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系统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3
/ 2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系统构建

张延龙

伊吾广汇矿业有限公司 新疆 哈密 839303 摘要:近年来, 煤矿开采作业地质条件复杂,生产环境恶劣,通过实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可更好地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有助于促进煤矿企业实现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生产作业中,经进一步提升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有助于提升员工队伍素质,逐步改善企业施工环境,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系统构建

引言

煤炭属于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一直都是我国必要的工业原材料和基础能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可以说,为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建设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预防机制的热潮。而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只有高度重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构建,旨在有效控制煤矿开采的安全风险系数,尽最大可能防止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的内涵

煤矿生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必须保证各个生产环节不会出现问题才能提高生产安全性。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对矿井的挖掘、煤矿的运输以及机电设备的管理进行宏观调控,对各个生产环节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从而形成一套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的建立符合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能够对生产的各个流程进行监控,及时排查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漏洞,从而确保生产安全。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把安全生产放在企业经营的首要位置,一切生产工作要在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建立有效的执法部门,将标准化模式切实落实下去。

2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系统构建

2.1构建煤矿双重预防机制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任务分工与责任,并加以落实到位。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充分认识到煤矿生产中风险点排查的重要性,派遣专门人员来严格排查井下作业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危险因素。同时,企业应系统且合理树立风险等级与类别,一般可划分为低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及重大风险,并结合这些风险来制定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地应对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建立风险公告制度,张贴风险警示标语,而针对风险较高的区域,必须明确岗位的安全风险、相关事故类型、事故影响和后果、应急手段等内容。

2.2关键技术实现

系统搭建自有自控的虚拟专网,直接服务于安全生产管理的全体人员及专项业务,在云端数据处理、预控实名制入网等技术措施保障下,通过多种智能终端和计算机网络终端,对预定流程的各项业务进行协同处理,并能够得到专网的精准信息支持,将专网的关键功能延伸至多种智能终端,实现“4A”式信息管理模式。运用Miracast协议,通过wifi网络连接,在不同多媒体终端上进行多媒体内容的传输、解析、展示、控制等操作,形成对计算机端的补充和辅助,从而实现多屏联动系统控制。同时系统引入Apriori算法,并根据事故隐患数据多维多层的特点对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建立系统后台自动挖掘分析子系统,从而实现对事故隐患多维度、多层次的挖掘分析。

2.3双重预防机制子系统

业务流程:煤矿双重预防机制是有效防范遏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关键途径,安全风险管控不当形成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未及时消除导致事故发生,这是事故发生的内在基本规律,因此,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目的就是要斩断危险从源头到末端的传递链条。双重预防机制子系统主要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功能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功能,按照“风险管控在隐患排查前面、隐患排查治理在事故前面”的原则将信息进行全生命周期的闭合式管理,系统中预先导入了风险源和事故隐患源数据库作为系统的基础业务处理数据库。

2.4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的建立为煤矿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和应用标准化安全生产提供了制度保障,所以煤矿要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要求,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要求、施工方案、操作要求等进行明文规定,为安全生产的具体实施提供依据,同时对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其次,要制定严谨的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科学的考核,确保其操作行为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对于操作不规范的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处理,考核优秀的员工应适当给予一定奖励,使员工意识到标准化安全生产对煤矿日常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煤矿建设标准化安全生产模式,落实相关的制度政策。此外,在制订管理制度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工作人员提供保障,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以奖励机制为主,以惩罚制度为辅,实现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使工作人员积极落实管理制度,杜绝形式化现象。

2.5多维信息深度关联

任何煤矿事故都是一定致灾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呈现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如事故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采掘工作地点,主要事故类型集中在顶板、瓦斯和运输等专业,11月份是重大事故的高发月。由此可见,事故的发生与场所、专业、时间及岗位等不同维度信息存在一定关联。系统通过使用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事故隐患与各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深度挖掘,将煤矿事故隐患信息与场所、专业、时间及岗位相关联。Apriori算法目前只可对单维单层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挖掘,而针对事故隐患类多维多层数据的深度关联规则挖掘还需对算法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对业务数据进行多维分析与展示,实现多维信息深度关联,从而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预警分析。

2.6安全风险清单库

该模块针对辨识出来的风险制定管控措施,针对一般安全风险,可以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管控措施,对于重大安全风险,必须明确管控措施的具体工作方案(可以编辑或上传附件)、人员组成情况、资金情况、技术类型(设计、替代、转移、隔离)、区域上限人数等内容。风险分级管控子系统中对于风险的辨识评估内嵌多种常用方法,如:LEC评估法、风险矩阵法等,方便煤矿用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方法进行风险辨识评估。

2.7明确煤矿薄弱环节,集中发力解决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能够有效解决和遏制煤矿安全事故,要求相关负责人从多方面多角度明确煤矿安全的薄弱环节,并深入且全面的挖掘、分析之前已发生的事故案例,充分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防止由于管理不到位、培训效果差、不合法不合规生产而造成的事故。同时,还需要强化监管执法的弱项,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标准化管理,注重提升整个煤矿生产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加强人员培训教育,避免老员工流失、员工积极性不高、缺乏安全意识等情况,并且还需有效提高煤矿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机械化,从而有效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结语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标准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需要长期坚持落实的工作。大多数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工人的作业环境比较恶劣。因此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来说意义重大。对此,人们必须充分了解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并努力采取相关措施充分做好此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才能促进我国煤矿开采事业实现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文.浅析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J].矿业装备,2020(03):124-125.

[2]马建红.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讨[J].江西化工,2020(02):278-279.

[3]李盼.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模式与应用分析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0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