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2

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汪磊

3203211982081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当前我国土建工程的建设规模以及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土建工程当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虽然目前针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许多研究,并且也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大量实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旧有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存在,这就对工程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建设;混凝土;施工技术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的建筑行业,更是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实际工程中,该技术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在土建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尽可能的提高施工技术的含量,加强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尤其是要对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有高度的重视。因为混凝土施工对工艺的要求是较高的,因此在施工时应当合理运用施工技术,尽可能的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而达到提高土建工程整体质量的目的。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建设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混凝土是非常主要的一种结构形式,可以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高低,将会对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并且还将决定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实践能够发现,在许多土建工程当中,其施工过程都存在着混凝土施工工艺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这就使得工程施工质量大大降低,并且还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对于土建工程施工企业而言,要想提高工程效益,使自身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要合理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水平,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2 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出现的问题
  2.1 混凝土原材料的混合比
  混凝土由多种材料组成,各材料在混合过程中的比例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数值,如果没有按照这个比值,混凝土的质量就不好,这样就不能用于房屋的建设。混凝土建筑存在体积大、水泥用量大的特点,如果比例没有配置好,就会出现裂缝,所以,混凝土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这个比值要经过一系列的验证,经过验证得出科学合理的比例。有些施工单位没有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配置,导致建筑在完工后出现裂缝,这就为建筑埋下了安全隐患,在以后建筑的使用中可能出现质量较低的问题,也有可能发生危险。
 2.2 混凝土的拌制
  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是施工单位都没有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重量和质量的检查,每种材料的质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所以,在进行搅拌时要对每种材料进行称重,避免因为材料的问题而影响施工的质量。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加水过多的现象,水过多不利于混凝土的硬化,如果加水过量,就会导致混凝土硬化后有大量的水分保留在建筑内,进而形成水泡,水泡蒸发后建筑内会遗留大量气孔,这些气孔不利于建筑的质量,它会降低建筑的强度。
  2.3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对于建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记得浇水,混凝土的反应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浇水,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既影响了建筑的强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观,但是浇水的频率需要是科学的。
 3 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3.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及捣实
  原材料质量的问题,直接关系着最终混凝土质量和施工的工艺,为了提升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质量,需要严格檢验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确保满足技术性能指标后才能进行施工。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不仅要加强经常性检测,还要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及时,全面了解进场原材料变化和使用的情况,便于有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对于砂石含泥量超标.含水率变化和相同标号水泥活性出现差异的情况,应向生产管理部门如实反映,避免原材料质量问题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在面对特殊状况后,应对原材料做出封存、退场和降级使用等处理,让水泥,砂石等各项性能指标都满足设计规定。
  混凝土的捣实是为了使混凝土成型,这样可以使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完全排出,进而使混凝土变得密实,混凝土的捣实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人工捣实,另一种是机械捣实,这两种方式应用于不同的建筑中,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捣实,一般都是在浇筑完成后立刻进行捣实,否则捣实效果不太好。
  3.2 混凝土配料,搅拌和运输
  混凝土组成部分包括水泥,骨料,水,外加剂和各种矿物掺和料等。各项材料要按一定配合比搅制。在混凝土生产中配料和拌制要连续进行,不过也有在专门场所配好干料后运往另一个地点,然后在加水进行拌制和浇筑。具体应用的时候要结合工程实际状况选择相应的配料,混凝土拌和物在搅拌机中出料到浇筑的期间,需要注意保证混凝土均质性,严格控制其浇筑量,防止发生泌水和分离现象,降低流动性,解决砂浆流失问题。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要尽量缩短时间和减少转运次数,确保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浇筑。确保浇筑时混凝土运输连续开展,才不会产生施工缝。


  3.3 混凝土浇筑施工及施工缝的设置
  混凝土的浇筑对混凝土建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建筑前,要严格检查建筑的各项工具的数量和工具是否按照规定使用,并且还要检查模板内部是否干净,里面遗留杂物不利于混凝土建筑的浇筑,还需要注意的是模板内部的水必须排除干净,水也不利于混凝土建筑的浇筑。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要按照由低到高的浇筑原则,保证每层浇筑的厚度是一致的,正式浇筑前要在底部铺设水泥砂浆,还要预埋钢筋等支架,在发生变形时能及时解决问题。浇筑要保证混凝土是均匀的,确保每个模板都能发挥作用,如果浇筑中设备和人员出现问题,就会出现施工缝,这就降低了建筑的强度。在混凝土运输时,浇筑和间隔时间要统一,都要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在分层上料和整理的过程中,各层厚度都应该控制合理。完成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应该光洁和平整。要想维持混凝土整体性,混凝土的浇筑需要连续开展,尽量缩短间隔时间。若在技术,设备和人力等方面出现问题,混凝土浇筑难以连续开展的,需要确保中间间隔时间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以上。此外,新旧混凝土结合力较差是整个过程中的难处,需要在结构剪力小的位置设置施工缝,并保证有利于正常进行。
 4结束语
  因此,在房屋建筑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注意质量的控制来达到预期的建设要求。混凝土的成分有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和掺和料等,这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在具体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充分考虑到运输情况,施工环节和维护条件,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我们要注意总结经验的同时,加强科技投入力度,来减少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提高房屋建筑土建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晨飞,张丽敏.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121.
  [2] 于兴元,季彦骄.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4):109.
  [3] 蔡波.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5,(25):34.
  [4] 胡启海.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山东工业技术,2017,(1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