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3

矩形 6

澄城县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周巧红 习娟

澄城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陕西 澄城 715200

摘要:澄城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属世界苹果生产黄金带和国家苹果优势产业带,独具优生条件的澄城苹果以其个大、色艳、汁浓、肉脆、香甜、耐贮藏,绿色无公害而誉满神州。已成为国家苹果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水果百强县,全国苹果30强县,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获得“中华名果”称号,先后30多次获得陕西省优质水果奖和“后稷金像奖”,澄城樱桃2018年07月21日获得“澄城樱桃”商标注册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关键词:果业;发展思路;对策

1果业发展现状

我县果业以禀赋优势、科学规划,经历了恢复发展、规模扩张、结构调整、质量提升四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发展现代果业,建设果品强县阶段。

1.1果业规模优势显现

截止2019年底,全县果业面积发展到51万亩,优果率平均达到80%以上。其中,苹果面积37.25万亩,樱桃6.8万亩。全县已经形成了北部发展晚熟红富士苹果,中部发展樱桃和早中熟苹果,南部发展南部时令水果的区域特色发展格局。

1.2果业示范园建设步伐加快

全县共建立各级各类示范园568个,示范面积3.6万亩。其中,20个示范园被认定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示范园,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市之首。县北部优生区9万亩苹果获得无公害认证,11万亩果园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苹果)基地认证,2.96万亩苹果园取得了欧盟、美国、中国有机认证。

1.3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全县有果汁、果醋、果脯、果渣等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能力超过4万吨,可消化鲜果25万吨;纸箱、发泡网等包装材料企业19个,年生产纸箱280万套,果袋12亿只;建成果品贮藏库686座,贮藏能力16万吨,其中冷(气调)库贮藏能力达到6万吨,占总贮藏能力的37.5%以上。尤其是吸引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海亮集团来澄投资建设1500亩有机苹果基地项目,将进一步提升澄城现代果业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海升集团建设矮化自根砧支架栽培500亩苹果基地,润强现代农业公司已建设大棚樱桃112座,投资1亿元的3000亩陕西华星大樱桃创业园区正在建设中。

1.4果业效益明显增强

2019年,全县果业总产值实现25.6亿元。在县北部重点基地村,农民纯收入的80%都来自果业,部分村人均果业收入达到2万元,果业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高效产业之一。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澄城果品基地建设和苹果产业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当前果业提质增效正处于十分艰难的爬坡期,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2.1果园基础条件相对薄弱

澄城属于国家贫困县,果园物资投入偏少,水果生产的基础条件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全县仍有30%果园为旱作栽培,在果园田间道路、节水灌溉、防雹防霜网架设、产品基地检测等方面建设相对落后,自然气候资源优势难以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2.2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加快,具备较高知识技能水平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留乡务果的农民以中老年及妇女居多,平均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的人数占到90%,而青壮年人数不足10%。

2.3专业技术队伍力量不足

全县果业系统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出现断层,长期紧缺高校专业毕业生,县镇两级从事果业科技人员仅75名,且大部分未接受过系统专业教育。镇果业专干不专且变动频繁,全县农民技术员不足4000人,多数果农未受系统专业培训,无法满足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

2.4产后处理技术比较滞后

苹果采后处理的核心是贮藏保鲜。国外先进国家贮藏能力占总产量的80%,在苹果采收、分级、灭菌、清洗、烘干、涂蜡、贮藏各环节基本实现了冷链化,自采收到入库不会超过12小时。全县低温贮藏能力占苹果总产量的比例为44%,且由于分散经营,采收后入库时间难以保证,因此腐烂损耗造成的损失占苹果产量的5—10%。另外,在果品包装、品牌标识、营销推广等方面严重不足,没有形成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2.5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目前全县果业生产98%的面积属于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技术标准不统一,发展层次和水平参差不齐。果农组织化程度较低,果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较少,而且多数处于松散状态,功能不完整,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果业深加工企业数量少、加工量小、附加值低,带动力不强,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缺乏有效的连接,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果业产业化。

2.6苹果品种结构不够合理

全县晚熟品种占到80%以上,早中熟品种极少,国庆节前后甚至没有苹果下树,难以形成周年均衡供应。上世纪90年代大量栽植的老果树因管理跟不上,加之长期掠夺性生产,病虫害不断加剧,树势明显弱化,严重降低了苹果品质,亟待改造更新。

2.7老劣果园换代压力大

由于九十年代初期栽植的苹果园,树龄大多在20年以上,树势衰弱、产量质量下降,老劣果园的更新换代压力逐年增大,导致虽然每年新发展果园2万余亩,但是总面积仅能增加几千亩,严重影响果业的可持续发展。

2.8病虫害防治措施滞后

病虫害防治工作过度依赖化学农药,除苹果实行套袋栽培外,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应用不足,加之果园树龄老化,树体衰弱,群体郁闭,风光条件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

2.9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加

由于每年苹果新建园和幼园面积不断扩大,化肥、农药、纸袋、药械等农资和人力价格不断上涨,加之果农大多数为散户个体耕作,因此投入和产出抵消之后得到的纯利润增长比较缓慢。2007年以前,每亩果园全部投入仅1300元,而2019年每亩果园平均投入已增加到3280元。

3今后发展的目标、对策与建议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三大目标,使果业成为提升澄城形象的名片产业和带动城乡一体发展的主导产业,果农成为全县最富裕的农民群体之一,果乡成为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新农村典范。到2022年,建成现代果业生产经营体系,拥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国内影响力的有机、特色果业品牌。全县水果面积稳定到53万亩,产量达到60万吨,建成20万亩生态果园,4万亩有机果品,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80%以上,优果率达到85%以上,果品产值突破30亿元,实现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其中:全县苹果发展到38万亩,产量达到50万吨,优果率达到80%以上;樱桃发展到10万亩,产量达到5万吨。鲜果贮藏能力达到20万吨,其中气调、冷藏库能力达到10万吨。

3.1持续扩大果业规模,夯实发展基础

果业与其他农业产业一样,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发展现代果业,首先,要大力推进规模扩张。建议在全县所有能栽植苹果、梨、樱桃和葡萄等鲜果的地块,每年再新建2—3万亩果园,争取到2022年,果业总面积发展到53万亩。其次,要优化品种结构。要跟踪国内国际果树苗木尖端技术和先进水平,选择优质品种,发展名、特、优、新品种,推广矮化密植,合理调节品种比重,并逐步淘汰老旧品种,使早中晚熟果品比例达到5:30:65,品种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再次,要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在全县各镇划定有机、绿色果品生产核心区、示范区,鼓励工商资本、务果能手通过租赁、承包、土地入股、置换等形式,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一批果业家庭农场和种植工厂,加快实现果业现代化。第四,要实施良种苗木繁育工程。创新经营机制,建立县级果树苗木繁育基地,保护果树资质资源,加快良种砧木引进利用,扩大种苗生产,为全县提供品种优良、质量可靠的苗木,实现果业产业健康发展。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能力

果园基础设施是评价果园生产能力和生产优质水果的重要指标,果园基础设施现代化是现代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要实施果园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实施果区道路黑色化,水、电、厕设施配套化,防雹设施覆盖化。尤其要抓好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滴灌、微喷灌溉、根区导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努力解决大水漫灌问题,提高灌溉效率。二要抓好生态果园建设。建设“果、畜、沼、草、网”五配套生态果园,大力推广果园生草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料,全面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果业综合生产水平。三要发展果园机械化作业。加快淘汰落后生产方式,积极推广应用旋耕机、开沟施肥机、病虫害防治高效喷雾器、动力修剪机械等新型工具,普及割草、施肥、采果机械化,大力发展现代化采后选果分级设备及气调库等贮运设备,提高果园机械化水平。

3.3推广标准化生产,确保产量质量

水果市场的竞争最终是果品质量的竞争,标准化生产技术是提高果品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果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是发展现代果业的首要任务。一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实施果园减密度、改树形、强拉枝、有机肥、标准化、无公害等关键技术,通过疏花、疏果、套袋、等途径,控制果品产量和品质。推广应用“灯、板、带、芯、螨”病虫害无害化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宽窄行栽植、高光效修剪等先进果园管理技术,严格按照中国良好农业规范生产标准(GAP),逐步建立覆盖果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全面提升果品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二是加快发展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在土肥水条件良好的新建果园,积极推广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按照苹果生产综合管理制度(IFP),稳步推进苹果栽培制度变革,逐步实现由乔砧密植栽培向宽行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的转变,实现我县苹果的省工、省力、集约、高效和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强果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强化源头污染控制,加强对化肥、农药、果袋、地膜等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对企业、生产基地及批发市场等定期开展质量检测。同时,建立果业生产档案记录制度,实行果品质量追溯制度,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3.4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果业

全面推进产业化经营,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形成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一是培育经营主体。制定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模式,对重点龙头企业、合作社、果业大户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其发展壮大。认真借鉴洛川经验,推广“果业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果农”模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凝聚力、竞争力和带动力的专业合作组织,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与果农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果农分享贮藏、加工、销售环节的收益。二是加快发展果品加工业和物流业。扶持果品冷藏业发展,改进贮藏设施,提高贮藏能力和水平,重点支持果汁、果醋、果酒、果脯、果干、果胶等果品加工企业发展。健全覆盖果品采收、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不断促进发泡网、果箱、果袋等农资产业发展。三是积极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在西安、渭南等地创办澄城果品形象专卖店,组织参加各种推介会、博览会、洽谈会等活动,不断扩大澄城水果在省内外市场销售额、占有率和知名度。同时,依托西安国际大都市,建立完善苹果等电子交易中心,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新型流通业态,支持“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营销模式。

3.5健全科技支撑体系,提供技术保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果业发展的基本保证。一要加强果农技术培训。强化村级普训和轮训,根据果树生长季节和管理技术要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等方式大规模组织培训,努力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果树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支持科研院所在澄城建立试验站,支持科研院所、试验站、民间研究机构等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研究、试验、引进、示范等工作,实现果业技术成果研发一批、储备一批、推广一批,为现代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要从适合澄城地区的品种和砧木着手,综合分析地域自然气候等环境,强基础、抓创新,先后引进了新苹果品种16个、新樱桃品种22个,选育砧木10个,在扩大新品种推广的基础上,加快矮砧密植栽培技术推广,提倡宽行窄株的栽植方式,实现了提质增效的现代模式。四要完善技术推广体系。成立县果业技术服务中心,重点镇设立果业服务站,加强镇村果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积极实施技术服务到村到户工程,加大镇、村、组果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推广开发乡土技术人才,提升果业服务水平。

3.6智慧果园建设

在苹果主要生产区建设果园病虫害自动化预测预报系统。运用现代苹果管理新理念,引入物联网系统,采用可视化管理,机械化操作,使果园种植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物联网监控平台由自动气象站、果园生态远程实时监测设备、远程拍照虫情测报灯、智能孢子捕捉仪平台组成。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和PC端随时随地登陆自己专属的网络客户端,访问果园的实时数据并进行系统管理,对每个监测点的环境、病虫状况、生长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结合系统预警模型,对果园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并获得智能化、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实现果树生长动态监测和人工远程管理,保证果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提高生产力,减少不必要投资,增加农民收入。

3.7加快防灾体系建设,减少灾害损失

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果园花期霜冻、沙尘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等频频发生,加快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势在必行。一是建立灾害损失经济补偿制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果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机制,鼓励保险公司经营果业保险,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风险大且涉及面广的果业风险实行多家保险公司分保经营,降低保险公司和农户的风险率,形成政府支持、多级分担(各级政府、农户、保险企业)、市场运作的灾害损失补偿机制,切实提高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强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在加强果园基础条件改善,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果园晚霜冻害、春季干旱和夏秋季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应对工作,逐步建立起果园灾害预警机制,进一步提高果园抗灾和避灾减灾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苹果是陕西省澄城县四大产业之一。近年来,在栽培技术推广和市场效率的双重作用下,澄城县果品生产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参考文献

[1]任天明.阜新市林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05)

[2]郑军,史建民,杨晓杰.山东省栖霞市生态果业集群发展模式实践考察[J].林业经济问题.2009(05)



Fram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