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内容与方法——以森林与湿地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8
/ 2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内容与方法——以森林与湿地为例

杨雪雅

青岛市统计局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也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82号)要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要优先核算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自然资源。森林和湿地资源在其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森林与湿地资源核算,是客观测度、及时把握森林湿地资产的存量及其动态、科学认识森林与湿地资源的经济与社会福利贡献等的一个客观评价手段,对森林与湿地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有着明显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与当前研究成果,对如何开展森林与湿地资产核算进行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森林与湿地资源;内容与方法;生态系统

引言:森林和湿地资源具有经济、生态与社会等各方面的效益,是国家重要的资源资产。森林资源资产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森林资源的资产。它是森林物质财产、环境财产和其他无形资产的总称。湿地资源是全球最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分布地域最广泛的景观类型之一。湿地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的特殊功能,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福利,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通过对湿地资源的资产价值核算,可使人类加强湿地资源的管理,延缓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一、森林资源核算内容与方法

森林资源所具有的各种价值体现在不同的森林种类、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不同的生态功能上。确认这些价值的载体以及划分他们的边界,是全面学进行森林资源评估的基础。

森林资源估价顾名思义就是资产估价和生产估价。森林资产估价反映森林资产存量的增减趋势,可以揭示森林资源经营的可持续性;森林生产估价反映森林生产的流量,进而进入GDP或绿色GDP。

因此森林资源核算涉及到“资产”与“服务”、“存量”与“流量”两组概念,资产是存量概念,生产和服务是流量概念。

森林资产传统的概念,仅仅是对土地、立木等有价的、可以进入市场的那部分的定义,并不包括生态服务功能的概念。但是,这些生态服务功能因其产生可被人类利用的生态服务,实际上也是有价值的资产,我们要对它们进行计量和计价。但由于难以确定这类森林生态资产的存量形式,也难以对它们进行计量,现阶段国内外都未对森林生态资产予以核算。但森林碳汇除外,历年积累的森林碳储量未森林碳资产存量,而当年生成的碳汇可以计入碳汇服务流量。

森林生态系统虽然有诸多功能,但这些功能中只有对人类社会有益并被社会利用了的才能成为“服务”,这样的服务具有时间量纲。这一区分回答了此前关于“功能”与“服务”的众多混淆,同时也使得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进行计量和计价成为可能。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中,只有这些生态系统服务,才应当被纳入GDP核算。

森林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可以分为三类:已市场化的产品与服务、准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未市场化的产品与服务。对于已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可直接按其市场价格进行估价;对于准市场化的产品与服务可用类似的市场价格信号进行估价;对于未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则用虚拟市场一类的方法。

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界定

(一)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以及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动态、复杂的功能单元,人类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空间尺度变化很大,不管是树洞里一个临时的小水洼,还是辽阔的海洋盆地,都可以被称之为一个生态系统,只是有大小之分而已。

(二)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收益。它们包括生态系统对人类可以产生直接影响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以及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其它服务具有重要作用的支持服务。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通过影响人类的安全、维持高质量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健康,以及社会文化关系等而对人类福利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地球上系统结构最复杂、物种最丰富、功能与效益最多样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森林生态系统通过与土壤、大气、水体在多界面、多层次、多尺度上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对维系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体现在森林对人类生产与生存发展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迄今为止,全世界尚无统一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评价指标体系,各国使用的体系都有一定差异。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森林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质生产,指森林为人类所需的实物价值,即直接经济效益;二是森林的多种生态服务的价值;三是森林的社会和文化服务的价值。

森林产品和服务的形成与实现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开发活动实现的,采伐树木、采摘森林果实等等;二是通过森林的自然机能传递实现的,绝大部分森林服务都通过这样的途径传递。在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中,相当大一部分森林产品生产属于市场及经济活动,通过市场实现产品供应与需求间的对接,但也存在大量不通过市场、属于自产自用的森林产品生产活动;关于森林服务,则是另一番景象:只有一小部分服务的提供实现了市场化,绝大多数森林服务都属于公共产品。

三、湿地资源核算内容与方法

与森林资源核算一样,湿地资源核算也包括资产核算和生产核算。资产核算包括湿地土地资产、湿地生态资产、湿地文化资产和湿地品牌资产。生产核算的内容包括湿地产品与服务。主要湿地产品包括湿地植物产品、动物产品和能源生产产品等,主导性服务包括涵养水源、保护土壤、调蓄洪水、固碳、释放氧气、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研文化等。

湿地价值评价方法通常采用了与森林资源估价类似的方法,包括市场价格法、生产成本法、旅游费用法、享乐价格法、意愿调查法、损害成本法、联合分析法等。

四、结语

森林和湿地资源在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生态作用和社会作用,从自然资源保护的角度上看,实现绿色发展、共筑生态文明的目标,就必须重视自然资源生态价值核算。探索应用技术性手段获取价值核算对象的实物数据,吸收权威的概念、定义、分类与研究进展,从而设计一套相对规范的核算体系,提高森林与湿地核算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信度。


参考文献:

[1] 欧阳志云, 靳乐山. 面向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2] 叶有华, 陈礼, 孙芳芳等.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与实践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