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1 崔艳萍 2 赵伟

1 黑龙江大庆市肇州县朝阳沟镇中学 166405

2黑龙江大庆市肇州县朝阳沟镇中学 166405

摘要:学困生问题长期存在于农村初中教育中,由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初中段的学生辍学、自暴自弃的情况时有发生。为帮助学困生进步,应分析学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增进交流、家校共育等手段激发学生上进心。本文就农村学困生问题展开分析,首先分析形成原因,进而提出转化策略,以提高教育质量,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关键词:初中;学困生;转化

引言:学困生的智力水平与常人无异,但是学习成绩止步不前,通常存在自律性较差、不善交流、懒散等问题,要转化学困生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家长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情况,导致家庭教育出现短板,教师应发动家长力量,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上达成一致,通过家校合力促进学生进步。

  1. 学困生形成原因

  1. 学生个性及能力问题

个性对学生的情绪和人际交往有重要影响,学困生通常存在不善交际、缺乏沟通能力的问题,容易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外界有抗拒情绪。学习成绩是学生交往时比较看重的因素,学困生对自身缺乏自信,在交往中存在不合群、性格孤僻的问题。学习能力对学生成绩有直接影响,学困生在观察、思考时缺乏探究意识,加之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容易出现成绩后退问题,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1. 教学方法问题

初中各科的知识难度逐渐提升,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阻碍,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只传播教材内知识,缺乏合理的拓展和启发,导致教学枯燥乏味,一些自主性较差的学生会逐渐产生厌学心理。只有在教材基础上合理拓展,用丰富的手段吸引学生,才能让各层次学生树立信心,帮助学困生提高成绩[1]

  1. 促进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1. 在尊重的基础上科学引导

在应试思想的影响下,学困生成为班级中的特殊群体,导致其内心脆弱,对外界的评价十分敏感。要引导学困生努力学习首先要做到互相尊重,教师要挖掘学困生的亮点,对其在生活中、集体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点评,通过挖掘亮点激发学生自信心,为后续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比如初中物理就是让学困生十分苦恼的学科,对于一些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重视,应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启发学生,让学生受鼓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应多用语言鼓励学生,要认识到学生除学习外具备的优点,比如乐于助人、擅长绘画、运动特长等,使学困生消除自卑心理,得到其他学生的平等对待。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学习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教师要通过综合性评价进行科学引导,使学困生与他人和谐相处,减少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在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后发愤努力。应借助校园活动为学困生创造才艺展示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释放个人魅力,产生改变自己,不断进取的美好愿望。

  1. 真诚交流,激发学生上进心

促进学困生转化要做到因材施教,应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师生交流时要做到真诚交流,用经验和经历去打动学生。对待学习,学困生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部分学生渴望改变,但基础较差,进步缓慢,心情比较焦虑。另有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主意识,对学习成绩不在乎,存在自由散漫的问题[2]

针对学生的不同态度,在进行私下交流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并与学生真诚交流,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其打开心结,疏解不良情绪,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初中生正处于迷茫、叛逆的成长期,但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教师的讲话内容切忌一成不变,要用真实的案例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学生的关心充分表达,使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进而激发进取心。对于缺乏进取心的学生,教师应调查具体原因,分析学生对各学科是否感兴趣,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制定方案,用降低学习要求、制定奖励制度、树立远大理想等方法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提高自主性,做到自觉学习。

  1. 家校共育,强化学生自学意识

家庭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重要力量,学校应与家长携手,要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增强自学意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需要借助课后学习巩固知识,提高能力,部分家庭的学习氛围较差,学生不能专心自学,应通过家访、发布通知的方式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子女的学习提出具体的要求,通过家校合力促使学生自律自省。

班主任应增进与学生家长的交流,要向家长明确学校的规范和纪律,使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理解并支持,对子女的学业多加关心。部分家长缺乏教育手段,只能用强制措施限制子女使用手机、上网,不仅容易激发子女的反抗情绪,还会影响亲子感情。班主任应向家长普及中学生易出现的负面情绪、错误行为,提醒家长以正确的心态应对子女成长中的问题,配合学校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

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学习成绩差与学生的心态和学习习惯有重要关系,应提倡在家庭教育中以鼓励和引导为主,要用赏识的语言缓和亲子关系。学困生转化离不开亲人和教师的鼓励,在家校共育的作用下,学生树立自信,提高自学意识,能用认真的态度应对学习中的挑战,对其成绩提升有重要帮助。

结束语:

总之,学困生转化是农村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给予学困生尊重和鼓励,通过家校合力、校园活动、谈话等手段帮助学生扭转心态,树立学习目标。学困生的成长和蜕变不是在一天内发生的,教师要包容学生的不完美,用亲切的话语进行鼓励,使学困生养成自学意识,一点点地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詹李英.谈初中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J].读写算,2019(19).

[2]田志河.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