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9
/ 2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分析

武亚周 1 李春喜 2

1洛阳宏泰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公司 河南省 471000; 2黄河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 471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项目,在水利资源的利用上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由于我国水力资源非常的紧缺,而且在一些地区水患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不断的增加,有效的缓解了这些问题,给人们带来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地质环境,软基基础就是其中的一种,在这种地质环境施工时候,必须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技术。本文首先研究了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基本概念,然后对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相关性浅见。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软基基础;处理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在最近十来年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由于水利水电基础工程设计过程和内部结构以及能耗方式都不尽相同,所以需要加以细分成不同类别,然后按照各自既定的标准和类别来进行技术处理。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中技术难度更大,环节也更加复杂,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想要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方面就应当多下功夫。

1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基本概念

了解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首先,我们所说的软基基础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通常选择质地松软的土壤作为水利工程的地基。因为质地松软的土壤具有较强的可塑造性,有益于水利工程的施工。与其他地基基础相比,软基基础除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这一特点之外它还具有较强的压缩性。软地地基具有压缩性是因为它本身的特性而造成的,土壤质地松软。这就给水利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应用好软基基础,必须掌握好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利用科技的力量改变软基基础的物理特性。在工程施工开展之前施工人员要进行预先的准备和处理,保证软基基础的正常施工,发挥软基基础在水利工程中的最大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可知,水利工程施工软基的基础处理是一种必然,在施工软基基础处理的过程中,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具体内容为:一是,软基自身承受能力有限,即使进行了相应的基础处理工作,软基所能承载的建筑物重量仍然是有一定限制的,当水利工程施工阶段预估不到位,造成建筑物重量超过软基的承载量,容易发生相应的安全隐患;二是,水利工程施工软基即使已经开展了相应的软基基础处理,但如果软基基础处理技术应用不到位,不能很好的改善软基本身的部分物理性质,使其在遭遇长期的雨水天气之后,出现承载力的变化,对整个水利工程也有着不利影响。

2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分析

2.1换填法

换填法也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软基基础处理方法,这种方法的全名为更换填充法。使用这种方法对软基基础进行处理的时候,要先把软基基础中的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土壤进行清除,然后使用一些承载荷载能力比较强的填料对其进行填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高效的软基基础处理。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软土层进行完全的排除,而且要在填料填充完成以后要做好压实工作,填料在选择上,通常要选用卵石、粗砂等大颗粒的填料,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软基基础的抗荷载能力,还能提升基础的排水性。

2.2强夯法

当我们对我国水利工程进入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中不难发现,通过对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强大的技术是一种非常频繁的加工技术。强大的技术意味着通过施加狙击强度来强化土壤。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够直接,高效,快速地处理软土地基。但是,该技术的缺点在于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施工前,必须要彻底了解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塌陷技术主要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强夯技术不适用于流动性大的粉质土壤。因此,在使用塌陷技术时,必须高度重视其适用条件。为了防止变形,有必要处理施工细节。

2.3桩基法

在软基基础处理中,桩基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处理技术。如果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软基基础中蕴含了大量的软体结构,并且这种结构的厚度比较大,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桩基法来提升软基基础的承载力,为水利工程施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使用这种方式对软基基础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桩体的结构通常选择砂砾桩和木桩,这两种桩体结构可以为水利项目施工提供足够的承载力。常见的桩基方法有锤击法以及静压力法,利用这样的方式,把桩体打入到软基基础中,利用桩体的承载力,来提升地面的整体性能。这种软基基础处理方法在应用的时候非常方便,可以有效的提升软基基础的承受荷载的能力。在使用这种方法之前,要先进试验,并且要做好静载试验,保证桩基可以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在满足这个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正式的开展桩基法,实现对软基基础的高效处理。

2.4灌浆法与旋喷法。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一般处理技术还有灌浆法和旋喷法。灌浆法和旋喷法这两种处理技术所应用的原理相似,都是利用了液体或气体的压力和电力的原理而产生的压力往软基地质的缝隙中加注混凝土材料从而达到加固软基基础的目的。灌浆法和旋喷法两种处理技术的最终目的都是将水泥、混凝土等可以凝固的建筑材料注入到软地地基的缝隙中,加固软地地基。它们之间的区别存在于二者所采用的注入方式的不同,灌浆法采用灌入的方式而旋喷法顾名思义则利用喷嘴向四周喷射水泥泥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两种方法通常是相互结合使用,共同完成施工目标。利用压力注入水泥泥浆加固软基基础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应用得非常广泛,降低了水利工程施工的难度,加快了工程效率。

2.5化学固结法

该方式是通过使用化学试剂,运用灌注或搅拌的方式将软基的土粒胶结的一种施工技术。常见的高压旋喷法、规划加固法等均属于化学加固的手段。其中,高压施喷法的使用频率较高,主要应用于淤泥、黄土等类型的土质,通过气压或液压技术对软基进行浆液的灌注,再实施高压灌浆,从而形成水泥土的摩擦桩,有效提升闸基承受力,同时对沉降量也能够发挥积极的控制作用。高压旋喷主要通过高压塞泵、灌浆泵等设备实施,使用固化剂来提升土基的强度指标。由于固结法的应用成本较高,所以主要在项目规模较小或者软基的水含量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处理质量直接影响水利工程基本承载力,是保证水利工程高效安全建成的关键因素。有关人员应结合实际地质条件,正确选择和灵活运用各种软基处理技术,进行软基加固处理,从而消除施工安全隐患,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虽然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速度飞快,但是在发展期间问题也再不断的产生,水利工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也为人们的正常舒适的生活贡献一份巨大的力量。当前不仅需对技术的完善,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重管理体系的建设,从而帮助水利工程稳步提升,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攻克更多的难题,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白士杰,韩伟涛.软基处理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6):95-96.

[2]任希军,张雪青.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16):92.

[3]贾晗.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