设备掌握不足,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存在传统思想,一直沿用人工检查的措施。现阶段很多传染性疾病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呈非典型变化和隐性发病经过,兽医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这些患病动物,很容易造成疾病在养殖场中反复流行、反复传播。目前疾病诊断不及时是造成动物疫病快速传播蔓延,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1.2 药物使用不合理

从目前畜牧兽医队伍分析,基层地区的很多兽医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差,在用药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不科学性。由于兽医人员不能及时明确具体的致病原、及时对病情做出确诊,一出现临床症状会根据动物的临床症状用药,发烧就使用退烧类的药物,腹泻就使用抗生素治疗,药物使用不对症,不能将动物的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进而造成大面积的发病情况。另外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着剂量称量不准确,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多种类用药的问题。很多兽医人员在开取药方时,通常存在很大的主观因素干扰,主要依据主观经验判定,不能认真掌握药物的使用说明书,很容易造成动物用药后出现中毒死亡、病情恶化。特别是在疾病流行高发期,由于基层兽医的专业技术不强,知识比较缺乏,在用药量等方面不够科学,难以达到标准化治疗。

1.3 用药操作不合理

在诊治过程中,给药途径主要包括口服和注射治疗,注射治疗又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3种,对于不同的药物采用的给药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性,如果所选择的给药方式不正确,所带来的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药物使用方式不正确的现象,对于需要注射的药物,经常添加到饮用水中口服治疗,对于静脉注射的药物采用肌肉注射,对于肌肉注射的经常采用皮下注射。由于药物给药方式不正确,药物进入机体后不能被快速消化吸收,使药效极大衰减,无法起到抗病抑制致病原繁殖生长的作用,动物在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健康临床症状加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发病和死亡。

1.4 新技术缺失

由于基层畜禽疾病防控的发展,它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理念落后。不能引进国内国外的先进技术。导致许多地方和地区都采用的我国传统技术,对畜牧业发展效率有极大折扣,直接影响我国畜牧业发展,所以在技术上是有一定的缺失的。作为畜牧业管理人员,应引进国外国内的先进技术,对地区的畜牧业管理理念进行改善,进而达到畜牧业发展技术过硬的指标,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兽医技术体系不断推广。

2 对策

2.1 提升兽医人员专业知识水平

在动物疾病防控过程中,要减少不必要的防治误区,保证动物健康生长发育,及时控制疫情传播蔓延,需要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目前大部分基层地区的畜牧兽医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差,文化水平较低,不能适应新时期现代畜牧养殖产业发展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要求主管部门积极面向基层兽医开展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和理论教育,还要聘请经验丰富艺术高超的兽医,深入基层地区开展针对性讲解,开展针对性传授或一对一的技术帮扶,为兽医和专家构建交流的平台,有效解决在疾病诊治、药物防治中存在的诸多不当问题,进而避免药物胡乱使用、给药方式不正确的情况出现。

2.2 合理用药

在采用药物对畜禽动物治疗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实验室诊断,明确具体致病原,然后筛选出敏感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另外在疾病防控中,应坚持综合防治原则,要准确的找到致病因素,然后将其消除,提高对患病动物的护理水平,增强动物抵抗能力,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在用药过程中还应把握精确的用药量,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精确称量用药,精确给药,按照科学的疗程开展治疗,能保证动物在有限时间内恢复健康。

2.3 提高兽医人员治疗水平

在疾病防控过程中,要减少各种误区的出现,提高疾病防控知识,需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提高疾病诊疗水平。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应积极参与主管部门所组织的各种培训会、交流会,在工作之余还应不断学习阅读相关材料,要掌握各种疾病的具体病理变化,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疾病诊疗经验,提升诊疗水平。另外,在日常疾病诊治中,还应严格的记录和总结,掌握正确的用药手段和用药方法,提高疾病防控水平。

2.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兽医技术水平

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进行宣传,不断提高养殖户对兽医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以及对人们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边远村庄和山区的宣传工作点,因为他们对这个方面的意识较薄弱,相对于其他人群。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宣传,能提高我国养殖户对兽医技术的理解。此外,还能提高大众对于兽医这个行业的认知度。

2.5强化基层兽医、养殖人员疾病防控意识

通常禽兽的疾病是由少到多,由刚开始的不重视到严重这样一个趋势进行的,所以为降低禽兽的疾病患病率,加强养殖人员对疾病防控的安全处理意识。作为基层畜禽疾病防控的管理人员,应加强疾病防控知识宣传,对他们进行定期的专业防控知识教育。此外,还要组织相关的宣传活动,不断渗透疾病防控知识。兽医应多进行学术上的交流,积累经验,养殖人员要积极配合兽医工作,一起解决禽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疾病问题,降低畜禽疾病的发病率。

3 结束语

畜禽养殖产业是基层地区很多农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促进畜禽养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提升养殖户经济效益,需要做好畜禽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尤其是应注重提高基层畜牧兽医疾病的防治水平。因此,需要认真分析现阶段基层兽医畜禽疾病防治所面临的多种问题,畜牧主管部门要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加强对于兽医队伍的专业培训,增强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戴福军.提高基层兽医素质的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10):35.

[2]杨元伦.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调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299,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