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7
/ 2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张尧森

广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已成为区域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可以为人们打造出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对此,本文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望对新时期的城市规划设计起到参考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要点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为了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人们需对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进行重新思考。其中,在城市规划时,融入生态发展的理念,构建生态城市,如此一来城市的设计与规划均以生态为目的,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发生改变,实现生态建设目标,最终构建“三生”共通的城市空间。

  1. 生态城市的概念和特点

  1. 概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背景,是在逐渐恶化的生物环境下,联合国提出人与生物圈计划,倡导生态城市。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为人类长久的生存而建设。生态城市好比一个人类,并且这个城市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活动、代谢、污染、建设等内容。并且在生态城市中,经济、自然、社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规划人员除了必须熟悉掌握行业规范外,也要对生态城市的概念以及生态管理学的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从而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长久生存提供绿色的生态环境,且能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

  1. 生态城市的特点

生态城市中的建设中具有两个特点:较高的效益性、更高的协调性。首先在较高的效益性中,绿色城市的能耗相对较小,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将各种资源有效利用,使城市中的各个部分都在生态的基础上协调起来,使得污染大大降低,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其次,在高协调性中,生态城市中的人类、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是重中之重,这也使得城市中的各环节设计都是围绕日常生活、自然环境保护、社会体系发展的协调为基础进行的,各类资源也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更加符合我国绿色发展的理念。

  1.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生态城市的规划中需要清楚地了解设计要点,并严格遵循设计要点地开展规划。以下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进行简单阐述。

  1. 理性建设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规划时必须要将发展理念作为重要的基础,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从以往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来看,人们在进行设计时缺乏理性,要么是过于重视经济,要么是过于重视生态,难以兼顾多方,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改变这一点,深入贯彻理性发展理念,合理科学的对城市进行规划。

  1. 以人为本

在规划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简而言之,即以人的生存为基础。改善人居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建设夯实基础。因此,这就需要规划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的 需求,真正在规划设计上做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意识淡薄

根据笔者对目前城市用地的分析来看,城市建设中往往将土地作为规划设计的重点,但忽略了居住环境的设计考量,导致设计规划中无法最大程度的对有限的空间进行规划。此外,在规划设计中,往往出现居住区绿化面积较小,绿地率较低,硬件设备设施不足等问题,甚至一些小区周边根本没有建设垃圾运转站这些基础设施,对周围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另外,在建设中,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某些地方政府甚至占用绿化用地进行开发建设,导致规划中的生态目标无法实现。

(二)生态城市规划不持续

绿色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规划设计人员的生态规划意识也在逐渐地提高。但是就目前的实际发展来看,这一理念仅仅是在某一阶段或是在某个项目中得到了运用,不能够贯穿未来一段时间的城市生态建设,致使生态城市的发展出现间歇性,无法可持续地进行。

四、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一)城市产业规划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应优化调整城市中的各项产业,促使产业处于健康和生态化发展。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就需要对城市目前的发展和产业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结合城市发展的目标和生态理念明确城市规划的层次,提升城市的建设质量。另外,在规划过程中,对于小规模的生态产业要进行优化,并且要鼓励生态产业的发展,从而优化城市中的产业结构。除此之外,对工业、建筑业、物流业等行业要进行调整,并且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行业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升级发展提供依据,加快产业的转型。

(二)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的设计是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重点,在设计中要科学地将生态、人文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首先,在城市景观设计时,应兼顾自然和城市建设发展的协调性,应最大程度地利用其自然景观和资源,将城市景观基底和人造空间结合,将其作为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对于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在设计和建设时需考虑低层沿街面和景观设计,构建绿色、生态的开放空间,从而提升人们居住环境的和谐性。最后,为了实现生态环境的最优布局,应根据城市中的自然景观,对城市湖泊、河流、山体等景观资源进行适度修复和保护,促进城市的生态发展。

  1. 人居环境设计

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此,可从以下三个部分出发。首先,在居住环境的设计中,应在居住区设计前,对设计地块的周边地域环境进行综合的勘察,如水资源、山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状况需要熟悉了解,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其次,在建筑设计中,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选型选材,避免使用具有污染性的或不环保的材料。除此之外,在居住区域内须对绿地空间进行有效规划,并由相关负责部门定期对其进行养护;最后,是城市垃圾处理体系,需保证城市中的垃圾都能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有效的处理。

  1. 生态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

  1. 倡导低碳生活

如果环境受到污染,那么人类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因此,在各方的倡导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现已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理念。并且在这一理念下,各种具有较高污染的资源也逐渐淘汰,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使用率也在逐渐地提高,但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却居高不下,这就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引导,最大程度地降低一次性产品的使用效率,使人们了解低碳活动的意义,从而有助于提高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此外,为了倡导低碳生活,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节电一小时等,使低碳生活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1. 绿色交通设计

绿色交通计划是促进生态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活方式。因此,就需要在绿色城市建设规划中,创建科学、环保的交通出行方案,对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线路等公共交通路线和站点进行科学规划,从而促使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发展。具体可通过教育宣传的方式,倡导人们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其次,还要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引入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地降低汽车污染物,提高城市中的空气质量。

  1. 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为了促使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的贯彻落实,就需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具体可从以下三个环节进行:第一,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物群进行设计,从而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对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第二,在建设生态环境时,应合理设计景观绿带特别是楔形绿地,借助植物在城市中的不同形式景观进行融合,优化城市环境;第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城市中的生态区域进行划分,真正地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六、结论

以上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和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论述。由此得知,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国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掌握生态城市规划的设计要点,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将生态城市规划理念融入到规划中,并优化生态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李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政策调整方向刍议[J/OL].都市快轨交通:1-6[2021-01-1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144.U.20210114.1743.002.html.

[2]卢伟,黄征学.构建城市发展规划的八力分析模型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1(01):79-88.

[3]魏广龙,冯小倬.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有色金属的应用探讨——评《有色金属冶金》[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1(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