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间歇期携带PICC患者居家的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治疗间歇期携带 PICC患者居家的注意事项

魏 巍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50088


摘要:目的:分析治疗间歇期携带PICC患者居家的各注意事项。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携带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78例。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1.79%,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效果优于观察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居家护理干预应用到治疗间歇期携带PICC患者中,可提高患者干预效果,避免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治疗间歇期携带PICC患者;居家护理;注意事项;研究

近年来,PICC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就目前来看部分患者缺乏自我护理知识,导致并发症疾病发生率显著增加,对导管的使用寿命影响深远[1]。将居家护理应用到治疗间歇期携带PICC患者中,可获得预期的干预效果,本文将对治疗间歇期携带PICC患者居家的注意事项展开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治疗间歇期携带PICC患者156例资料回顾分析,根据护理方法随机将其分成78例对照组、78例观察组,平均年龄45.5岁。对照组男患50例、女患2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男患55例、女患23例,采取居家护理。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居家护理。

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实施居家护理,对其讲述日常注意事项,并发放护理手册,以便患者及家属出院后阅读,如若出现任何疑问都可向护理人员进行咨询[2]。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掌握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如若患者出院异常,或出现恶化,应立即入院进行复查接受治疗[3-4]。经护理后,比较各组患者干预效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案,提升护理依从性。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掌握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引导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降低治疗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比较,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1.79%,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一:

表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

组别

例数(例)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临床护理率(%)

观察组

78

70(89.74)

5(6.41)

3(3.85)

96.15.

对照组

78

50(64.10)

6(7.62)

22(28.21)

71.79

t

--

7.97

0.00

11.47

14.71

p

--

0.00

1.00

0.00

0.00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表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组别

例数(例)

满意(例)

一般(例)

不满意(例)

临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78

67(85.90)

7(8.97)

4(5.13)

94.87

对照组

78

52(66.67)

7(8.97)

19(24.36)

75.64

t

--

7.97

0.00

11.47

14.71

p

--

0.00

1.00

0.00

0.00

2.3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发生率12.82%;观察组发生率2.56%,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

表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

例数(例)

静脉炎

导管堵塞

穿刺点出血

发生率(%)

观察组

78

1(1.28)

1(1.28)

0(0.00)

2(2.56)

对照组

78

2(2.56)

3(3.85)

5(6.41)

10(12.82)

p

--

0.00

1.00

0.00

0.00

3讨论

在临床医学治疗中,由于置管是一种有创性侵入操作,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这是因为患者护理不当导致,将居家护理应用到治疗间歇期携带PICC患者中,可提高干预效果,具有临床实践意义[5-6]。为了达到理想干预效果,应将必要的干预手段应用其中,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从而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为了达到预期的干预效果,医院应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管理,帮助其掌握更多护理技能,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早日出院。

研究显示,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难发现在采取PICC治疗患者中加强护理干预可起到一定干预效果,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在治疗间歇期携带PICC患者中采取居家护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7]。

参考文献

[1]朱倩男,杨文玉. 延续性护理在口腔癌术后留置胃管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A].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2020年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大会暨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创新超越、共赢未来论文汇编[C].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2020:1.

[2]赵茜,施如春,孟爱凤,江定飚,刘春丽,茅静,杨杨,朱文博,徐铭,朱莺,徐德静.肿瘤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居家护理平台的研发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0,35(21):50-53+65.

[3]董春艳.居家护理在留置PICC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3):132.

[4]张聪美,梁妙丽,李世英.PICC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全程化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3):168-169.

[5]李红梅,宋娟荣,营明娟,关阿娟.延续性护理对提高卵巢癌PICC导管留置患者化疗间歇期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5):184-186.

[6]李汉芬,麻玲霞,唐江艳,李燕.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居家维护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8):81-82.

[7]张静静.居家护理在留置PICC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天津护理,2019,27(02):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