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的完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1

浅谈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的完善

周贵发

辽宁省阜新市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2300 0

【摘要】农民工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中逐步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群体,但是正因为这样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些权益得不到保障,从而给他们自身带来一些困难,同时也给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保障他们的利益,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社会的繁荣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农民工;法律保障完善

一、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必要性

农民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发展以及城市化发展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道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农民工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放心的各个行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流通,达到资源之间的合理配置。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农民工大多都是来自农村一些家庭生活压力大辍学的青年人,

这就显得他们收入非常重要,如果他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甚至失去生活的经济来源,且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或者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对社会产生怨念,从而激化社会矛盾,产生一些报复社会的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农民工法律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农民工权益保障中最容易发生的也是最不可忽视的就是就业歧视问题,由于农民工都是来自农村,文化水平相对不高,一些城市居民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农民工,从事的都是脏、累、苦、差的职业,而且他们的劳动强度大,超过一般人的正常负荷; 工作时间长, 用人单位没有规定固定的工作时间,有时工作一个白天,有时是一个夜晚,有时甚至是白天加夜晚;工作待遇低, 安全条件差以及工资报酬低等方面,他们的工资非常的低,跟自身的工作根本不成正比,且没有必要的保险,遇到一些恶劣的老板,甚至会克扣和拖欠工资。

三、农民工权益无法有效保障的原因

农民工权益无法有效保障的原因主要有这些原因,一是自身原因,很多农民工的文化素养不高,还有自身法律意识不强,在工作过程没有订劳动合同,即使权益受到损害,也不会想到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么是忍气吞声,默默承受伤害,要么就是铤而走险,运用非法手段和极端手段去维自己的利益,导致最终受伤的都是自己,也会造成的社会危害;二是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我国从开国以来虽然很多不断健全法律制度,到现在法律制度已经渐趋成熟,但是在保护农民工权益这特殊群体的法律制度还有一定的缺陷;在面对用人单位方面时,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而且劳动法对农民工即劳动者没有太大的倾斜,导致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还有政府的监管不力,对企业的一些行为没有给予及时的制止,违法行为与受到的惩罚不对等,助长了企业对农民工权益不认真对待的态度,使得损害农民工利益的行为愈演愈烈。三是没有法律援助的不得力,法律援助是律师事务所或者司法机关自愿的基础上提供的,对于这种侵权的案件,法律援助没有起到很明显的作用,而自己去找律师来为自己维权的话,律师的费用又是一大笔开销,本来也没有多少钱,用花销这么多去找律师,获得的收入就更少了,维护权益的成本过高,致使农民工不愿通过合法权益来维权。

四、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完善的建议

一是应该尽快健全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例如《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就业促进法》、《欠薪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完善,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以及企业工资支付等行为;二是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之后,下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执法,执法的力度代表着法律法规的落实程度,如果法律法规得不到实施,那么,无论多么完善、完美无缺的法律都会因无法实施而成为一纸空文,只有依法执法,违法必究,才能更好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三是健全法律援助机制,在发生农民工讨薪之类的案件应由政府指定律师为他们免费做咨询或者打官司,或者提供便捷通道,让农民工可直接简便的申请仲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民工提高自身法律素养,通过合法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理性维权,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既伤害他人,又伤害自身。

参考文献

[1]拉巴. 浅谈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的完善[J]. 商, 2012, 000(012):100-100.

[2]殷冉阳, 陈立. 浅析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J]. 商情, 2013, 000(042):361-361.

[3]李玲玲, 李云滨. 浅析哈尔滨市农民工权利的法律保障[J].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