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李珍 杜丽莎 史晓娟 马倩倩 刘武丽

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 西安市 710016

摘要 目的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探究在肿瘤化疗患者治疗中,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实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次实验开展过程中,就以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3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随机将3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不同的小组。为了保障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在实验过程中对参照组的150例患者采用picc置管,对观察组的150例患者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通过对比观察组150例患者和对照组15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来探究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综合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置管情况,即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病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肿瘤化疗中加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肿瘤化疗;应用;分析

引言: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逐渐应用到疾病治疗当中。而在目前的医疗治疗活动中发现,肿瘤这一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而在肿瘤治疗的过程,化疗这一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肿瘤患者化疗治疗的过程相对较长,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为了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在治疗活动中可以通过加强picc置管的使用,有效减轻患者不好的体验,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为患者建立良好的输液通道,提高安全性能。Picc置管因其操作简单,成本效益好,安全性能高,在肿瘤化疗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且疗效显著。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实验开展过程中,就以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3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及其家属都知晓本次实验,且积极配合所有医护人员完成相应的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随机将30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不同的小组。其中对照组的1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分布在26~79岁,平均年龄为52.50±5.86岁。其中观察组的1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76例,女性患者有74例,年龄分布在28~81岁,平均年龄为54.50±4.28岁。综合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其他资料,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为了保障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在实验过程中对参照组的150例患者采用picc置管。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患者平卧体位,采用三向瓣膜式来植入中心静脉导管,通过使用利多卡因来进行局部麻醉并穿刺1]。在导管部位确定的过程中,采用了行X胸片诊断的方式。在术后通过使用弹性绷带来包扎,从而开展后期的化疗工作。而对观察组的150例患者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实验过程中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垫高肩部,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借助超声引导来穿刺。在患者的胸前臂建立皮袋、皮下隧道等结构,作为静脉港注射座,并在皮下组织进行埋藏处理,紧密连接导管,在固定之后缝合切口,在术后7天后拆线,在实验过程中借助x线片来确认导管位置,当置管完成之后,嘱咐患者按照医嘱进行化疗2]。在化疗间歇期间,使用生理盐水来进行清洗,以定时更换刺点药物。

1.3观察指标

在整个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综合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置管情况,即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病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为了保障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在实验结果处理中采用了统计学软件SPSS 24.0来统计实验数据。试验中把均数±标准差(±s)作为计量数据,用t来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置管情况比较

在肿瘤化疗中加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综合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置管情况,即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病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进行比较(P<0.05)。

1两组置管情况对比(605a992a5f2f5_html_45e571a5e9beb3b6.gif

组别

n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概率

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观察组

150

148(98.7%)

1(0.67%)

2(1.3%)

对照组

150

120(80.0%)

29(19.3%)

57(38.0%)

t值

/

5.284

6.354

8.305

P值

/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通过对观察组和观察组例患者的心理状况状态,术后恢复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调查发现,观察组的SDS和SAS量化指标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

2两组患者干预前心理状况比较(605a992a5f2f5_html_45e571a5e9beb3b6.gif

组别

SDS评分(分)

SAS评分(分)

观察组

66.26±2.34

65.36±2.87

对照组

65.29±2.28

66.86±2.59

t值

1.46

1.58

P值

>0.05

>0.05


3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比较(605a992a5f2f5_html_45e571a5e9beb3b6.gif

组别

SDS评分(分)

SAS评分(分)

观察组

44.25±1.86

45.69±1.39

对照组

62.18±1.69

66.28±1.59

t值



P值

<0.05

<0.05

3 讨论

在肿瘤患者化疗治疗活动中,通过采用不同的输液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保障相应的治疗活动更加高效稳定的开展。在化疗治疗过程中,通过使用PicC穿刺的方式,常常会出现穿刺失败而引出出血和感染的现象,导致导管堵塞或脱出,更甚者引起静脉炎、血栓等状况。而在picc穿刺的使用过程中会给患者的个人形象和穿衣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由于picc置管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而肿瘤化疗治疗的时间相对较长,在实际的输液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重新置管或换其他的输液通道,出现第2次穿刺等现象,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时间成本3]。在肿瘤化疗中通过加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式的使用,能够有效减轻给患者所造成的心理负担,同时有效减轻置管脱落带来的烦恼。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承受2000多次的穿刺,在使用过程中不必中途换管,能够有效减轻对患者身心的伤害。而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综上所述,在肿瘤化疗患者治疗活动中,加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手段的使用,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应用效果显著。在治疗活动中还可以减少管路维护的频率和次数,减少患者痛苦,有效避免出现局部红肿感染等现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输液途径。因而在临床治疗活动中,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闫艳,潘静,李杰.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147-149.

[2] 杨海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9,(52):188.

[3]钱程,石静.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7):1606-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