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作业环境与安全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露天矿作业环境与安全管理分析

傅鑫平、高德泉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矿工在进行矿业操作工作时的周边环境就叫做生产经营环境。生产经营环境中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温度、湿度、噪声、震动等。露天矿的环境管理对于改善矿区工作环境、防治职业病而言非常重要。本文对露天矿作业环境相关内容与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露天矿;作业环境;安全管理


1露天作业环境的任务以及内容

1.1露天矿作业环境管理

露天矿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为:(1)对于矿工身体健康特点、矿工群体健康动态管理以及矿区工作危险特点的了解与分析。(2)安全管理应由矿区经理负责,因而需要建立完善的矿区经理负责制。(3)对于有毒有害物质要认证与分析,找到处理方式,改善工作环境。(4)监督职员的健康管理,包括职业病的管理。(5)劳动管理。分析露天采矿的特点,管理工具的维护。(6)重视宣传健康和安全教育。

1.2露天作业环境的任务

露天开采的根本任务是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预防职业病,改善工作环境是矿山管理的核心。露天矿的日常管理包括危险场所的界定、有害因素的调查、环境危害的评估以及保护和改善作业环境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露天采矿的技术要求包括防止和控制有毒物质、辐射、粉尘和噪音的产生,以及安装可操作的环境安全标志。

2影响露天矿安全生产的因素

露天矿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有损害物、伤害人、使人患上疾病等。这些危险和有害因素是由矿山的自然安全条件,生产和操作方法,工艺设备以及人员的不合理操作行为造成的。这其中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生产技术不专业,制度不完善,安全组织不合理,生产物质条件差等。

3改善露天矿作业环境的措施分析

为了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生产力和生产的发展,改善和保护露天工作的安全,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1)调查各种有害因素的作业环境。及时发现、分析和消除职业病。(2)使用微毒性或无毒原料代替高毒性原料,防止对工作人员产生职业毒性影响。(3)采用距离隔离、壳层隔离和时间隔离等隔离方法。利用这些措施将危险场所与工人分开。(4)为防止高温和热辐射对工作人员皮肤的不良影响,如上述措施难以解决,应采取措施。(5)采取通风措施,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降至国家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以下。通风措施也可以改善工作条件,防止职业中毒。(6)照明不合理不仅会导致视力低下,还会引起职业性眼病,降低产品质量,影响劳动生产率。因此,有必要保证照明在作业环境中的使用,创造良好的工作照明环境生产操作和设备功能。(7)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利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屏障,封闭,散布,吸收等功能,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不会受到外界的伤害。(8)安全标志和安全标志信号装置应设置在不同的地方,应该在事故发生率比较高的地方设置好安全标志,根据开采环境和潜在因素做好防护。

4露天矿工作环境安全生产管理

露天开采工作环境主要包括生产区域,车间区域,每个区域之间相互独立但却又相互联系,一同构成了露天矿山的工作环境。

4.1生产区域

第一,整个生产区域方面,在进行功能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生产的流程,从适合生产工艺的角度出发,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生产的工艺,在生产的时候会用到什么原料,最大程度地做到原材料到生产区域的运输距离最短,从而降低可能发生事故的几率。第二,还要充分考虑整个生产区域的安全与卫生条件,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尽量地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防治噪声污染,对存在问题的车间进行整治与隔离,从而避免影响其他车间生产。第三,在有货物进行存储的仓库或区域,一定要做好充足的防火防燃措施,避免发生较大的危险事故,日常也要加强巡查与定时的保养,将可燃物品与其他物品隔离分开,并做好标记,在外围做好防火墙和其他防火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在通往仓库的路上做好疏通,保证道路畅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以及时疏散人群,保证消防车可以及时到达,可以满足应急的需求。在进行管道铺设的时候还应该充分符合有关部门的相关标准,而且在铺设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铺设地段的情况,应该铺设在较为空旷的的地方。

4.2车间区域

车间区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结合生产的特点,根据生产流程充分设计车间生产的区域,并根据车间投入使用之后的功能进行划分,划分之后根据使用频率的高低,将经常使用的车间放到使用最方便的区域,并在其中放置经常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按照操作生产的顺序将连接的装置安装在一起,保证流水线可以正常地运行,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确定好每个车间的作业内容之后,还要注意操作过程中需要空间的大小,避免因为生产车间人员过多而造成的拥挤,应该留出适当的空间,减少拥堵。

4.3零碎部件安置

在车间部署好之后,应该从操作者的角度出发,零碎部件安装的位置应该是最适合操作工作的地方,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桌子和椅子,方便操作者休息,还可以将一些零件布置在合适的位置,因为这些零件在布置的过程中,位置很重要,如果摆放不当,很容易会影响操作者的整体舒适度,降低工作效率,如果摆放的位置比较好,那么会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布置零件也有一定的方法,在进行零件布置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操作者的距离,摆放在操作者比较容易工作的地方,操作者在运动的时候距离尽可能地缩短,并以最为舒适为主,从而减轻操作者因为工作而过度疲劳引发的事故。所以,在零部件进行摆放的时候应该充分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操作者的工作习惯,如果操作员在进行操作的时候习惯顺时针旋转,那么旋钮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以顺时针为主,而比如水龙头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采用逆时针。最后,为了区别各种不同功能的设备,应该采用不同颜色的设备,从而进行有效的区分,减少操作员的失误,除此之外,还应其他方式避免实务操作:

(1)在底座中将按钮放置在凹进去的地方,在按钮外面加装栏杆,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失误操作;(2)控制器在运行的过程中,方向应该与手柄移动的位置保持一致,从而避免因为手移动的时候启动设备,比如,在手进行移动的时候,应该将手移动的方向作为垂直方向,那么设备在进行启动的时候就会以水平方向进行启动,从而避免了误操作;(3)如果操作设备存在一定的操作顺序,那么可以将设备作为连锁的方式进行顺序操作,可以实现设备成功运行。

4.4物料的堆放和清理

在进行物料清理的时候,需要将所需要的物品和不需要的物品进行区分,并将所不需要的设备物品及时的进行清理。在生产的过程中所有可能用到的设备,材料、工具等都称为必需品,除此之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则是非必需品,需要进行及时的清理。对于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要采用相应的垃圾车进行及时地清理和运输,保证垃圾可以被及时的运输到垃圾场,垃圾运输到垃圾场之后,垃圾操作员也应该将垃圾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从而方便地进行垃圾处理,而对于存在危险的化学品等,应该专门的地方进行储存。

5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正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迅速增加。与之相对应地,是我国采矿安全问题的突出和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危害了工人的生命安全。对此,必须要把安全管理作为采矿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样才能促进露天矿生产的提高,发展我国采矿业。

参考文献:

[1]论如何加强露天矿山安全管理工作[J].何开林.居舍.2018(17)

[2]浅谈露天矿山安全管理[J].黄法勇.低碳世界.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