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效果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效果与护理体会

张晶

云南省 建水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 云南省 建水 654399

【摘要】目的:就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效果与护理体会进行简述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n=2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开展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常规治疗,同时予以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强度血液灌流,研究组患者给予高强度血液灌流,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治疗护理后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开展高强度血液灌流治疗,并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疗效。

【关键词】急性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护理;疗效

百草枯是一种有机除草剂,对人体具有极强的毒性,经由呼吸道、口腔、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后会诱发一系列中毒症状,现阶段尚缺乏特效解毒剂[1]。急性百草枯中毒属于临床较为棘手的危急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若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患者,患者会因多脏器过氧化损伤而出现功能衰竭的情况[2],致死风险极高。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2013)[3]中指出,针对本类患者的治疗需要以促毒素物质排出、阻断毒素物质吸收等为主,以有效降低死亡率。我院针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多开展血液灌流治疗,本文主要就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男女各24例、22例,年龄19~66(41.19±2.47)岁,纳入标准:中毒至入院时间在8h以内者;中毒情况明确者;对诊疗工作配合度高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或恶性疾病者;合并其他类型中毒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开展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常规治疗,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导泻与洗胃治疗,同时向家属仔细询问中毒经过及大概剂量。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维生素C、维生素E等给药,同时积极补液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去除患者原有衣物,进行皮肤清洁护理后换上病号服,避免原有衣物上的毒物残留经由皮肤进入机体。

同时均予以血液灌流治疗,采用血液灌流机开展治疗,护理人员须做好中心静脉置管处置,置入双腔导管并用肝素封管,须加强穿刺部位皮肤的消毒护理工作,定期换药。血液灌流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血液流速,初始速度控制在80~100ml/min左右,待体外循环建立循序渐进提高流速,峰值流速为180~200ml/min,期间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血液流度的控制,避免过慢增加凝血风险,过快影响活性炭与血液接触时间。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强度血液灌流,入院首日开展2次血液灌流,后续两日每日开展1次血液灌流。研究组患者给予高强度血液灌流,入院首日开展3次血液灌流,后续两日每日开展2次血液灌流。

治疗期间严密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及病情变化情况等进行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血氧饱和度,氧分压≤40mmhg或出现ARDS时给予21%浓度辅助呼吸干预,必要时配合医生给予气管插管处理,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百草枯中毒患者极易出现恐惧、躁动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情绪安抚功能做,同时做好适当的保护性约束工作,避免输液针、穿刺针等刺破血管诱发血肿或出血。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显效:经由系统化治疗与护理后,患者各项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均未见异常,未见明显器质性损害情况的发生,顺利好转出院;有效:患者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指标均显著好转,发生器质性损害但逐步改善;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或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P<0.05表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护理后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23

4(17.39)

13(56.52)

6(26.09)

17(73.91)

对照组/23

1(4.35)

11(47.83)

11(47.83)

12(52.17)

c2




3.663

P




<0.05


3 讨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凶险等特点,患者入院后需要立即接受系统化急救治疗,早期积极的导泻、洗胃干预有助于促进毒物排出体外。血液净化治疗在本病患者中应用较广[4],能够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物质,以血液灌流、连续血液净化、血液透析等常用。本文主要分析了血液灌流的应用效果,这一技术主要通过活性炭、树脂等作为吸附剂,有效进行血液中毒物如游离百草枯、炎性因子等的吸附与清除,缓解炎性因子级联反应,从而缓解脏器功能损伤[5]。本病患者的积极有效护理也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围绕急救工作展开,严格遵医嘱快速开展基础急救操作,阻断毒物在机体的聚集与沉积,为后续血液灌流治疗提供基础。血液灌流中需要严格依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血液流速的调节,血液灌流无法有效进行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的纠正,故而需要遵医嘱通过补液、利尿等处理维持其平衡,弥补血液灌流的不足。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接受了不同强度的血液灌流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高强度治疗,显示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开展高强度血液灌流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毒物浓度,利于毒物的吸附饱和。治疗后期需要结合机体血液毒素物质浓度与代谢水平进行灌流次数的个体化调整。

综上所述,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急救治疗及护理中开展高强度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要优于低强度血液灌流,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龚洁.早期血液灌流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7):213-214.

[2]曹天歌,梁爽,陈思含,等.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2(24):172-186.

[3]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2013)[J].中国急救医学,2013, 33(6):484-488.

[4]黄舒伟,陈群燕,刘炯,等.连续血液灌流联合持续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在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中的应用[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0,38(5):609-612.

[5]王亚辉,吴彦其,沈锋,等.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救治百草枯中毒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9,31(2):21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