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康复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围手 术期康复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邵志钢

360622199105213912 广东广州 510663


摘要:目的是研究骨折后手术康复对老年人的影响。该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入院的80例择期手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分为40例比较和干预组。该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组建干预组,对两组患者术后两周内的肺炎、首次临床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a)干预组肺部感染人数明显低于比较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合理的(p0.05);第一休息阶段的时间和医院的持续时间大大短于比较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合理的(p0.05)。围术期康复训练有助于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关键词:围术期康复训练;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病人;应用

引言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骨折类型,且近年来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呈现出递增的发展趋势,这对广大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了负面影响。现阶段临床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总体治疗效果显著。但该手术的创伤性较大,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并且老年人的机体抵抗力弱,身体和心理均有较大负担,故需要给予患者更加全面、系统、综合性的康复训练。该研究建立在以往报道和研究的基础之上,2018年1月—2019年2月入住本院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评估围术期康复训练干预的应用效果和优势,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入住本院的80例择期手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的老年病人;诊断为股骨颈骨折;骨折前未患肺部感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疾病、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者;合并心、脑、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病人病情较重无法配合者;因骨肿瘤等导致的病理性骨折者;合并肋骨骨折者及肺挫裂伤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60~72(65.55±3.22)岁;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股骨头置换术13例,各类螺钉内固定术15例。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60~74(66.15±3.31)岁;全髋关节置换术10例,股骨头置换术14例,各类螺钉内固定术16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口头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开展肌力训练等。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围术期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如下:(1)在开始训练前通过宣教使患者知晓康复训练的目的、原则及必要性,并根据专科特点、患者病情状况制定系统康复训练方案。(2)实施训练的方法:①术后保持外展位,术后6~8h做踝关节跖屈、背屈活动,每分钟10次,每日6次。②术第后2d,做直腿抬高训练,开展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进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活动,单次收缩10s后休息5s,训练时间为3min。做髋膝关节被动活动,活动度在30°以内,并结合患者耐受度循序渐进增加活动强度及训练时间。③术后第3d,做髋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加强踝关节屈伸活动,并开展股四头肌训练。④术后4d~2周,加强肌力训练,并指导患者进行坐起、站立练习,练习时间不超过20min。⑤术后2周后:借助拐杖行走,当跛行不明显时改为单拐,并逐渐尝试弃拐,每次至少30步,每日3次。⑥术后4周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包括独立如厕、上下楼梯等。嘱患者在康复期间避免做剧烈运动,禁止其做跷二郎腿等动作。(3)并发症护理:告知患者不可随意移动患肢,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按摩患者受压处,以防压力性损伤。(4)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发放健康手册,告知患者定期复查,按照护理方案进行康复训练,通过电话定期随访患者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两组病人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两组病人首次下床活动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5ff534af36485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见表1)

5ff534af36485_html_6dcc6de45c7dae46.png

2.2两组病人首次下床活动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2)

5ff534af36485_html_5a981b30fc34f5d9.png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位发生的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这与老年人自身功能退化和股骨颈骨质疏松及承受应力大有关。很小的旋转外力也可能导致股骨颈骨折。如例如,下肢下垂、扭曲,这意味着愈合过程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且在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并发症。

调查发现,40%至50%的骨折大腿骨折占骨折身体的40%至6%,骨折大腿骨大多是由骨结构下降造成的。当前骨折骨被关节置换治疗所取代,但独特的解剖结构和颈部骨折基因的血液供给会使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和僵硬关节,未来的效果不理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骨折骨裂者和关节置换者进行全面、定期的体能训练。在整个周期的改造训练过程中,为了促进肌肉紧张和增加力量,可以采用增加运动时间和频率的方式进行训练。渐进阻抗模式指定肌肉收缩时的额外阻抗,从而增加运动过程中的肌肉张力。最常见的阻力方法是手、弹性皮带、机械设备甚至自重。“弹簧阻力”培训模拟各种运动模式,这些模式的拉伸与肌肉长度成正比,从而提供更有效的力培训。同时,弹簧阻力的方向完全由拔模方向决定,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对运动类型的压力。这就防止了其他部位的训练,改善了神经构造,保持了关节的稳定性,提高了运动的有效控制。有效的康复可以恢复肢体的功能。系统恢复培训是一种专门技能和患者自身情况的培养模式,是为满足患者不同康复阶段的需要而逐步实施的科学技术康复培训模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围术期开展康复训练对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有积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围术期康复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术后恢复效果较好,患者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作用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减低。

参考文献

[1]鄢小云.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182-5184.

[2]高萍.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无痛管理临床路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2):120-122.

[3]林建群.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06):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