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急诊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苏俊平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古交矿区总医院急诊科 山西省太原市 030200

摘要:随着急诊患者的增加,急救护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护理人员面临投诉和冲突,并且由于投诉和纠纷的发生率增加,整体护士质量很低。同时,以上问题还涉及缺乏专业性、淡泊的服务意识和其他因素。因此,为了提高急救医疗质量,工作人员面临急救医疗过程的问题,需要及时找出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高医疗质量。

关键词:急诊护理;问题;对策

急诊科是临床重点科室,本科室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紧急,不同于一般的临床科室患者,在急诊科常看见心态焦急、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和家属,患者和家属对治疗与护理的要求不断升高。另外,当前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与法律意识都很强,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在护理中稍有不注意就会导致纠纷发生。为了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必须对急诊护理资料或者急诊护理的行为进行问题分析,通过分析我们明确了在急诊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有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服务不到位、护患沟通不良、法律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强等。由此,实施必要的解决措施是重点。例如,定期开展专业护理知识培训活动、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强护士的责任心等方法,显著提高了护理效果,护理安全性显著增强。

1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

1.1急诊护理队伍缺乏专业技能

急诊一直是所有医院的核心,这里所接纳的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复杂等特点,繁重的急诊工作受到了医院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根据相关统计可知,医院急诊当中的医护人员其工作能力较为低下,护理水平无法达到急诊的要求。原因为大多数人是临时调任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即使是急诊护理十分出色的护理骨干也是通过积累临床经验而来。虽然急诊部门受到了医院上下的重视,增加工作人员数量的同时却没有对其工作能力进行审核,即使急诊的护理人员再多也无法获得较高的护理效果。加之,我国临床护理人员的年龄普遍年轻化,护理经验不够丰富,在面对病情危重的急诊患者时,年轻的护理人员往往无法平静自己的情绪,何谈护理工作的展开。因此,急诊护理队伍中,没有核心的领导人物并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是主要的问题。

1.2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临床上有很多年轻的护士,他们的工作经验不丰富,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遇到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欠缺,急救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

1.3急诊护理中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目前,医院对于急诊护理的管理力度还是十分薄弱的,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上不够规范,也没有定期给予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考核、工作安排等工作没有科学的安排。正是由于管理力度的不够才导致护理工作质量的下滑,在药物的使用、器械的管理等工作上出现较多的疏漏。

2急诊护理常见问题的具体对策

2.1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加强急诊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护士应自觉树立拯救生命的人道精神,自觉保持高度责任感及对患者和社会的同情心。虽然加强风险认知和医疗行动本身具有紧迫性,但住院前的急救措施是复杂多变的,护理人员具备不同的年龄、文化水平等内容。而具有不同社会背景的各种疾病群体,其状况的变化与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轻微的疏忽可能会造成重大错误。急诊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职业风险高,并预测重病患者病情的变化。定期培训急诊科的医务人员,改善急救过程,培训医疗事故处理规定和相关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医院各个部门有必要定期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其主要内容是急救生活护理、门诊和分流措施以及应急预案。同时,医院可以采用对操作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的评估方式,要不断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积极实施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积极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需求,努力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同时,医院还要积极实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及其家属,鼓励患者,并与医疗和护理工作结合起来,缓解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2.2增强急救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力度

医院要定期对急诊科护士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急危重症抢救程序、出诊和分诊流程、应急预案等。并且每月进行操作技术与基础理论知识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否则不能上岗工作。

2.3要不断加强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

要不断提升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积极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不将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主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耐心倾听家属和患者的诉说,鼓励患者,安慰患者,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疗与护理工作。

2.4完善护患沟通时的技巧

由于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以及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因此会出现抗拒护理的现象。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前需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使用通俗的语言告知患者病情的轻重,再说明护理的重要性以及意义,如果救治时间紧迫也可先对患者进行道歉,过后再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其急诊期间的护理工作意义。如果患者出现拒绝沟通的情况,也不要强迫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缓冲和接受的时间,待患者心情平复后再以朋友的角色与患者进行沟通。在与患者进行交谈时,护理人员应大方得体、面带微笑、衣着整洁,不要过于严肃,语速也要适中,避免患者出现听不清的情况。由于患者在院的时间长短不一,所以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的时间不一定需要固定,在日常的生活中与患者进行简单的交谈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声问候、一个微笑等。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要抓住每一个沟通契机,多用鼓励性、暗示性、积极性的语言,以便增强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治疗自信心。通过患者的年龄、文化、性格、职业、病情来完善沟通时的内容,例如急诊患者为幼儿,则可与其进行玩具、学校等内容的沟通,避免与患者进行敏感话题的沟通,尽量在沟通中提升患者的归属感,使其获得良好的护理体验。

2.5规范护理工作质量

每位上岗的急诊护理人员均需要通过科学、严谨的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才能够准许进入急诊科室。在安排上要合情合理,同一班次的护理人员不能够均为新人,必须由一个资历深厚的护理人员带领。在工作量上要做到科学分配,不要个人承担过多的工作量,也不允许简化护理工作。对于故意简化护理工作而导致护理纠纷和护理缺陷的护理人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护理演习等方式来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护理工作中还需要提高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预见性,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论

总之,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被忽视或者长期存在没有及时解决的话,则会对护理效果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使护理质量欠佳。对此,要积极找出问题,认真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谢俊清.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医疗,2019(10):111.

[2]戴凤燕,刘雪冰,庞东华.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9,28(3):326.

[3]曹兴荣.急诊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3(6):153.

[4]季瑾.急诊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健康必读旬刊,2019,12(7):531.

[5]杨燕.急诊护理交接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14(20):75-76.

[6]王红.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9,24(03):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