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检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HBV与 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检验分析

张瑜,杨涛,宋娟

川北医学院附属三台医院, 621100

【摘要】目的:分析HBV(乙型肝炎病毒)与HCV重(丙型肝炎病毒)叠感染患者的生化免疫指标对于临床的使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在我院就诊的40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CV)、4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40例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以及40例健康人员四组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展开研究。分别化验比较分析四组人员的白介素-6、γ-干扰素。 结果:HBV感染组、HCV感染组、HBV与HCV重叠感染组三组的患者的白介素-6水平,γ-干扰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患者水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生化免疫指标

HBV(乙型肝炎病毒)与HCV(丙型肝炎病毒)是两种临床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传播方式主要为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若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重叠感染,引发患者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的概率较高,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但是单一感染HBV(乙型肝炎)、HCV(丙型肝炎)与HBV、HCV重叠感染在临床检验时容易分辨不清,对患者的诊断工作以及治疗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为准确区分单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提升临床化验诊断的准确率,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对HBV、HCV以及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进行生化免疫指标检验。分析生化免疫指标检验的实际价值。现做出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医院2019年全年在医院就诊的40名单一乙型肝炎患者(HBV)、40名丙型肝炎患者(HCV)、40名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40名健康人员标记为1、2、3、4组,将这四组人员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1组患者平均年龄:31.54±6.17岁,男女比例:21:19;2组患者平均年龄:30.23±7.05岁,男女比例:23:17;3组患者平均年龄:30.34±5.89岁,男女比例:18:22;4组健康人员平均年龄:31.66±6.47岁,男女比例:1:1。对这四组患者进行正华免疫指标检验,对比分析这四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展开试验)

1.2 方法

以专用试管收集所有受试者血液(受试者保持空腹检验),将试管置于专用仪器,以3000转/分速度进行离心,取离心后上清液,通过ELISA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夹心法,再试剂盒的使用说明书,测定患者血清内白介素-6(IL-6)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观察、对比、评价分析四组受试者检测结果。

2结果

经过对受试者检验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后得到:1组的40名受试者中,白介素-6(IL-6)水平为55.12±16.45,γ-干扰素(IFN-γ)水平为48.98±16.21;2组的40名受试者中,白介素-6(IL-6)水平为61.57±16.31,γ-干扰素(IFN-γ)水平为53.98±12.21;3组的40名受试者中,白介素-6(IL-6)水平为90.03±19.52,γ-干扰素(IFN-γ)水平为50.27±16.09;4组的40名受试者中,白介素-6(IL-6)水平为20.12±6.03,γ-干扰素(IFN-γ)水平为28.48±6.62;由测验结果可知,1、2、3三组的白介素-6(IL-6)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高于4组。且3组的白介素-6(IL-6)显著高于2、1组,1、2、3组的γ-干扰素(IFN-γ)无明显较大差异。

3 讨论

HBV(乙型肝炎病毒)与HCV(丙型肝炎病毒)是两种临床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传播方式主要为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且HBV与HCV传播方式相同,所以两种肝炎同时感染的机率也较高,尤其是一些难以治愈的HBV患者,其并发的HCV的感染的风险具也较高。若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重叠感染,引发患者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的概率较高,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对于已经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尽早检验其是否患有丙型肝炎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患者是否为HBV与HCV的重叠感染,提升临床检验诊断的准确性,促进我国临床治疗工作的高效开展,有效防止疾病的扩散蔓延,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降低医疗成本。

萨尔瓦多(Salvin)等人在1973年从淋巴结细胞的上清液中发现干扰素(IFN),但是发现干扰素的抗原有所不同,所以将干扰素命名为Ⅱ型干扰素。1980年将Ⅱ型干扰素命名为γ-干扰素(IFN-γ)。γ-干扰素(IFN-γ)主要由自然杀伤细胞、NTK细胞、活化T细胞产生。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患有慢性肝炎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目前,γ-干扰素(IFN-γ)对于肾脏的损伤副作用已经引起临床的重视。但是就目前来说,研究方向主要偏重于γ-干扰素(IFN-γ)对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的应用效果。而对于γ-干扰素(IFN-γ)在HBV与HCV重叠感染中相关文献较少。所以,本研究人员对γ-干扰素(IFN-γ)对HBV与HCV重叠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1、2、3三组γ-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高于4组,证明γ-干扰素(IFN-γ)水平对于肝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作用。1、2、3三组内γ-干扰素水平横向相比,无明显差异,原因是由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中,HBV,HCV病毒的相互抑制,干细胞功能损伤较轻,所以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于乙型肝炎患者于丙型肝炎患者的干扰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魏森巴赫(weissenbach)于1980年发现白介素-6。 白介素-6(IL-6)具有造血、免疫调节的功能,是由淋巴细胞、上皮细胞、T淋巴细胞、角质细胞、巨噬细胞、纤维细胞产生的一种白细胞介素。白介素-6(IL-6)在机体发生炎症时大量合成,感染程度越高,白介素-6(IL-6)含量越高。临床诊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时测定白介素-6(IL-6)含量便可有效反应患者患病程度。本次调查研究中,1、2、3三组白介素-6(IL-6)水平相比4组更高,且三组内差异较为显著,可以起到较好的诊断指导作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 白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在HBV与HCV重叠感染诊断中具有较好的诊断指导作用,可为临床断提供一个科学的指导作用,以便提升临床检验诊断的准确性,促进我国临床治疗工作的高效开展,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张伟,王九萍.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HBV再激活1例[J].肝脏,2017,(11):100-101.

[2]严丽波,唐红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研究进展[].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27(6):468-472.

[3]陈锐俊,薛梅,高燕灵,等,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肝癌和无肝硬化肝癌患者围术期情况及肝衰竭危险因素分析[].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6):64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