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的价值评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产后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的价值评定

赵永霞

淮安市淮安医院( 淮安市肿瘤医院 ) 江苏淮安 223200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产科产妇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护理依从性、母婴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及母乳喂养率等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产后护理中,使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其效果比较显著,可明显提升产后生存质量,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产后护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价值

分娩是每个女性都要经历的过程,现今,多数孕龄期女性均是独生子女群体。由于新生命的到来,角色的转换,产妇难以快速适应。且对婴儿照顾技能与抚养知识了解不足,对婴儿的生存质量和产妇要面对的多种方面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为母婴提供产后护理时,应为其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和实行必要的健康教育。随着医学科技的逐步发展,护理观念亦得到明显提升,对以往的临床护理方案亦需实行相宜的改变[1-2]。为探析产后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的价值,我院特选取产后产妇80例进行分组实验,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产科产妇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产妇40例,年龄在21~3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5.36±3.21)岁。实验组产妇40例,年龄在21~3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5.39±3.24)岁。两组产妇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采用常规手段护理,对新生儿实行抚触、淋浴及疫苗等干预,对产妇实行常规健康教育等。实验组则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1)强化护理意识:需对产科护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主要有产后知识、分娩知识等,提升职业素质,调整工作态度,强化责任意识,指导护理人员在实行护理中,应与产妇实际需求相结合,展开具有针对性护理干预。(2)新生儿疾病筛查干预:护理人员应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必要性及意义等对产妇、家属详细说明,获取认可后,对新生采血检查,并将采血后护理注意事项告知产妇及家属,以免出现感染。(3)产后床旁护理干预:分娩后,护理人员需将产后清洁注意事项告知产妇,指导其开展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在床旁,为产妇实行产后体温检测、乳香、腹部切口等护理及观察,对其子宫恢复情况予以观察,指导产妇科学正确开展体能锻炼,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及产后知识知晓率。(4)新生儿抚触及沐浴干预:依据产妇的实际状况,以及自身意见,合理安排其沐浴时间,并将沐浴的地方设置在儿保科沐浴室,引导产妇参与新生儿沐浴,评估新生的精神状况及四肢活动状况,判断新生儿是否适合沐浴,确定水温(38℃)上下,教会产妇、家属如何使用水温计测量水温,沐浴中,引导产妇、家属对关键点及注意事项进行关注;沐浴后,详细讲解新生皮肤、肚脐等关键部位的护理方式;准备新生儿抚触用品,同时在产妇床旁,引导产妇学习如何使用抚触手法,在抚触中,应积极和新生儿进行沟通,了解抚触的速度及力度。(5)疫苗接种护理:接种前,护理人员应将疫苗接种的意义及必要性进行说明,确认新生儿有无禁忌症,明确疫苗类型、接种的方式及部位等,将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告知,发放接种单给产妇及家属,确认签字后,方可实行接种操作。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对其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率、母乳喂养率及母婴知识知晓率等进行比对。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5.0进行本次两组产妇相关治疗数据分析,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率、母乳喂养率及母婴知识知晓率等以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均数以(5ff56e8460357_html_1fd5ae32fa445ab9.gif 士s)表示,行t检验;P<0.05,说明数据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产妇护理依从率、护理满意率、母乳喂养率及母婴知识知晓率对比结果发现,实验组各值均较高,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详细情况见表1。

1两组产妇护理依从率、护理满意率、母乳喂养率及母婴知识知晓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护理依从率

护理满意率

母婴喂养率

母婴知识知晓率

实验组

40

36(90.00)

39(97.50)

34(85.00)

37(92.50)

对照组

40

28(70.00)

32(80.00)

24(60.00)

30(75.00)

X2

--

5.0000

6.1346

6.2696

4.5006

P

--

0.0253

0.0132

0.0123

0.0338

3讨论

分娩是女性人生中比较紧要的时刻,多数女性因为新生命的突然到来以及角色的变化,适应性不佳,对新生儿的生存质量,以及产后恢复情况都会造成一定影响,故而为分娩后产妇提供比较专业的产后护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常规护理,因为等候时间较长、护理时间比较集中,极易致使混乱及拥挤等问题出现,而长时间的母婴分离,不利于产妇产后健康恢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主要是在常规护理之上实行优化的一个产物,是指在实行核心流程优化进程中需首先解决子流程,属于产后护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3-4]。在产后护理工作中,开展相宜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作用比较明显, 可更好地满足产妇与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求,将新生儿护理技能手把手教授,拉近医患关系,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让产妇能够直观地观看到新生儿护理操作的流程,减少由于担心疫苗接种错误,防止由于新生儿皮肤反常责怪护理人员的事件出现,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此种护理方式将以往的被动护理,转换成主动护理,要求产妇与家属能够详细了解新生儿的实际状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减少医患交流障碍,提升产妇与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改善医患关系,临床护理效果比较显著[5-6]。本次研究结果也发现,实验组护理依从率、护理满意率、母乳喂养率及母婴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看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总之,在产后护理工作中,使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其使用价值较高,完全值得被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慧云,刘瑞桃.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6):113.

[2]霍慧.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7(04):48+50.

[3]张颖莉,马倩.产前护理教育联合产后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护能力、泌乳功能及新生儿喂养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2):184-186.

[4]程海燕,张丽.母婴床旁联合移动学习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7):186-187+190.

[5]张荣平.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及对新生儿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5):137+168.

[6]刘继波,包珍珍,房伟伟,马宁,苏艳梅,王鑫鑫.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4):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