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对玻璃体切除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时间管理对玻璃体切除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王希铭 朱萍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01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对于玻璃体切除术采用实践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 。 方法 选择 2018 年 4 月到 2019 年 4 月到医院 玻璃体切割术 的 60 例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 常规管理, 观察组采用时间管理,对比两组在手术室日均手术、 每台手术平均耗时 以及护理质量评价(包括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对医师满意度、手术医师对护理人员满意度) 。 结果   观察组采用时间管理后的平均日均手术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 每台手术时间平均 为 120 分钟,对照组为 150 分钟;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3.33% 、护理人员对医师满意度为 96.66% 、医师对护理人员满意度 90%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86.66% 、护理人员对医师满意度为 90% 、医师对护理人员满意度 83.33% ,两组存在显著差异 。 结论   在玻璃体切除术中采用 术室时间管理, 可以有效的控制手术耗时, 提高 工作效率,提高医师与护理之间的满意度以及 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 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具有推荐价值 。

关键词时间管理;玻璃体切除术;护理质量

 玻璃体切割术是一种对设备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的显微眼科手术,是治疗玻璃体混浊和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玻璃体混浊和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增多,尤其是老年患者,手术室压力急剧增加,手术室所需医疗设备费用越来越昂贵,手术过程也越来越复杂,医院间如何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时间管理是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效率的模式,能够有效的控制手术耗时,提高工作效率,以下为玻璃体切除术采用实践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到医院玻璃体切割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30岁到60岁,平均年龄4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29岁到61岁,平均年龄为45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间管理:建立手术室质量管理小组,完善相应的手术室质量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时间管理制度,注意手术开始、接待的等待时间,减少手术间隔时间,并由手术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制定并监督实施,通报影响正式开工的人员和部门,并作出相应处罚。负责的护士指导病人提前禁食。贵重仪器仪表应事先准备好,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有差错,将扣除责任护士的奖金。对重要设备要提前检查,以免在运行中发生仪表故障。对非熟练护士、麻醉师和外科医生,每2个月进行一次专业和专业培训,每次培训3天,每天1小时。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理论分和技术操作达到80分以上方可上岗。手术室护士、麻醉师在规定时间进行交接,规定时间开始麻醉前准备,确保麻醉药品到位。上午,第一次手术的主治医师应在规定时间的前十分钟到达手术室,避免手术延时。如果手术时间延迟,流动护士需要记录医生姓名和延迟时间,延误超过10分钟的,取消手术组首次手术资格一个月,并予以公告。每个手术至少配备2名后勤人员,专门负责运送手术病人,体现人文关怀。根据人体生物钟,手术时间要有序安排,有效防止医护人员疲劳导致手术失败。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对比两组在手术室日均手术、每台手术平均耗时以及护理质量评价(包括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对医师满意度、手术医师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访问,满分100分,满意为90分以上;一般满意为90分以下,75分以上;不满意为6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t为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两组若有显著差异(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时间管理后的平均日均手术量高于对照组;每台手术时间平均为120分钟;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护理人员对医师满意度为96.66%、医师对护理人员满意度90%。

2.2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的平均日均手术量低于观察组,每台手术时间平均150分钟;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6.66%、护理人员对医师满意度为90%、医师对护理人员满意度83.33%。

3讨论手术室的时间管理一直受到医院的高度重视,由于手术室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设施缺乏,手术各环节操作不规范,导致医护人员值班随意,造成大量空置时间。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护士实行轮班制,手术组分为两组,以减少中途换班时间,保证手术配合的熟练性和连续性。通过提前准备相关仪器设备和麻醉药品,缩短患者在手术室的停留时间,提高手术室的利用率。传统的管理已经很难适应医院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时间利用率。手术室手术延误和延误的原因很多,制定相应的时间管理规范后,可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利用相关制度规范行为,从而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因此,只有医务人员正确估计手术时间,才能有效平衡整体手术时间。在实施时间管理之前,手术室时间管理体系还不完善,手术医务人员的到达时间不确定,手术时间空置时间多,工作不紧凑。一些外科医生不关心手术室的时间消耗和手术费用,他们对准时进入手术室的时间概念并不强。此外,病房需要进行病房巡视,并跟踪术后病人,了解患者康复延迟手术过程。

4小结采取时间管理,可使手术室的管理更加规范、科学,从而提高手术室的效率和效率,提高手术室医务人员的时间观念以及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能提升时间利用率,规范医务人员,提高护、患、医之间的满意度、配合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俞旭雁.时间管理在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v.27;No.303(20):140-141.

[2]宋清洁,熊莉娟.手术室护士时间管理倾向现状调查[J].全科护理,2018(1):1301-1302.

[3]张一帆,林卫红.时间管理对玻璃体切除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022):2654-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