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3

儿科护理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田志军

武汉市黄陂区环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武汉 430300


【摘 要】 目的:研究儿科护理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环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儿科患儿60作为研究对象,每组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护理,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健康教育、输液、操作技能等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并发症情况方面9.9%(3/30)低于对照组20%(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科护理实施静脉留置针护理后,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儿科护理;静脉留置针;回顾性临床分析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pediatric nursing in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Tian Zhi Jun

(Huanch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uangpi District, Wuhan, Hubei 4303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pediatric nursing in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METHODS: A total of 60 pediatric children admitted to Huanch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uangpi District, Wuhan City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nurs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The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health education, infusion and operation skil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complications, 9.9% (3/30)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20% (6/3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nursing in pediatric care,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Pediatric nursing;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静脉留置针对于儿科护理尤为重要。所谓静脉留置针即为套管针,它的主要特点是用药方便简洁、留置时间长、减少血管刺激等,而它的主要功能是起到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因为儿科患者普遍年幼,血管尚未发育完全,所以使用静脉留置针不仅能降低患儿的不适感,有效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依从性,而且还能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减少因患儿过度疼痛而引起的医患纠纷。儿科诸多所收治的患儿中,一般都会采取静脉输液的方式开展治疗,而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选取一次性头皮针和静脉留置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效果差异,尤其前者可能会对患儿带来一定的痛苦,而且有脱落的风险,需要反复穿刺,而后者则是在一定时间内都不需要反复穿刺[1-2]。对于患儿来说,这样的方法更加具备优势,不会产生较大的痛苦,患儿治疗方面的依从性也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开展护理的过程中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带来的影响更加积极一些。通过静脉留置针的应用缓解了患儿静脉输液的痛苦,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工作方面的压力,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对本卫生院选取的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儿科收治的患儿60例进行分析研究,观察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情况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武汉市黄陂区环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儿科患儿60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14例,患儿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5.11±3.17)岁。观察组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3例,患儿年龄为2-10岁,平均年龄为(6.21±2.25)岁。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如住院时间、年龄、身高、体重等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所有患儿家属知晓和同意,也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研究分析结果有效。

1.2 两组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采用生命体征监测、药物皮试等常规护理模式,完成输液后立即拔掉针头。对观察组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模式,主要护理方式是:一是首先要注意血管选取要具备大小适宜、弹性良好、利于穿刺等条件。其次是穿刺时,必须确保在无菌环境下操作。穿刺皮肤前,应使用酒精(75%)以及碘伏(0.5%)对皮肤进行2-3次消毒。备皮血管后,先将留置针和输液管进行连接,之后用拇指及食指握住留置针柄,与静脉水平角度呈30°缓慢刺入皮肤。皮肤出血后需要再次入针,深度约2mm。最后正确封管。正确封管对于留置成功是极为重要的。套管固定后抽出针,然后使用透明贴将软管进行固定。封管时,儿科护理通常使用的简单且安全性好的方法是生理盐水,同时需要严格控制套管留置时间,这样可避免出现感染问题。使用静脉留置针可适当延长时间,对于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二是加强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口头宣教、多媒体宣教、健康手册发放等形式对患儿家属进行教育;通过对疾病知识、药物知识、治疗护理知识等进行全面讲解,促使患儿家属全面掌握基本的防范措施,全面深入了解疾病以及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三是做好并发症的预防。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要特别注意定时对穿刺点进行酒精消毒,时刻观察是否有红肿或有无渗出液情况发生,如果有则需要拔出针头,再重新进行上面所述的穿刺程序,切记穿刺时保持皮肤周围的清洁。如果发生堵管情况时,就特别需要进行封管加强处理。这一过程中,要防止发生静脉炎,及时进行局部熱敷。如果患儿出现压疮现象,可在针柄处垫一些棉絮,起到减轻皮肤压力的作用。同时护理期间,要认真落实换班制度,以确保提高工作效率[3-4]。

1.3 观察指标

通过调查问卷表形式,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测评。测评分值为100分,两组中分值越高的,表明其护理效果越好。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采用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在输液、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等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在并发症情况方面9.9%(3/30)低于对照组20%(6/30)。

3 讨论

儿科所收治的患儿本来就具备着一定的特殊性,对于护理活动的开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在输液治疗的过程中,其难度相对较高,患儿依从性相对较低,通过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反复穿刺对患儿带来的痛苦,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护理工作的难度[4]。多次、反复的静脉穿刺会对患儿静脉条件带来一定的损害,同时对其选择的静脉位置、操作人员自身的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通过留置针应用之后,这样的问题得到了改善,通过以上临床观察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在输液、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即P<0.05,差异具有统计性意义;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9.9%(3/30)低于对照组20%(6/30),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结论,采取静脉留置针具有缓解患儿的恐惧心理、减少对患儿的穿刺次数,保护患者血管等积极有效的作用[5-6]。

在临床观察分析中,发现静脉炎、堵管、感染、皮肤过敏等并发症中,堵管症状发生较多,主要是因为长时间对患儿同一部位滴注药物,造成多发静脉炎,特别是多因患儿依从性较差以及操作穿刺不当导致渗液,以上种种造成患儿肌肉或静脉出现痉挛。在实施研讨过程中,由于能够及时发现以上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得各类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并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对于儿科护理中实施静脉留置针护理后,在有效降低并发症、提升护理效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Cuifang L I ,Department P ,Hospital Y H . Application and Safety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Newborns[J].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8.215-221.

[2] 龙蓉.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9):147-148.

[3] 赵妍萍,张淑英,齐娟.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264.

[4]杨玉珍.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20):99-99.

[5]常廷榆,孙凤玲.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 家庭保健,2018,000(018):115-115.

[6]罗丹.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运用[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009(003):P.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