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隔代教养与儿童心理资本培养 ——以扬州市G区某小学中高年级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3

家庭教育中隔代教养与儿童心理资本培养 ——以扬州市 G区某小学中高年级为例

李晶晶 糜泽昱 沈瑞琪

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家庭教养结构的变化,隔代教育现象的普遍,越来越多的祖辈参与到儿童的成长中,对儿童的心理资本培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关注和探究。我们通过扬州市某一小学为案例,经过调查分析,得出隔代教养在儿童心理资本某些方面的培养上,可使儿童的心理健康程度高于由父亲或母亲教养的儿童的结论。

关键词:隔代教养;心理健康发展;儿童心理资本;基础教育

  1. 研究缘起

当代中国社会之中,形成隔代教养模式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权利的解放与生存的必要性,使得女性从家庭中走出来,而出现了许多的双职工家庭,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照料并教养儿童。由此儿童的教养责任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祖父母的头上,隔代教养就此形成。

目前学界对于隔代教养仍存有诸多争议。在此研究背景下,本研究在张阔等人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关问卷,旨在研究小学生心理资本状况与不同家庭教养人员培养间的关系,了解家庭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与影响。

  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了扬州市G区某公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为被试对象,采取全年级普查形式发放问卷。共计发放问卷810份,经有效性试验,筛选出54份缺失问卷、79份重复问卷,获得677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6%。

其中男生396名,女生281名。依照年级划分,三年级162名,四年级182名,五年级180名,六年级153名。此为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 研究问题及其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77个家庭中有23个家庭中儿童的主要教养负责人是隔代亲属即我们生活中所指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占总数的3.4%,此外还不包括仅在生活中负责儿童生活起居,而不负责教养的隔代家庭。因而可以说,隔代教养仍是现今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

  1. 隔代教养优势性凸显

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隔代亲属的育儿知识也随着现代科技的普及、智能手机的应用中得到更新。更多的隔辈亲属关注到孩子的学习与心理健康的培养。

隔代教养作为父母教养的辅助形式,对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正面导向作用。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首先,以祖父母为主要教养人家庭的孩子学习更加勤奋并且不惧怕困难,有更强的竞争性0;其次,祖父母养育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获得了安全感,可降低儿童的分离焦虑0;而且善于表扬幼儿的祖父母,能给孩子更多情感支持,增强孩子的信任感,进而产生的祖孙依恋,在儿童今后遭遇挫折时提供一定的慰藉与温暖0;最后,隔代教养还能增强家庭凝聚力,对儿童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隔代教养具有优势,如有时间、经验、阅历和平和的心态,这些如果可以正确地运用,将为儿童心理资本培养带来积极正向的影响。

表 1不同亲密度下隔代亲属教养对儿童心理资本的影响

教养主要责任人

家庭关系密切程度

均值

标准偏差

N

隔代亲属

融洽

29.57

1.813

7

良好

28.77

1.787

13

较差

24.33

4.041

3

总计

28.43

2.626

23

就调查样本结果显示,在家庭关系密切程度均处在融洽阶段的家庭中抽取以隔代亲属为主要教养人的家庭为调查个案,结果显示孩子的心理资本发展较为显著。在同等程度的家庭关系的条件下,隔代教养的儿童心理健康程度在某些方面要高于由父亲或母亲教养的儿童。

父母面对孩子时更多的呈现出是一种焦虑感,“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代多数家长的心态。与之相反,隔代亲属对孩子多为“溺爱”——重视快乐养成,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溺爱”成为了儿童的喘息时刻,孩子的天性能得到更多的释放。心理资本的发展恰恰来源于这样喘息的时刻。

而且儿童对于隔代亲属有一种天然的宽容感,他们将老人的一点一滴付出看在眼睛里,明白隔代亲属的不易,且在幼年时期与隔代亲属长时间的相处,获得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与陪伴,因而会对他们有心理上的宽容与认同,多表现为言语、行为的顺从,共情能力得到拓展。

(二)隔代教养争议性共存

而郭筱琳等一些学者认为,隔代教养弊大于利0

首先,他们认为祖辈的过度溺爱会对孩子身心发展不利。研究表明,86%的老人对孩子持溺爱态度,使其难以严加管教0,影响幼儿的动手、独立能力的发展。其次,祖辈教养观念陈旧,喜欢依据经验办事,忽略科学教养的方式方法,甚至与父辈的科学教养理念相冲突易导致家庭矛盾。

当然,也有研究表明,祖父母因年龄与健康等原因,不能让孩子过多的进行社交,使得儿童缺少运动与社交,这不仅影响身体健康0,同时也会使儿童不适社会情绪情感,甚至是性格缺陷0,对往后的学校教育也会有一定的影响0

隔代教养在大量社会实例的验证下,明确显示存在劣势。特别是针对隔代教养家庭的调查显示,隔代教养产生的主要原因基本呈现为父母外出打工,即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留守儿童现象。祖辈完全代替父辈进行孙辈的养育,父辈完全充当“甩手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注定消极。在儿童蓄存安全感的关键期 0-3 岁期间,母亲是很难被取代的,如果在这一阶段母爱缺席,将严重影响儿童终身安全感的形成。

本次调查中显示祖父母作为主要教养人的主要弊端在于学历较低,与父母作为主要教养人在此方面有着较大的不足。

表 3教养主要负责人学历状况


硕博研究生及以上

大中专

高中及以下

未经过正式教育

祖父母

7

7

9

父母

3

209

388

50

其他亲属

1

3

祖父母为主要教养人的群体中受中学及以下教育的人群占据总数的39.1%,对比父母为主要教养人的群体,受教育率明显降低,未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教育环境与家庭文化氛围。

对比父母共同教养的家庭,隔代教养家庭缺少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较少有心理与思想层面的对话交流。这也恰恰符合了大众对隔代教养的印象:只养不教。并且孩子的心里在感激祖父母的教养的同时也渴望着父母的陪伴,因而一定程度上与祖父母关系有一定的疏远。据调查数据显示,64%的隔代教养家庭的成员关系亲密程度为良好、16%显示关系较差,仅有20%为融洽关系。

在此次调查中,隔代教养家庭近八成父母对隔代教养的看法更多是无奈的、悲观的,认为造成隔代教养的原因都是父母外出劳务,对孩子无力监管。就此方面我们对家长进行了访谈。

访谈显示,父母长期与子女的隔离,让儿童产生了分离焦虑,更加依赖长期生活在身边的人,更加容易在他们面前展示自己的真实情绪。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期缺少陪伴与沟通,孩子无法同他们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更多的交流局限于学业问题上,加之部分家长对孩子较为不耐心,久而久之,儿童对父母的认同感减少,矛盾增加,关系不能迈入融洽。

我们能从家长的考虑中看见隔代教养的双面性,但不能否认的是隔代教养并非一无是处。因而可以说的是隔代教养不是问题,不恰当的隔代教养才会产生问题,关键在于祖辈的隔代教养和亲子教养能否进行有效的匹配衔接,并且在观念上保持一致,不因价值观差异造成儿童心理资本的错乱。

  1. 研究结论

隔代教养在儿童心理资本某些方面的培养上可使儿童的心理健康程度高于由父亲或母亲教养的儿童。在部分程度上,李洪曾提出的观点也佐证了这一结果。当父母双方因各种不可抗原因而无法陪伴在儿童身边时,祖辈承担起儿童的教养责任,比起流离失所、寄人篱下等情形,祖辈以天然的血缘关系给予儿童一定程度上的亲情陪伴,减少分离焦虑,这也将成为心理资本发展的基础。

除去成绩高低不谈,在保障好儿童拥有一个融洽的家庭氛围的前提下,无论哪一个社会亲属来充当教养人的角色似乎差别并不大。在选择哪一种教养方式之前,我们或许该优先选择好教养人。儿童是善于模仿的,教养人的行为、习惯、性格、语言等都极易给儿童留下或好或坏的影响。积极乐观拥有良好心理资本的人也常常传递出这样的情绪符号,儿童的心理资本培养应从此刻加以重视。

总之,隔代教养只是一种教育形式,或者家庭互助合作模式,没有好坏之分,隔代教养的过程中也应注意父辈和祖辈的有效衔接匹配。为了儿童形成雄厚的心理资本,健康成长,对于隔代教养问题还是需要审慎对待。



参考文献:

1李洪曾.幼儿的祖辈主要教养人与隔代教育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6):28-30.

2陈梦瑶.隔代教养中祖辈教养人育儿智慧探析[J].文教资料,2019(11):112-113+152.

3郭筱琳.隔代抚养对儿童言语能力、执行功能、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一年追踪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6.

4 余逸群.隔代教育的弊端[J].健康,2001,(1):25-26.

5 史艳丽,李书倩.隔代教养对幼儿的不良影响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25):2.

6 王玲凤.隔代教养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0):672-674.

7孔屏,王玉香.隔代教养与父母教养的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11):55-56.



作者简介:

李晶晶,女,生于1999年9月,汉族,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本科在读,小学教育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X20190136


0 李洪曾.幼儿的祖辈主要教养人与隔代教育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6):28-30.

0 Harinder S. Ghuman, Mark D. Weist & Micheal E.Shafer.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ally Disturbed Children being Raised by Grandparents[J]. Psychiatric Services,2007,50(11):1496-1498.

0 陈梦瑶.隔代教养中祖辈教养人育儿智慧探析[J].文教资料,2019(11):112-113+152.

0 郭筱琳 . 隔代抚养对儿童言语能力、执行功能、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年追踪研究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6.

0 余逸群.隔代教育的弊端[J].健康,2001,(1):25-26.

0 史艳丽,李书倩.隔代教养对幼儿的不良影响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25):2.

0 王玲凤.隔代教养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0):672-674.

0 孔屏,王玉香.隔代教养与父母教养的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1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