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心衰的早期信号

/ 1

留意心衰的早期信号

龚泓铭

通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巴中 636700



心脏是一个重要器官,健康的心脏可保证人体正常运行,心衰指的是心力衰竭,使心脏无法正常泵出足够血液以供应身体各器官的活动及机体代谢需求,心脏可逐渐肥大,直到丧失正常功能,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最后可发展为心衰,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及体液潴留。心衰在65岁以后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对于高危心衰人群而言,积极预防,尽早治疗非常重要,心衰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在早期具有较为明显的发病信号,学会识别这些发病信号并进行积极预防有利于提升心衰生存率,本文对心衰的发病信号进行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 心衰的信号

    1. 长时间咳嗽且无好转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会出现咳嗽症状,一旦机体出现持续咳嗽且无好转现象,第一反应会想到是肺部或喉咙出现异常,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长时间咳嗽很有可能是心脏问题,其原因是心肺不分家,长时间的咳嗽在刚开始确实是肺部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进一步发展成心脏问题,故对长时间且无好转的咳嗽,我们要引起足够重视。

    2. 睡眠质量差 心脏异常可对睡眠造成严重影响,一旦出现心衰,睡眠中的人可能会出现短暂性的呼吸暂停,导致睡眠时的正常呼吸被打断,大脑的正常供氧被阻止,睡眠质量受到影响,则导致我们半夜惊醒,故睡眠质量差可能是心脏问题,若出现睡眠质量差的问题需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就诊。

    3. 精神异常 部分心衰患者容易出现头晕、目眩等心衰症状,且有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意识不清的情况,故精神状态不佳可导致动脉硬化,影响身体健康,故若察觉到自身或亲友出现精神异常状态,需及时到医院或及时提醒当事人到医院就诊、检查。

    4. 尿量减少且夜尿增多 心衰可影响心脏排血,患者体内循环血液量减少可导致流到肾脏的血液量大大减少,加重肾脏压力,肾脏压力过大,患者排尿量增加,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尿量少,夜尿增多的情况,若出现该情况,需及时就医。

    5. 有头晕目眩的情况出现 我们的心脏是一个24h持续工作的机械泵,可向大脑或其余部位运输血液,一旦心脏出现异常,血液中的氧气及营养物质无法运送至身体各个组织与器官,表现在外则可出现头晕目眩症状,若高危人群机体出现头晕目眩情况则可考虑是否患上心衰。

2 心衰的预防

心衰的预防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还未患任何心血管疾病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好饮食、盐分的摄入,戒烟,多运动,做好体重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个阶段是患上心脏类疾病后,此时要注意预防心肌梗死的反复发作,延缓或抑制病情的发展,高血压和心肌梗死发作患者需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第三个阶段是发生急性心衰后,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抑制病情的发展和恶化,需遵医嘱按时服药,远离一切不利于心脏健康的因素。

3 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护心脏

3.1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心血管患者要做好头面部的保暖工作,气温较低时,心血管患者可通过佩戴帽子和围巾保暖,因为头面部血管可敏锐感觉到寒冷,可在寒冷空气中突然收缩,引发血压变化等一连串反应,血管的剧烈收缩可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痛。

3.2 睡前泡脚以暖脚 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供应不足,因此我们很多人在冬天都会感到双脚冰凉,睡前泡脚可加速血液的流动,减轻心脏负担。

3.3 半夜起夜要注意加衣保暖 晚上睡觉时,将衣服放在床边,方便半夜或清晨起床时加衣服,做好手脚和头部保暖工作。

3.4 早上起床要放慢动作 清晨是心脏病高发时间段,早上6~9点时人的血压处于较低水平,急促起身可导致肌肉和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发生跌摔,故早上起床时,要先平躺5~10s,再缓慢坐起,稍微等一下再起身,起身后再稍微等下再开始缓慢走动,让身体有一个适应时间。

3.5 多运动以保证身体健康 到了冬天,应该有意识的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比如外出散步,打打太极拳等。

3.6 冬天定期做好血压监测 天气变冷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此段时间心血管病人数量可极剧增加,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原因,血液循环不良,容易发生中风和心肌梗塞等疾病,故在此期间,高血压患者要时刻监测自己血压的变化。

3.7 三高患者随身带药,保持情绪的稳定 三高患者在冬季需体检做好心脏病的防范,将急救或预防药物随身携带,可自行学习一些自救知识。

3.8 科学规划饮食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保证饮食低盐低脂,五谷杂粮类是身体最容易消化的食物,五谷养命,五果可助消化,五畜可补益,心血管疾病患者要保证清淡低脂低盐饮食。

综上所述,心衰的早期信号有长时间咳嗽无好转、睡眠质量差、精神异常、尿量减少且夜尿增多、出现三头晕目眩症状等五个信号,我们要时刻关注这些信号的出现,高危患者需时刻引起注意,若出现上述一个及多个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此外,在关注这几个心衰信号的基础上,我们要注意做好心衰的分阶段预防,在心脏类疾病高发的寒冷冬季更是要做好头面部及整体的保暖工作,要进行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高血压患者做好血压监测,随身带药,高血压及其他类心脏疾病患者要科学规划饮食,以清淡低脂饮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