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刘文静

哈尔滨汽轮机医院, 150040

【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各手术指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P<0.05)。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的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更好的保障了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普及。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


子宫内膜息肉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病,其发病因素主要与长期和过度的卵巢雌激素刺激有关、炎症有关,其次不良生活习惯、基础疾病以及激素类食物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不规律增多或延迟、伴有不规则性出血现象、白带异常、下腹疼痛、腰痛、排尿困难等症状,若长期得到及时的治疗,亦可诱发癌变[1],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影响。在临床治疗中,主要根据患者意愿、息肉良恶性以及部位进行综合考虑,其中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但保守治疗只针对无症状以及息肉极小患者[2],所以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如宫腔镜电切术、根治性手术。基于此背景下,我院对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分析,具体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行全麻后,进行常规铺巾消毒处理,使用扩张器充分暴露患者宫颈,在确定患者息肉部位后是采用刮匙进行刮除。观察组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术前进行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事项,并注射米索前列用以软化宫颈,使用5%的甘露醇作为膨宫液。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达到理想效果后手术开始,取患者截石位,采用扩张器扩张宫颈,并置入宫颈镜对息肉进行探查,随后进行电切操作,术中根据患者实际要求确认切除范围,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切除,并取出,最后采用电凝止血。手术过程中进行麻醉维持,直至手术结束。手术中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追加药量,密切关注患者心率、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若手术中发现异常现象及时进行相对应的处理。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标准[3]:(1)显效:下腹疼痛、月经异常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B超或内窥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消失,且无复发;(2)有效:下腹疼痛、月经异常等临床症状得到大部分改善,B超或内窥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消失,且无复发;(3)无效:下腹疼痛、月经异常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B超或内窥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仍在,有复发现象。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对数据处理,计数采用%表示,计量采用 (X±S)表示,使用X2校检;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各手术指标(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X±S)

组别

例数(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愈合时间(d)

观察组

40

21.34±2.35

11.28±4.53

7.92±2.47

对照组

40

37.38±3.64

21.36±5.36

12.98±4.13

t值


4.481

7.473

1.083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情况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n)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

40

11

23

6

85.0

观察组

40

27

12

1

97.5

X2





12.841

P值





<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生活坏境的改变,女性患者在社会中不仅要经济独立,还有担负照顾家庭、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等职责,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患子宫内膜息肉,并且患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其发病率约为7.8-34.9%[4],而临床多以手术切除为主,但由于常规手术视野受限,使其手术风险较高,且易复发[5]。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高新医疗技术与设施不断投入,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同时对患者创伤也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因此,被广大患者所认可。而宫腔镜电切术属于微创手术之一,因此,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首要选择的方式。

经过研究后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各手术指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P<0.05)。

综上所述,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的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更好的保障了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林心苗,王巧伶.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3):28-30.

[2]金芮伊,路雪.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及临床分析[J].系统医学,2020,5(22):106-108.

[3]张晶.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重症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8(11):637-638.

[4]乔明静.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1):2926-2928.

[5]蒋香莲.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0):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