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中细菌常见检测方法有哪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1
/ 2

病原微生物中细菌常见检测方法有哪些?

朱国平

四川省西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15000


病原微生物是指通过侵犯人体进而导致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病原会造成感染并随着血流播散至其他部位或更多的周边细胞,从而形成病菌的传染。病原微生物中主要是以细菌和病毒对人体的危害性最大,可以通过空气、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日常使用的物质等方面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进而对公众生命财产、社会秩序等造成威胁,危害极大。那么,细菌要采用什么样的检测方式才能有效检出呢?

1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在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中呈一种自由散布的状态,并且可以在空气中进行长时间漂浮移动,移动的距离较长,主要通过参与人呼吸过程调节的呼吸系统进而侵入人体。据悉,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相关研究中发现,人们日常进行呼吸的空气中涵盖的原核生物即细菌种类,已经达到 1800 种以上。对外界抵抗力强的病菌能引起宿主致病的生物体,如结核杆菌、炭疽杆菌芽孢等均可以通过空气进行传播。

除此之外,飞沫传染也是多数病原微生物的主要传播方式和通道,如能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病毒等。人们在咳嗽、打喷嚏或者在与他人进行交谈时,病菌就会附着在喷出的温度较高而又较为潮湿的液滴上,仅使用很短的时间、很短的距离就可以实现在空气中飘荡悬浮,进而导致下一位宿主由于呼吸、嘴巴张开或不经意间碰触到眼睛表面时发生黏附而受到感染。消化道传染,也就是病原微生物通过本身存在细菌携带的人或患有相关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排泄物进行传播。若直接与病菌携带者接触,甚至亲吻携带病原微生物的人,或者与他人共同使用同一支牙刷、同一条毛巾、同一个刮胡刀、同一副餐具等贴身物品,又或由于与病菌携带者接触后在一定的环境中留下病原等情况,均会造成病毒传播。还有些病菌可经血源及性传染,也就是指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等方式进行病菌的传播。

2细菌常见检测方式

2.1生物电化学法

对病菌进行生物化学的方法检测实际上就是指对微生物中存在的酶进行所有催化反应的底物和反应类型的检测。这是由于每一种微生物所拥有和具备的系统都是不同的,因此许多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而生成的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该种方式主要是通过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功能,来经测量后确定微生物所消耗或者产生的正电或负电,以此来为相关研究专家提供可靠的分析基础凭据。微生物在逐渐增多的过程之中,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中的病菌,在电化学池中所具有的电化学反应会发生改变,比如电势、电流强度、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传输电流能力强弱程度等,这就是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既快速又无误的病菌检验测定。同时该方式会用到的具体操作包括:结合电动势与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定量关系来测定病菌,或者对电流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该种方式对病菌的测量结果可以直接观察,且测量速效率高、花费时间少,在操作上也较为方便简单且可控性较好,测量成本不高。

2.2快速测试片技术法

这种测量方法是指使用特制纤维织成的一次性的面膜、纸片、涂有感光药膜的塑料片等物质,来做为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体,将特别指定的显色物质和人工培养微生物等所用的营养物质放在上面,然后通过对微生物培育的结果表现来测定病菌。这种测量方法在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使用,具有经济、容易处理、可操作性质强、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等优势,近年来,使用纯净纤维制成的纸已经慢慢的取代原有的培养基常量物质。

2.3气相色谱法

此方法检验测定的基础就是根据各个微生物在运转、分解过程中可产生不同物质的特点,以及根据自身分子和原子组成部分中的物质区别来作为病菌的观察物,利用以气体为流动相的分离分析技术来将人体中存在的各种细菌光合自养生物、线性聚合物、碳水化合物分子、氨基酸、脂肪酸等物质检测出来,以此来评定病原体微生物的病毒细胞成分,也可协助检验测定和对引起疾病微生物的诊断。

2.4微生物菌落技术

该技术指的是通过观察细菌的培育,使得微生物在进行繁殖的营养基质上可以产生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的微小子细胞群落,进而来进行细菌的检验测定。该种方法具有经济、检测用时短、实用性强的特点。对微生物子细胞群落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在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而且目前在国外已经有一些从事相关细菌研究的工作机构将该种方法使用在检测水、食物所生长的细菌子细胞群落总数的检验测定领域之中。

2.5高效液相色谱法

该种检测方法主要是使用高强压力的机械或电子控制装置,将具有不同固有性质的单一溶质液体、不同比例的混合溶质液体、弱酸及其盐的混合溶液等物质泵入装有对样品产生保留一相的色谱柱中,通过进样阀来将等待检测的样品注入,由流动相将病菌带入柱内,等在柱内病菌的每一样成分都被成功分离后,逐一放入检测器中进行检验测定,从而对还没有进行试验但即将要被检验的病菌对象中抽取样品进行分析。这种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菌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后产生的物质,并以此来确定各个不同病原微生物中可以引起独特病变的化学成分,这对病原的诊断和检测具有较强的支持作用。

2.6血清免疫检测法

血清是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该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被淋巴细胞抗原受体识别后的特定抗原反应,来对其组织细胞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而为使这种特异性结合反应可以充分的显示出来,就还需要把具有标记性的物质标记在机体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上,为后续的观察提供便利性,再凭借和依靠标记物的光致冷发光现象和微生物酶中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就能够在点镜和光学显微镜下确定病菌的种类、位置、性质,以及病菌中含有各种成分的数量的研究和分析。

结语

病原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发现的生物细胞,病原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多样,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消化道、血源及性传染等方式来侵入人体呼吸过程调节的呼吸系统,可导致毒血症、菌血症、结核病、脑膜炎以及胃肠炎等疾病,从而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安全。目前可通过生物电化学法、快速测试片技术法、气相色谱法、微生物菌落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血清免疫检测法等检验测定手段来检出病菌,从而为临床相关疾病的预防或者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