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单位消防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试论单位消防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李伟

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保总队 河南 安阳 455004

摘要:近些年来,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事故的情况时常发生,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研究和分析人员密集场所及其火灾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和相关措施,以引导和规范此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消防管理;单位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建筑规模和建筑类型蓬勃发展。各种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建筑根据使用功能设置不同的消防设施,从建筑开始的防火间距、疏散距离、耐火等级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消火栓、气体灭火等各种消防设施,都获得了大面积推广,我国建筑消防总体发展迅速,新材料、新设施日新月异,相较于早期,无论是主动消防还是被动消防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因为资金、意识、历史各方面的原因,目前仍然有许多类型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需要解决,法律法规的宣传执行力度有待加大,一些新的技术和设施还有待推广。

1消防安全单位监督管理的意义

消防安全单位的监督管理对于单位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是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我国消防法律法规已经对于消防安全单位给出了明确的范围,这些单位都是存在发生大型火灾的可能性,以及出现火灾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较大的地点。例如,商场、医院、集体宿舍以及油库仓库等地点。开展消防安全单位监督系统化、标准化管理,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根据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消防安全措施进行检查,有效升级消防管理水平,从而能够提升单位预防火灾和处置应对火灾的能力。

2单位消防管理现状

2.1企业单位的消防防范机制不健全

很多时候,单位企业在消防安全的工作上仅停留在走走过场,单位内部间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当企业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的时候,相关的管理部门也仅仅是对这些企业单位进行教育为主,而缺乏必要的惩处措施。

2.2单位消防安全意识淡化

无论是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还是一线职工,都容易错误地认为消防安全管理与自己无关,因此,在出现消防安全隐患及问题时相互推诿,而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人意识淡化,缺乏对整体消防安全的重视,也无法真正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消防安全管理培训中,针对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制重视的不够,最终出现领导层不清楚消防安全的责任,对隐患整改能拖就拖,对消防方面的经济投入能减就减,对整体工作的把控仍停留在抓经济轻安全的初级阶段。

2.3消防设施陈旧,消防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较低

消防设施和消防工作人员是保障消防安全的重要硬性条件,但是目前部分单位存在消防设施陈旧以及消防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较低的问题,这是威胁消防安全的一大隐患。由于部分单位的相关领导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单位的消防设施更新速度缓慢,若一旦发生火灾,很难为消防安全提供设备保证。部分单位由于单位待遇等原因导致员工流动性较大,甚至出现兼职人员,造成消防安全管理岗位不断换人,在工作交接时很容易出现漏洞,在真正出现消防问题时很难保证消防单位工作人员有较高的组织协调、疏散能力,导致消防管理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3单位消防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3.1加强企业单位的消防管理意识

为了降低火灾隐患,企业单位应当加强单位内部消防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起全方位的防火检查活动,这种活动是企业内部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进行的一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形式之一。同时,既要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上的检查,也要落实到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的每个责任人。一旦发现企业内部间存在有任何消防安全上的异常情况,要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如果单位或者个人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解决,就应该将这些问题以书面或者其他形式上报给上一级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由他们来对这些问题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以保障单位内的消防安全

3.2健全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的完善对于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制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长期有效的管理模式,理顺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解决途径,保障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遵守相关规定的同时有条件的单位还应该建立消防安全评价机制,目的是通过对消防安全管理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查找、分析潜在危险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措施,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能够及时控制事故隐患,持续有效地改进工作方法,建立更符合实际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新机制。

3.3加大消防安全培训,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制

消防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单位消防安全,因此相关单位消防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消防培训,并建立起完善的安全责任体制。首先,相关单位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讲座,让工作人员学习消防安全常识,力争让所有工作人员掌握扑救初期火灾的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单位的消防安全水平;其次,单位应建立良好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将消防安全责任区明确划分到相关工作人员,对消防工作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消防安全责任空白区,促使工作人员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另一方面可以在后期的奖惩中清晰明确,便于消防工作的开展。

3.4开展单位标准化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监督模式

单位消防监督管理具有综合性、专业性、系统性的特点,开展监督管理所需的知识面广,知识更新速度快,尤其是消防改制转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实施,各类法规规章亟需修订完善,单位消防监督管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的12类单位,涉及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各类标准多,一定程度上让消防监管人员和单位管理人“手忙脚乱”。为此,开展单位标准化管理,将单位依法需要履行的责任要求,整合各类场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从单位消防管理体系建设、消防管理方法手段科技化、营造单位消防安全文化氛围、推动火灾公众责任险、内部管理“微网格”建设等方面,将单位监督管理所涉及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标准、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设施配备和标识化管理、火电油气管理、防火巡查检查及隐患整改、员工培训教育标准、灭火预案编制演练和火灾扑救、现场保护等内容,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建立现代科学的消防安全管理标准,规范企业和员工各种行为,克服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随意性因素,实现严格防范各类消防安全风险,最大限度的减少消防安全事故发生。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健康有序发展,企业单位间的消防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于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在企业单位内部搭建起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等等,只有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才能够保证企业单位间的消防安全管理科学规范运行。

参考文献

[1]白云峰.浅谈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J].山东化工,2019,48(14):159+161.

[2]祁晓斐,武东杰.市政工程施工消防安全管理初探[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2):44.

[3]杨广原.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实践思考[J].今日消防,2019,4(06):46-47.

[4]刘丽英.做好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研究[J].今日消防,2019,4(04):36-37.

[5]管淳.提升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能力的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8,4(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