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3
/ 1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冯彬 左甜辉 重庆工商大学 400000


摘要:人工智能作为我国新型的产业,技术进步的出现冲击了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并且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一方面我国制造业等效率增加,但同时我国的一些劳动岗位被替代。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迅猛,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人工智能和劳动力市场概念的基本了解之后,分析目前劳动力市场上人工智能的现状,充分阐述人工智能在各个维度上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关键词:人工智能 劳动力市场 影响


  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慧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目前人工智能运用到了各个领域中,与不同的领域一起协同发展,包括服装、汽修、食品等多种领域,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人类进步的速度。

  1.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也称人才市场,劳动力买卖或流通的领域,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其自由买卖是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发展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重要内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才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人才队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人才的素质逐步提高,人才向第三产业过度集中,人才地域分布仍呈东强西弱态势,中国人才劳动力资源配置正处于历史性转折过程中,这是中国内地人才发展最主要的特点。

  1. 人工智能和劳动力市场现状

自人工智能出现以来,人们越发意识到智能化时代的到到来,并发现人工智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专利情况是衡量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技术进步的具体体现,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在中国发展的整体趋势良好,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截至2019年底,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申请总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


  1.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

在我国,机器人代替人工最先从制造业领域开始。浙江早在2012年就出台了“机器人替人”的发展战略规划,从此之后上海、广东等地区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政策。以往的技术革命所替代的工作多为体力劳动者,而人工智能的出现不仅仅对体力劳动者造成了冲击,对许多脑力劳动者同样产生了冲击,标准化的工作岗位最容易被人工智能所代替,这对于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是个不小的问题。

  1. 人工智能对失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短期内对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冲击的最直接结果就是造成失业现象。技术进步会对原有经济周期造成影响,带来周期性失业。技术进步与人工智能的进入市场,会对原有的产业结构、技能结构等造成影响。失业者要想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要么需要重新学习新的技能,要么重新寻求新的岗位。对于大部分的失业人群来说,失业的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岗位重复率太高导致下岗。而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讲,重复性过高的岗位极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对失业人群造成不小的影响。

3.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结果的影响

人工智能会对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机构造成影响。技术进步会使得劳动力收入份额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减小,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会导致要素相对边际产出的变化,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公司企业会选择更高效率的人工智能代替传统的人力劳动。信息技术的技术应用和企业组织变革都提高了企业的高技能劳动力的比例,降低了低技能劳动者的比例,最终造成工资收入失衡。


  1. 相关政策

  1. 积极发展人工智能行业

政府应当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扶持力度,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可能会造成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但是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是一个不断发明新应用、制造新产品的领域,人工智能的大力发展可以刺激其他领域的发展,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做大、规模做大。

3.改革现有的教育培训体制以适应新的需求结构

近些年来越来越的高校已经宣布扩大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但从总体上看,具备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人员还是太少了,储备这类高新技术的人群依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时,应当尽力满足社会对人工智能的多层次需求,实现鸡翅研究、应用研究,一线操作人才之间形成合理的配置。


  1. 结语

人工智能的出现无疑是给我国经济的一个礼物,但是人工智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同样受到了冲击,为了顺应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当采取相关的政策来促进两个领域的协同发展。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变化很有可能与人工智能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