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3
/ 2

高职院校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探讨

哈丽琼

宁夏博茂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防火与消防安全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公众重视。消防工程专业在过去是冷门专业,现如今相关课程改革和行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和参与到消防行业中来。为了打破过去不懂理论,光凭实践的野蛮发展模式,加强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工作,是高职院校开课办学的重要目的。文章基于此展开论述,分析相关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方案,探讨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消防工程专业技术;建设模式探讨;


消防工程行业的发展一直延续着大行业、小企业的社会格局,一方面是相关资质评审工作标准较为严格,完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其他领域投入相同资源可能收益更高,再加上消防工作又是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工作,以小企业聚集式经营的市场环境就形成了;另一方面是消防工程行业的市场需求并不是即时性的,多数企业仍然是以消防安全问题的风险防范和保护工作为方向开展经营的,这就意味着企业在无法在行业没有整合的前提下,获取长期持续性地盈利收益,经营规模有限[1]

现如今,我国消防行业人才缺口已经成为现实,即使消防部队人才编制的扩充,也无法补足社会性质和商业性质的消防技术、材料、设备等基础服务。相对于客观现实问题来说,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高层建筑、超大体量建筑、复杂规模建筑、多功能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对应的消防系统保障体系是极其必要的,这是社会需求,也是消防事业发展的新机遇。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必须要明确目标,加强新时期理论实践型复合人才培养,促进行业的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2]


一、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沿革

我国消防教育最早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河北廊坊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开设的学院开设的相关专业。在社会背景和公众服务需求下,为了应对高频率发生的人为火灾事故,加强人民群众的消防意识,组织了第一批出国学习的消防人才,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管理制度办法的消防运作体系。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复述,城市商业化建设加快,这其中的消防安全问题没有得到保证,又推动了我国消防员部队编制的完善[3]。现阶段,行业中的企业主要是以物资供给配备为主,具体的专业性全面人才仍然在武警部队中占比较大。然而,我国武警实行的是役兵制,老兵退伍率高,新兵培育期长,消防事业发展经常出现阶段性停滞的状态。普通消防行业的从业人员专业度不高,大多以实践派和经验派为主,理论知识推动的人才资源稀缺。再加上服务职能上限,行业市场也不需求专业性全面人才,使得消防事业职业化发展受限,因此,为了推动社会和消防事业的进步与创新,需要分析高职院校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战略,为推动消防职业化教育正向发展做出贡献。



二、高职院校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原则概述

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由于岗位类型和工作职能的特殊性,不仅要有正确的政治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践学习能力也有相应的要求。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涵盖防火监督管理部门、各级建筑规划设计院、消防工程施工单位、大型企事业单位等处从事消防监督检查、消防工程设计、消防工程施工以及消防事务管理。因此,根据相关职能和工作事务,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基于职业背景,合理划分教学和培训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包括涵盖了消防工程、土木工程、安全工程和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理论知识内容,是跨领域、跨行业性质的综合技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知识技能也有相应的标准要求。由于涉猎广泛、体系分支庞大,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往往采取专人专用的原则,有针对性、指向性、 目的性地安排学习任务,规划就业目标,以期对未来行业发展和职业创新做出一定贡献[4]


三、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体系建设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向体系化和职业化进军,将理论专业知识,运用到消防工程领域的实践操作中,明确传统消防工作和管理问题上的弊端,加强消防工程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共建智慧型服务社会。

(一)联合校企协同模式,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建设之初,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团队,教师就要渗透职业素养教育,以就业导向为主,从学生的入学动机开展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通过问卷和随机抽样调查的形式明确同时期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群体特征,对于消防工程相关课程设置和实践课程额安排进行合理规划,同样也要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新要求,结合岗位工作群与岗位职能和工作内容,细化到专项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

通过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成效。根据学生个人发展、师资力量补充配合校企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完善教学链。校企协同模式的高效教学重点体现在能够结合当下市场和生产环境,以企业业务和项目为例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剖析,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认知,以产学结合为途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体验中塑造职业价值观。针对高校消防专业方向,加强社会和行业调研,就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计和人才素养指定清晰明确的标准,其中,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领域与主要职业岗位见下图


5fe2c031e6101_html_4f7b5b86588b5c53.png

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相关就业趋势,根据相关调研资料,分析未来行业的发展形势,明确对应岗位的工作职能,确立知识技能领域,组织课程专家、岗位专家、教学管理专家等对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职业分析,引入消防系统行业标准和生产性内容,把职业资格考证课程融入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课程体系的开发及工作过程化的专业课程体系[5]
(二)注重职业素养发展,加强职业文化建设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围绕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消防工程技术专业采用的是“四阶段能力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需要从职业知识技能和案例经验进行理论体系的完善,对于未来就业和岗位职务有精准定位,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缺陷和弱势,加以补足。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方面,需要将专业知识与文化素养相结合、技能操作与素质能力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优化教学模式,对于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的决策要做到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开展全面教育,联合相关企业、公共服务设施、火警消防局,针对现实因素和实际需求,从职业文化的角度加强学生对于消费行业的职业认知,端正价值观和职业发展诉求,侧重于就业期望,结合学生的诉求,开展多元化实践教育[6]
(三)合理应对外部影响

高职院校消防工程并不是单纯地知识型学科,教育办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师资队伍,联合个人、行业、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力量,通过学院的教育引导力;企业的岗位竞争力;社会需求的诱发力,推动消防职业化教育。社会发展、行业形式及专业发展等多方外部因素都对教学课程、内容及方向都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未来职业发展主要分为四个大方向:消防产品类、工程施工方面的消防问题、消防安全专业技术服务以及事业单位类的组织部门。从行业种类来看,这四类都有具体的职业发展标准和职能需求,并且每一个方向具体的能力要求和评判标准也各有差异,这也就意味着社会现实环境和行业形势对于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有极大影响。比如消防技术服务类主要从事维保、检测和评估工作,一是看企业发展情况,二是看市场份额,行业发展受限较大,对学生个人能力要求高,比如要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不能局限在理论知识层面上,类似于消防给水管网的排布分析、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的管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方面的问题,在评估、检测工作时都要考虑到现实层面的风险因素。再者,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还要协同国家、政策以及消防队等专业机构,这些都要求人员专业技术过硬,相关理论知识充分,以便于企业自主发展,稳定经营[7]。因此,高职院校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体系针对外部客观因素的应对方案和解决对策就需要帮助学生完善就业规划,按需处理,专项教学,分层评价。



结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防火与消防安全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消防工程也因此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专业”,智慧城市项目工程也推动了消防事业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消防工程技术专业更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高职院校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养成只有符合社会发展和行业形势的,结合现实因素和时代背景,构建现代化人才战略发展体系,才能促进现代消防事业的正向发展。现如今,社会公众对消防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重视,使得各行业领域的消防安全需求也不断增长,文章基于高职院校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和教学方向展开论述,探讨相关策略和具体措施,以期对消防领域的发展和其他的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宝贵的经验,共同促进消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严琛.高职院校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20,(11):193-194.

[2]赵宇.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以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今日消防,2019,4(11):38-40.

[3]张思源.浅谈高职院校消防工程技术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以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视界,2018,(25):183-184,203.

[4]高新华,严文芳.高职院校消防工程专业建设模式综述[J].今日消防,2019,4(10):58-60.

[5]游成旭,赵宇.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风,2019,(25):69.

[6]蓝美娟,张思源,倪旭萍.基于实践教学的实训室建设研究——以高职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科技视界,2017,(36):18,9.

[7]蓝美娟,倪旭萍.高职消防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体系探究[J].中文信息,2016,(9):149.

[8]卢凤仪.消防设备管理与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分析[J].师道·教研,2013,(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