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昌市青云谱区重点行业鼠侵害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3

2019年南昌市 青云谱区重点行业鼠 侵害调查分析

杨勇,王先

南昌市青云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1

目的 分析南昌市青云谱区2019年重点行业监测鼠侵害状况调查结果,掌握青云谱区重点行业的鼠侵害状况及防鼠设施,为青云谱区鼠类的有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本辖区的13类重点行业,18家单位采用目测法进行室内鼠密度、防鼠设施调查 结果 调查13个重点行业共18家单位鼠类侵害率,检查房间数407间,阳性房间数14间,阳性率3.44%,所调查的重点行业中农贸市场、居委会和中小餐饮店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4.55%、14.29%、13.33%;调查11个重点行业共14家单位的防鼠设施,检查房间数59间,合格房间数40间,合格率67.80%,农贸市场、中小餐饮、建筑工地合格率较低分别为20%、42.8%、60%。结论 农贸市场、中小餐饮等防鼠设施合格率较低,鼠侵害率较高,应该加强“四防”设施管理,采取以环境整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鼠密度,有效的防治鼠类。


关键词:重点行业;侵害率;防鼠设施;调查


1.调查内容及方法:

1.1调查内容:室内鼠密度、外环境鼠迹、防鼠设施。

1.2调查方法及评价:按照全爱卫发(1997)第5号文《关于灭鼠、蚊、蝇、蟑螂标准》和全爱卫办发(1997)第28号文《灭鼠、蚊、蝇、蟑螂现场考核办法》进行调查和评价。

2.调查结果

2.1 鼠类侵害率调查:室内共调查13个行业,18家单位,检查房间数407间,阳性房间数14间,阳性率3.44%,所调查的13个行业中农贸市场、居委会和中小餐饮店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4.55%、14.29%、13.33%(见表1)。

表1 不同行业鼠类室内密度调查表

类 型

检 查

单位数

室内鼠密度

检查

房间数

阳性

处数

阳性

房间数

鼠迹阳性率(%)

中小餐饮店

3

15

6

2

13.33

饭店(大型餐饮)

1

26

0

0

0

宾馆(住宿)

1

7

0

0

0

商场、超市

1

24

0

0

0

农贸市场

1

11

8

6

54.55

居委(家)会

5

7

1

1

14.29

机关、企事业单位

2

35

1

1

2.86

学校

1

33

0

0

0

医院

1

22

2

2

9.09

建筑拆迁工地

1

15

0

0

0

机场或车站

1

212

2

2

0.94

合 计

18

407

20

14

3.44

2.2防鼠设施:室内共调查11个行业,14家单位,检查房间数59间,合格房间数40间,合格率67.80%,其中农贸市场、中小餐饮、建筑工地合格率较低,分别为20%、42.8%、60%。(见表2)

表2 防鼠设施调查表

单位名称

防鼠设施

单位数

检查房间数

合格房间数

合格率(%)

中小餐饮店

3

7

4

42.8

饭店(大型餐饮)

1

3

2

66.67

宾馆

1

3

3

100

商场、超市

1

9

6

66.67

农贸市场

1

5

1

20

机关、事业单位

2

8

6

75

学校

1

3

2

66.67

医院

1

7

5

71.43

建筑工地

1

5

3

60

机场或车站

1

5

4

80

垃圾中转站

1

4

4

100

合计

14

59

40

67.80

3. 结论与讨论

3.1 调查结果显示:共调查13个行业共18家单位鼠类侵害率,检查房间数407间,阳性房间数14间,阳性率3.44%,所调查的重点行业中农贸市场、居委会和中小餐饮店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4.55%、14.29%、13.33%。从防鼠设施设置来看:共调查11个行业共14家单位的防鼠设施,检查房间数59间,合格房间数40间,合格率67.80%,农贸市场、中小餐饮、建筑工地合格率较低分别为20%、42.8%、60%。

3.2 防治工作建议:鼠类不仅对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孳扰,降低民众健康和幸福指,而且还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及斑疹伤寒等严重疾病[1]。鼠类调查是一项长期、连续性的工作,主要目的是预防鼠传疾病的流行。除了要反映本底值外,还应该考虑当地相关的鼠传疾病监测和控制。另外,条件允许还可以借助有害生物防治公司(PCO)进行病媒生物监测[2],使监测覆盖更为完善。防治鼠类需要长期、连续、系统性的进行[34],青云谱区完善长效机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广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群众,推进群防群控[5];可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定期疏通下水道系统,及时消除、清运各种垃圾废弃物;药物防治应确保覆盖率、到位率、饱和率达标[6]。应加强鼠类的监测与消杀工作,从根本上控制鼠类孳生地,更有效的降低鼠密度。


[1]曾晓芃,付学锋,张勇,等,2008 年北京奥运会病媒生物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9,20(2) :98-113.

[2]刘亚梅,夏斯伟.上海市普陀区2015-2017年病媒生物监测分析[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9,(第4期).

[3]龚震宇,侯娟,傅桂明,等,浙江省2010年鼠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监测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3):245

[4]吴建华,郑艳娟,徐孝平,等,银川市2006-2010 年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探讨[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 4) :328-331.

[5]熊进峰,刘漫,谭梁飞,姚璇.湖北省2018年病媒生物监测报告[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第6期).

[6]王芸,刘旭红,齐跃军,高磊,陈晓林,李小龙,杨蕾.兰州市2014年灭鼠灭蟑效果评估[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8,(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