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浅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方法

周雨凤

西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西昌市 615000

摘要:目的 主要是探讨消化性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分组比较的方法,将2019年3月到2019年10月之间的140名就诊于我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医院都会使用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采用平常医院都会使用的治疗方法后,另外采用规范的临床治疗方法,用药物替普瑞酮辅助治疗。结果 从临床的治疗有效性来看,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好的多。结论 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采用药物替普瑞酮辅助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有所提高。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在消化内科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替普瑞酮;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快餐式的饮食方式是最常见的一种,正是因为这样,在我国患有消化类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在临床上,特别是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更是占据了消化类疾病中最多的位置。慢性萎缩性胃炎,从字面上看,它是消化内科中的一种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正常人一旦患上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就很难痊愈,可能经过治疗一段时间会有所好转,但是很容易再次发病。所以说,正常人一旦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话,就会生活的很痛苦,不仅胃部疼痛难忍,反复发作的病情也让患者和患者家人很有压力。如果说,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没有及时发现并且治疗的话,该疾病很容易恶化,同时转变为胃癌。一旦转变成胃癌,患者就有生命威胁。为了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生产质量,本文分析并探讨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分析的结果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选取了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一共有140名。女性患者有74名,男性患者有66名,在这些患者中,他们的普遍年龄都偏大。就诊时间范围划定在2019年3月到2019年10月期间。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这种基本上每个医院都会用的方法叫做三联抗菌法。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在一周的时间里,让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同时服用三种不同的药物。若患者有腹胀的现象,则在服用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果胶秘4g这三种药物后,再另外服用多潘立酮20 mg,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多潘立酮的服用时间是在饭前的三十分钟,否则达不到效果;若患者有反酸的现象,可以在晚上睡觉之前服用奥美拉哗20 mg。

1.2.2试验组治疗方法

将70名试验组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采用和对照组一样的治疗方法——三联抗菌法的基础上,用药物替普瑞酮辅助治疗。一定要注意的是,替普瑞酮的服用时间是饭后的三十分钟,一次服用50 mg。

1.3统计学分析

把本文研究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中。然后,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本文所研究的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结果。

2 结果

2.1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通过表2-1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试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好的多。

表2-1 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表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试验组

70

65(92.86)

2(2.86)

3(4.29)

67(95.71)

对照组

70

55(78.57)

5(7.14)

10(14.29)

60(85.71)

2.2试验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对比、

通过表2-2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组患者在经过相应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表2-2 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表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试验组

70

5.25±2.22

对照组

70

10.25±6.00

P


≤0.05

2.3 试验组和对照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及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

  通过表2-3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及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指标比较,试验组的患者明显要好于对照组(P<0.05)。

表2-3 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及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对比表

组别

幽门螺杆菌转阴率

治疗后 6 个月复发率

试验组(n=70)

60(88.2)

8(2.9)

对照组(n=70)

55(67.7)

20(17.6)

X2

4.191

3.981

P值

0.040

0.046


3 讨论

在消化系统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最常见的一种了,它的症状是胃粘膜固有腺体发生了萎缩的病变,这也是该疾病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近年来,在消化内科的门诊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变得越来越高,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不仅如此,由于,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变大,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这就导致一些年轻人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变差。快餐式的饮食方式成为了年轻人吃饭中最常见的一种,所以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也越来越多,发病人群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所以,应该加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视。

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不可怕,它就是消化系统中一种很常见的良性疾病。因此,患有该疾病的人应该引起重视,积极配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得到相应的好转;如果该疾病的患者没有及时就诊,那么,这个时候就变得可怕了,因为,如果患者一直拖着,不及时治疗,该疾病很有可能转化成为胃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应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引起重视,患者如果发现症状要及时就诊,而医护人员要不断创新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本文的对照组是采用一般医院都会使用的三联抗菌治疗法,但是,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不太好,因为使用的药物比较多,如果缺少一种药物的话,治疗效果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药物替普瑞酮辅助治疗。

为什么使用替普瑞酮作为辅助疗法?因为与其他药物相比,替普瑞酮是一种新型的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对患者的胃肠道黏膜具有更大的保护作用。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它具有很强的抗溃疡作用。同时,替普瑞酮还可以增加患者胃液中重碳酸盐的含量,以达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不仅如此,替普瑞酮还可以减少患者胃粘膜的出血,服用该药物后,胃粘膜中前列腺的生物合成能力将大大提高。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我院收治140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之后,并添加替普瑞酮来进行辅助治疗。在研究中比较了两组患者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及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试验组的这几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经过上述的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采用药物替普瑞酮辅助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的效果,还能缩短慢性胃炎患者住院的时间,抗胃溃疡的效果以及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也比较好,医护人员可以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消化内科的临床中。


参考文献

[1]曹相燕.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消化内科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4):5-6.

[2]张凤琴.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J]. 心理月刊,2018(12):91.

[3]朱立辉.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0):80+82.

[4]孙震宇.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方法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3):204.

[5]张晓东.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效果[J]. 系统医学,2019,4(15):75-77.


周雨凤,女、1984.04、汉族、四川省汉源县人、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