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运检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运检方法研究

田学强 刘军

国网七台河供电公司,黑龙江省, 154600

摘要:继电保护是保障设备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第一道防线,所以其安全稳定运行显得极为重要。继电保护装置在被保护元件正常运行时处于实时监测状态,当监测到异常时通过采集的电压、电流及开入量信息,依照整定值和出口矩阵,判断故障类型并跳开相关断路器,隔离故障元件,尽量减少故障对电网和设备的影响。

关键词:继电保护;定检;全景信息开放;在线运检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我国电力项目的发展历程中,是非常艰辛,但是现在我国电力事业已经发展成熟,智能变电站运行方面也有很优质的工程设备,来保证整个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智能变电站运行,并且在有效范围内进行了电力网络调控上问题的防治,为电力事业提供高效率的工作,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通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工作精准,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电力操作调控的过程中,完成了很高的项目,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特点和必要性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是电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实现了电力信息采集的数字化、电力信息管理的智能化,这也是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主要区别。智能变电站是在传统变电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在智能应用程序中应用光电互感器,使得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实时采集电流、电压等各种信息,不仅扩大了整个智能变电站的监控范围,还提升了监控管理的总体水平。由于电力网络的覆盖范围非常大,再加上其构成的复杂性,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来完成相应的数据传输与处理工作,进一步降低智能变电站运行中的工作难度。信息应用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更为完善,功能更为齐全方面,继电保护装置更具灵活性与智能化。总之,通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应用,变电站中的二次回路连接次数有效降低,对提升系统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继电保护远程运维系统架构

变电站内远程运维网关机,通过站控层网络采集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报文采集装置等二次回路设备状态监测数据,再通过调度数据网络传送给远方的维护中心主站系统。远程运维网关机也可由经改造的继电保护信息子站兼任,需增加与报文采集装置通信获取站内过程层网络信息的功能,并将采集到的全站信息传送到远方运维主站。报文采集装置A/B主要采集变电站内过程层网络报文,由于调度数据网络带宽有限,而变电站内网络报文量较大(尤其是SV报文),可考虑将站内实时报文按状态变位时刻截取其前后各一段时间内的断面数据传送给远程运维中心,便于开展故障分析。报文采集装置应负责站内各类报文类型、流量统计分析,将结果传送给主站系统。

3 继电保护在线运检模式

3.1 主动式运维防误操作技术

现代主动式运维防误操作技术已经成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防务技术中重要的一种,在技术施工流程中,通过考虑设备之间的关系问题,将一次设备一二次设备进行合理结合,相关的操作形成了一个新的运行系统。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这主动式运维防误技术通过智能化变电站进行检测和升级,其中在升级过程中可以进行指令的限制,运维的工作人员可以发出相对的指令,智能变电站设备将按照指令进行执行工作,同时智能变电站会根据指令的正确错误来综合性的判断,更好的来进行区分,保证施工的正确性。如果发出正确指令可执行,如若指令错误拒绝执行,防误操作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相关的房屋检测操作技术在对输电线路进行相关的更新和维修检测。

3.2 保护变压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对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通过对变压器的保护可以实现系统可靠性的提升。在变压器的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充分根据比率制动原理来设计,提高变压器的稳定性能。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关键,各电力企业可以从实际的建设需求出发,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来对相应的电力设备加以必要的保护,使得设备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并使得设备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具有更为良好的自我检测与评估能力。现阶段,保护变压器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限制,难以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在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提升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系统本身的记忆与处理功能,对各种的设备实施全面保护。

3.3 保护动作行为实时分析

单重化配置的保护需要通过报文采集装置记录的模拟量和开关量信息,与保护装置采集信息进行比对,及通过模拟量和开入量的变化与保护动作逻辑相结合,分析保护动作正确性。双重化配置的保护动作行为除可以采用单重化保护动作分析方法外,还需要比对双重化的两套保护动作行为和出口时间特性。保护装置自身的故障录波信息可用于校验本保护装置动作行为;故障录波器作为第三方监视设备,记录了所有保护的动作行为和故障前后模拟量、开入量信息,可用于校验保护动作行为的正确性。此外,系统还可综合故障录波器启动量、开关量、保护动作条件等,自动筛选相关信息,判断故障类型,快速形成故障分析简报并主动推送到调控主站系统,便于调控人员在第一时间准确了解电网故障信息,并采取相应针对性应对措施。

3.4 装置就地运维防误操作技术

装置就地运维防误操作技术在日常的房屋操作技术中是较为常见,并且稳定性较强。在具体的防误操作应用过程中,当出现一些意外事件时,往往能够第一时间检测出相关的防误性,能够进行一些误差操作的制止,有效地保证相关技术人员及装备技术上的安全些。对后台的监控系统进行互相匹配,能够相辅相成保证装置就地操作,防误技术的有效性合理性能,最终提升运行上的质量和效率。在现代的装置就地操作防误技术中,由两部分组成,首先要根据实际操作人员自身的需求来进行选择合适的设备来进行防误操作而满足相关的操作系统对操作设备的解锁或者停止一些设备的睡眠模式,实现实际操作系统能有效地激活。最后需要能够实现具体的操作,保证需要进行操作,设备在激活时或开启时都能够避免一些其它误差,所导致操作上的错误影响。

3.5 保护辅助检修

智能变电站用抽象的网络数据流取代了传统二次电缆,二次回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回路,这给二次安全措施的执行和确认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若检修作业中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或执行顺序错误,就极易引发较为严重的电网事故。借助远程运维中心的全景展示及二次安全措施知识库,可自动生成某保护设备检修的安全措施票。在执行安全措施票过程中,运维中心还可实时监视相关保护功能的实时状态,给出相应预警,大幅提高二次安全措施可靠性。

结束语

随着智能变电站建设规模逐渐增大,智能变电站的防误技术形成了新的技术研究方向,当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过程中的运维安全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对相关运维人员的专业技能要进一步的培训,对相关的设备也要日常的维修和检测。对智能变电站作为配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智电站运维防误技术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采用装置的就地操作防误技术等,建立起操作和监控相结合的防误机制,能更好地实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技术的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 笃峻,张海宁,柏杨,等.智能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系统通信关键技术及实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36(4):151-156.

[2] 王双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智能防误方法的探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8):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