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动乱与徽州宗族记忆系统的重建——以徽州绩溪县宅坦村为个案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7-02-12
/ 1
咸丰年间的战乱是徽州历史上最大的动乱。宗族文化的物质载体——祠堂、祖坟和族谱遭受破坏,宗族记忆被打断,祭祀仪式难以为继。短时段的事件对宗族记忆的冲击,反倒使隐没在长时段日常宗族生活中的记忆系统显现出来。本文以徽州绩溪宅坦村胡氏为样本,考察胡氏在咸丰战乱后,是如何重建宗族记忆的?揭示徽州宗族记忆系统由文本与仪式两个子系统所组成,这两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制约,构成为一个完整、复杂的记忆系统。这是徽州社会得以保持“千丁之族,未尝散处”的内在机制。宗族记忆系统的重建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因为它与地方社会秩序重建是一致的。传统中国社会特有的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交织而成的完善的记忆系统是中华文明历经劫难而长盛不衰的内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