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街坊视角下城郊融合型村庄微社区规划——以淮安盱眙古桑白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1
/ 2

居住街坊视角下城郊融合型村庄微社区规划——以淮安盱眙古桑白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为例

解超尘 李直清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江苏南京 210019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结构转变,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尤为明显。在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重要工作的背景下,结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所提出的生活圈规划理念,本文以淮安盱眙古桑白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为例,讨论了城郊融合型农村社区规划中,以农村居民需求转变为导向的村庄微社区规划。文章提出了“全时生活”等理念,讨论生活圈、微社区规划等创新思路在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中的适用性。

关键词:城郊融合型村庄,微社区规划,需求导向型



1 规划背景

1.1 社会人口结构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迁。全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低生育情况较为严重。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数年内,我国将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过渡。

在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转变的背景下,全社会的发展更注重质量,这种关注不仅仅局限在城市环境品质、居住质量等物质层面,而是延伸到心理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上。这一结论主要基于对城市居民的调查结果,但该转变的影响将不断向小城镇或城市近郊村庄辐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目标要求。

1.2 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

2018年8月31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苏发[2018]19号)。文件提出了苏北农民住房改善的重要意义,是为了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及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要求,提升苏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1]

1.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修订及居住街坊的提出

2019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修订工作完成,最大的改变就是以人的步行出行时间作为设施分级配套的出发点,以“生活圈”取代了过去的居住分级模式[2]

城郊融合型村庄的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住区有联系也有不同。我们希望吸收居住街坊的规划设计理念,在苏北农房改善的背景下,结合实际情况,对乡村微社区的规划进行论述。

2 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

2.1 项目概况及居住需求的转变

白虎村位于盱眙县古桑街道,距盱眙县城仅5公里,属于城郊融合型村庄。整体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规划面积对应城市居住区中五分钟生活圈的范围,根据总平面设计可分为四至五个居住街坊。

社区周边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本底优良。社区选址紧邻凹土科技产业园,周边生态农业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为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充分考虑新时代农村居民生活需求的变化。

乡村生活和产业的逐渐非农化以及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促使农村社区空间结构趋于复杂化,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居住社区功能的转化、公共服务设施的增加以及居民点周边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对复杂化。一方面,乡村居住空间结构以及农房布局形态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乡村居住空间分布趋向集中化,选址也会倾向于城镇郊区或交通便利的地区。

从上述需求的转变可以想到,本次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不仅应考虑当前最主要的居住功能,还应考虑未来近郊村庄与城市融合后的发展情况和路径,预留出功能置换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微社区的规划理念,并具体落实到居住空间载体的设计上。

2.2微社区设计

在本项目规划中,首先对传统村落布局中“巷、街、场”等空间元素进行提取。在具体设计中,通过尺度适宜的组团道路(街)形成空间结构的核心支架;有意识地设计围合,营造出聚合的功能空间(场);通过宅前屋后的步道(巷)串联建筑、道路和场地。十余户单独成院,围合成微社区,结合宅前院内的乡村景观,将邻里交往和田间劳作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场景中,另外较小的规模和可变的户型配置也有利于延续搬迁之前村民既有的社会关系。

机动车停车集中在组团边缘,与组团道路相连。活动设施结合组团内休憩空间布置,在坊间微社区居民的心理上,容易产生归属感与责任感,是解决村庄设施后期维护困难的一种新尝试。在关怀弱势人群方面,可采用互助养老等方式,通过集体统筹安排予以解决,比如对社区内一栋二层住宅进行改造,一层作为托底户型供独居老人生活使用,二层作为微社区的管理用房、社区客厅等,在发挥邻里互助主动性的同时,为整个微社区居民提供社交场所,提高居民整体获得感。

在了解农村居民生活习惯和需求的前提下,设计提出了“全时生活”和“共作农园”两个概念,在微社区运作良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室内外共享空间。微社区的共享客厅可以承担托幼学习、老年活动、共享餐厅、文化娱乐等功能,这些功能的使用者涵盖全时段全年龄段。雇佣经济实力较落后的农户管护“共作农园”,既是自给自足也是扶贫工作。这些概念和模式上的创新,在现阶段仅仅是美好的愿景,但微社区作为居民未来较长时间生活居住的空间载体,应在设计上考虑为社区生活的自我进化预留发展空间。

2.3 微社区的功能置换和辐射作用

根据目标人群、功能需求等的变化,微社区的功能模块可进行组合、替换,在传统居住组团中引入餐饮、民宿、文创等相关业态,形成经营型、服务型等定位和侧重各不相同的微社区变体,并可以根据开发建设时序、集体经营情况和运营管理需求进行调整,并不断向新型农村社区辐射,使人与人交往和联系再次紧密,实现乡村居住文脉的重续。

3 城郊融合型村庄的发展方向

3.1 新的城市居住区规划理念在城郊村的适用性

对于城郊融合型村庄,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在可见的未来,是一定会纳入到城市运营管理中的。那么,对于这类村庄,应当在规划时考虑到一定的提前量,将这些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到城市的生活圈层进行统一考虑,让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城市生活。但是,同时也应当注意的是,地处城郊的新型农村社区仍然是农村这一大前提不应当有变化,社区的景观绿地配套、农用设施配套等等,都应当考虑到乡村特有的肌理和脉络,打造似城非城、似村非村的新社区。

3.2 城乡一体化给乡村规划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城乡一体化发展在鼓励乡村居民进城入镇的同时,又欢迎城市居民返乡建设。所以,未来的乡村,居民的生活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有便捷生活的需求,也有田园生活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多样性让新的乡村规划,尤其是城郊型的乡村规划变得尤为复杂。随着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眼界的提高,乡村社区的配套要求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规划合理引导和集约式的利用土地,对村庄进行撤并重组,新建社区逐步向交通、地理、资源等优势地区靠拢,方便进行资源共享和社区整合。同时将城郊型村庄纳入到城市生活圈发展体系中,合理利用土地,将城乡体系建设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有机结合,真正体现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组织模式和理念原则。

4 小结

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结构转变,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以实际项目和具体设计为例,讨论了城郊融合型农村社区规划中,以农村居民需求转变为导向的村庄微社区规划,探讨了生活圈的规划理念在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中的适用性。


注释

[1]《省级和苏北五市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政策文件汇编》,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省级工作推进办公室,2018-12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参考文献

[1] 王美凤,陈蓉,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西北人口,2015(3),36

[2] 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73(4)

[3] 王鹰超,何豫,村民自治下的村庄规划研究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1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