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用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1
/ 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用技术研究

陆孟卜

广西万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农村生活污水面广、分散、排放不稳定,且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技术薄弱,造成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难度较大。因此,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对策

1农村生活污水特点

(1)面广、分散、生化污染源多

村庄分散式的地理分布特征,造成污水分散排放、难于收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户一般直接将其排放到房外沟渠或泼洒到地面。

(2)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排放系数比城市低

农村污水一般排放量较小,有机污染物、氮、磷含量偏高,生活污水排放极其不均匀,日变化系数高达3.0~5.0;农村由于庭院、农田对居民一般生活排水和粪尿排水的消纳,其排放系数一般为0.3~0.6之间,远低于城镇0.8左右的排放系数。

(3)排放不稳定,变化系数大、季节性变化显著

在非农忙季节,近些年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现象普遍,农户的常驻人口发生变化,污水流量的季节性变化特别显著。农村污水排放呈不连续状态,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量小,甚至可能断流。

  2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

  2.1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技术

  在我国,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主要用于取代传统的化粪池,在建设的污水沼气净化池中,池体拥有严格的厌氧条件,污水中的有机物质经过沼气净化池中微生物分解和吸收,转化成可供农民使用的甲烷,达到去除污水有机物的目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杀灭大肠杆菌、蛔虫卵等寄生虫卵,其废渣可以作为农产的肥料使用。沼气净化池具有原材料简单、能灵活布置、建设简单、无需动力并能获得沼气能源的优点,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沼气池推广应用过程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通过合理设计池型结构,严把沼气工程质量关,严格运行管理,沼气净化池的处理效果是完全肯定的。另外沼气净化池还可以与其他污染处理工艺相结合,进一步去除其他污染物。

  2.2土地渗滤处理技术

  土地渗透是在人工调控下将废水投配于土地上,通过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天然净化能力使废水得到净化和再生的土地处理法。其实质就是整个系统能够起到滤化废水的作用,并且实现吸附以及降解微生物的目的,如果废水经过土壤或者是自然土质表层渗透到下表下面的时候整个系统可以起到净化的作用。目前主流的土地渗滤方法主要是以下三类:地表漫流、快速渗滤、慢速渗滤,其中慢速渗滤是将污水通过种有植被的渗水性较好的砂质土地,污水缓慢向下渗滤,通过土壤微生物分解和植被作物吸收进行净化的方法。此方法的渗滤速度比快速渗滤慢,其中的有机物可被植被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对地下水的污染可能性也随之下降,被认为是土地渗滤方法中最适宜的方法。该技术具有基建投资低、运转费用少、操作管理简单的优点,特别适合我国辽阔的西北地区。

  2.3慢速渗滤处理技术

  慢速渗滤处理体系的实质就是将污水引入到耕地之中,完成净化过程,并且能够为植物提供肥料,有利于他们生长。

慢速渗滤处理系统渗透的速度较慢,主要针对的是废水的二次可利用以及营养物质的过滤,所以净化工作效率较高,排出的水源质量较高,通常不会出现二次污染的问题,期初的慢速渗滤处理系统的研究内容都是以玉米-小麦系统为主,其对于氮的进化程度已经达到了7成,磷的净化达到了5成,可以说效果十分显著。

  2.4人工快速渗滤技术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是在传统快速渗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它采用天然河沙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并掺入一定量的特殊填料,不但延续了传统工艺的成本较低,实际操作简便,管理工作全面的优越性,并且与以往的工艺相比较,有效的提升了水力承载负荷的能力,并且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制约,实用性较强,被人们广泛的认可。至今,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尚未研究清楚,但普遍认为是在过滤截留、吸附和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

  2.5稳定塘处理技术

  稳定塘又称氧化塘或者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或者人工的池体作为处理单元,通过水体中自净化作用,即水体中微生物和藻类对污水中污染物进行吸收分解,净化水体。目前,关于稳定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和培育高净化能力的水生植物;二是研究水生植物、水产养殖等多个处理单元的功能,将各处理单元进行有意识地组合,提高处理单元的环境、经济效益。

  稳定塘建设的成本低,可以利用原有的废弃鱼塘或者低洼沼泽地建设,通过人为手段,在稳定塘内养殖水生植物和水产,组成食物链的生态系统。稳定塘出水可以排入灌溉渠,用于灌溉,充分发挥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稳定塘受气候影响较大,占地多,并且处理负荷较低,如果运行不当,可能会形成新的污染源。同时由于作为露天池体形式存在,容易滋生蚊虫。针对稳定塘存在的缺陷,研究人员不断地对稳定塘进行改良,出现了许多新型塘,其中包括高效藻类塘、水生植物塘和养殖塘、高效复合厌氧塘、超深厌氧塘、生物滤塘等塘型,同时还开发了许多组合塘的工艺,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2.6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是人为建设和控制运行的,在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中表现出了很好的适用性。人工湿地源于对自然湿地的模拟,建设时应在底部和侧面进行防渗处理,将污水引到人工建设的类似沼泽的地面,污水沿控制好的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利用植物、土壤或人工布置介质的生物、物理和化学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受到温度、系统堵塞以及植物选择等方面的影响,通常可以采用组合湿地系统提高处理效率。

  2.7生物滤池技术

  生物滤池,其实质就是一种自身有零碎的石块或者是塑料物质等惰性较强的物料填充,表层存在一些生物群落,废水会与填充物料的表面上存在的微生物膜之间有所接触,能够有效的清除生物反应器,其最为突出的优越性就在于,融合了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可以不必在设置沉淀池,所以占地面积非常小,产生的水质较高,操作也十分简便。除了上述内容,科研人员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将生物物种蚯蚓引入生物滤池构成蚯蚓生物滤池,可以起到提升土壤通气透水性能的作用,并且对于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土地渗滤、稳定塘、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生物滤池等。农村地区在使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张芳.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和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7):178.

[2]瞿叶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7):42-44.

[3]郅海威.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农村实用技术,2018(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