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案与统计一体化管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医院病案与统计一体化管理的探讨

王潇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215000

[摘要]:病案信息是医院的一项重要资源,在医院科研、医学统计、临床诊疗及教学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也起到法律依据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医院在病案管理和医院统计相对独立,这样的状况对于医院发展不利,也和当前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符。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遍运用,病案信息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病案信息的收集、保存、统计、处理一体化管理受到越来越多医院管理层的青睐。

[关键词]:病案统计管理;一体化;问题;措施

病案是医院信息重要来源,也是医院信息统计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病案信息管理能够如实反映医院管理实际,是医务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客观的反映,为医院管理及诊疗水平评价提供参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许多医院采取病案信息管理与医院统计相分离的模式,制约了病案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需要寻求病案统计管理一体化的途径,为医院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病案统计管理工作概述

病案管理与医院统计都是医院管理的组成部分,有着各自的特点。传统医院管理大多将其分开管理,成为两个独立部门,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有着诸多关联,可以将其有机融合为一体,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病案管理其主要内容是管理好医务人员对于各种疾病的诊疗记录,使医生能够清楚每位患者从病情发生、发展到治疗的全过程,病案管理可以客观表现患者病情的中转情况与最终结果。医院统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收集、记录和整合相对原始的患者病历资料,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统计报表,方便储存和查阅,这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后,就是病案统计,能够为医院提供全方位的数据信息服务。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许多医院在病案统计管理上已基本实行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利用医院内部网络录入患者病案信息,将其系统化收集整理后在科室之间形成信息共享模式,在进行病案信息共享过程中,医院各科室之间配合默契度不断提升,共同完成对于患者的诊断工作,大幅缩短患者诊断及治疗时间,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二)提供考核依据

当前我国国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的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大型综合性医院,每天都有众多患者,病案信息处理工作相对比较繁重。信息化病案管理可以大幅提升病案管理效率,有效减少数据冗杂度,使病案数据安全性和完善性均有所提高,这些数据信息能够间接反映各科室工作情况,成为医院考核时的参考依据。

(三)服务经营管理

现阶段医院病案统计管理大多使用计算机进行操作,能够快速形成统计报表,协助医院有关人员开展医疗分析,全面了解医院服务水平、经营状况、收治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多个方面的情况,从中可以发现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医院针对问题进行整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四)支持临床科研

病案统计数据对于医务人员临床工作及科研有着很好的数据支撑作用,这些客观数据信息为医院科研开展提供了大量真实案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有效促进医院诊疗水平的提升。

二、传统医院病案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医务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病案统计管理的重要作用,只是将病案当作普通纸质材料进行处理,在统计过程中重点关注患者出住院信息,轻视其病情分析的统计,部分病案统计人员在录入患者相关病案信息时,对于主治医师填写不够清晰与不够明确的地方没有进行仔细核对校验,认为只要出住院信息准确无误就够了;同时,即使病案统计工作人员将这些问题向上反馈,但是由于医院管理层也没有重视该项工作,使得问题长期积累难以得到有效解决[1]

(二)专业人才匮乏

实行病案统计一体化管理后,对于病案统计人员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很多环节都需要操作人员自行处理,比如查询条件设置、字典维护等等,现阶段许多医院缺乏专业性病案统计管理人才,往往只是随便找人兼任病案统计管理,这些人员要么没有足够的病案统计专业知识,要么在计算机应用能力上有所欠缺,难以满足医院病案统计一体化管理需求。

(三)信息共享不足

传统病案统计工作没有区分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不足,难以形成团队合力,使得病案统计工作规划及建设开展不够顺畅。

(四)降低工作效率

传统病案管理与统计分开,使得医院需要配备两队工作人员来完成病案管理与统计工作,而实际上这两项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或重复的,造成医院资源浪费。而且采取手工编辑归档会耗费大量人力及时间,出错的几率也较大。

三、优化医院病案统计一体化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

医院要高度重视病案统计管理工作,将其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改变传统病案管理手工录入模式,建立起完善的病案统计管理制度,规范医务人员行为。相关医务工作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及时更新观念,不能将病案统计管理进行简单分类、记录处理,而是要采取科学统计学方法,对病案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后分类储存,方便医院进行相关诊疗及科研活动。要建立起完善的病案统计管理制度,优化整个管理工作流程,将病案收集、维护、归档等流程规范化,尤其是病案借阅统计上报流程,一定要做好借阅工作台账,确保病案流向,防止出现病案遗失后相互推诿扯皮现象。

(二)提升人员素养

病案统计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综合素养,实行持证上岗。医院要优选责任心强、好学上进、法律意识高的综合性人才进行病案统计管理,需要其具备一定基础性医学知识、卫生统计知识和病案管理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储备。对于原有不能适应新时期病案统计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转岗安置,对其他病案统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采取集中学习、外出进修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尽快促进其知识层次的提升。在病案统计管理人才引进时,要优先正规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才,为医院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化病案统计管理人才队伍。

(三)加强信息共享

要不断加强病案资料跨科室之间的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将病案统计管理、病案跟踪、医院信息统计等各种工作软件进行有机整合,科学使用条形码,创建电子病历,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设计关键词检索,在医院内网实现跨科室患者资料共享,建立起可供患者查询的数据平台,使病患可以使用病历卡进行病案资料查询[2]

(四)采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可以将患者所有数据信息有效串联,进行分类储存。在此过程中,病案统计管理人员要创建一个完善的资料管理库,按照科室进行具体化分类,除了基础性文字病案资料外,还要将患者所有生化检验数据及影像检测图片输入至病案管理库,保障患者病案资料完整性。要建立起自动化的病案统计系统,对病案资料进行审核,查漏补缺,对医院每个科室的材料设置相应编码及次级目录,具体到病症类别,保障患者病案资料一人一档。在系统设置时要做好病案首页有关信息录入优化、病案信息查询功能强化、病案日报细化、统计报表审核等方面的工作,在数据信息录入时要设置自动化逻辑判断功能,减少录入出错几率,在操作界面设计时要尽量简洁,降低使用难度,以便提升工作效率。另外,要加强对于医师病案书写质量监管,强化医师书写规范性,把病历书写质量控制关口前移,严格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住院医师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病历记录,确保完整、精准,形成前哨控制环节;主治医师按照相关规定检查住院医师的病历记录,形成中间负责环节;主任医师做好终审工作,把握患者疾病治疗特征,确保不合格病历不出科室。

总之,病案统计一体化是当前医院管理主流,医院必须要加强病案统计一体化管理工作,为医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莉,周燕.医院病案管理中病案统计的价值与作用[J].名医,2020(08):397-398.

[2]白峰,刘彩贺.信息技术在医院病案统计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8):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