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施工成本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施工成本控制

常渝淑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开展盾构施工前一定要合理地进行成本的预测,在施工生产的过程当中,将项目成本控制应用在各个施工环节当中,在满足合同约定条件下,以尽量少的物资、工力消耗来降低成本,保证成本核算与施工生产过程的同步性,并且实现开源节流,尽可能地减少盾构法施工的成本。在本文主要讨论在城际轨道施工中,如何控制盾构施工成本。

关键词:城市轨道;盾构施工;成本控制

一、影响盾构法施工阶段成本的因素

首先是盾构机机型选择。对于淤泥层与松散砂层,由于其承压水强度相对高一些,所以,使用泥水平衡盾构机相对适宜。但是,此种设备在掘进过程中,出碴效率比较低、各种消耗材料用量比较大、一些配件消耗及更换工作量也比较大、而且设备功率大其消耗的电能也比较多,会导致施工成本较高。而对于其他地层就可以使用土压平衡盾构机,该种类型的设备在对中砂层进行施工的时候,其施工成本不高,但是,在微风化或者是中风化的岩层施工中,施工的成本就会相对高一些。然而,土压平衡盾构机自身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泥水平衡盾构机相比,能够减少一半的综合指标。另外就是盾构施工过程成本,在隧道施工中,盾构施工成本的主要构成要素就是钢筋混凝土管片成本、盾尾同步注浆及洞内二次注浆成本、盾构方式施工成本、盾构机械拆除与转移的费用。

二、盾构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1施工方案优化设计

在开展盾构施工前,需要按照具体工程来讨论施工方案,主要的内容涉及到附属工程、工法与线路的优化、刀具刀盘的选型、盾构换刀及刀具设备检查位置的选定。其中,附属工程对于辅助工程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对此部分施工予以相应的控制。而线路优化就是对施工工程地理地势进行详细地分析,寻找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耗损的路线。对于工法优化,主要就是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实际地形来选择合理工法,确保施工的正常开展,使得施工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刀具刀盘,是提高工效的有效途径。盾构换刀及刀具设备检查位置的选择对盾构施工成本控制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穿越建筑群、河流、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特大风险源时,必须事先选择换刀及刀具设备检查位置,确保顺利穿越,一旦在重、特大风险源下方出现盾构机故障或需换刀停顿,那将是致命的,不仅施工难度巨大,成本风险也将无法预估。

2施工材料管理

第一,要制定出详细计划。在工程初始至竣工,在此过程中所需的材料与资金都需要进行全面详细地记录。若需要采购材料,一定要制定出所采购的物品,若使用资金,同样需要详细记录每笔资金去向。第二,保证材料采购过程正式。在进行材料采购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其与公司规章制度相吻合。如果是大量物料采购,则应该遵循就近的原则,进而有效地减少运输的成本。第三,加强材料进场验收、保管。确保进场的材料符合采购合同要求的质量、规格、数量,降低缺失、不合格品处理成本;并按照相关保管制度建立台帐,合理进行保管,降低保管损耗成本。第四,对材料的领用进行严格规范。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若现场需要使用材料,一定要严格地执行限额领用的原则,在登记材料中标明具体的领用时间、使用方向和数量等等,只有完整填写材料领用单才能够发放材料。第五,按时进行材料核销,分析材料节超原因,不断调整施工工艺,使材料消耗控制在预定的损耗系数内。第六,重视周转材料的充分利用,盾构施工过程中,反力架、始发托架、轨枕、轨道、鱼尾板、走道板等周转材料较多。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节省成本,需要对周转材料进行充分利用,合理规划周转次数,避免周转材料周转次数过低造成浪费、或周转次数过高造成周转材料修复成本大于采购成本现象发生。

3机械设备管理

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其主要的目标就是确保机械与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同时对其进行正确地使用,尽可能地发挥其自身作用,最终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在实际应用机械设备的时候,因为会受到环境或者是使用方法、时间和工作要求的影响,所以,机械状态会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其功能也会受到不利的影响。而为了避免出现以上情况,一定要建立起适合机械运行的环境,确保操作方法的正确,对使用时间进行严格地规定。而在无需工作的时候,应及时关闭机械设备。所有机械设备实行“三定”原则(定人、定机、定岗)每日对其进行运行及维保记录,每周定期检查使用情况,此外每月对大型设备进行设备验收;对分包方提供设备进场实行检验后进场制度,不符合安全管理规定的设备一律不予进场使用,进场后也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与维护。

4施工员工的成本控制

劳动力未得到合理的调配,导致人员的滥用,最终严重浪费资源。因此,必须要在用人数量与来源方面进行合理控制,进而实现成本的降低。第一,需要对工人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并且积极聘请更多技术类型的人才,最终确保资源利用的最优化,防止出现人员滥用的现象。第二,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正式员工数量,聘用一些具备技术经验的临时工人。第三,还应该科学安排施工程序,尽量避免停、窝工现象。

5对管理费用的控制

盾构工程项目的管理费用控制也是控制盾构工程成本的重要部分,应该按照管理费用标准,制定管理费用预算。第一,项目部机构人员配置严格执行定编定员规定,选用一岗多能的人才,尽量减少管理人员比重。第二,施工过程中要按预算指标严格控制费用支出范围和金额。第三,建立例外管理制度,界定例外管理权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偏离计划和预算的事件,项目部需将偏离事件以“例外事件”报告相关机构进行审批,实行例外管理。

6分包及合同履约管理

(1)规范分包准入制度,即严审分包队伍,具体通过透明、公开、公正的方式挑选出实力最强的分包队伍,同时严厉打击“挂靠式”分包和非法转包,进而从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角度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本项目开工前选定广东省内周边正在施工七家盾构单位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对主要负责人及公司审查并形成相关考察报告,总结考察单位适合哪类型施工并向公司申请引进。(2)实行招投标制度,即采用“比价议价”的招投标方式进行工程分包,且在分包过程,坚决执行分包管理办法:参与投标的分包队伍超过3家;综合评定由分包商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投标报价,注意在选择分包商时,不仅要参考分包商的报价,还应对分包企业的施工经验、设备配置、人员组成和流动资金等进行综合考评,并最终选定综合评分最高的队伍完成施工任务。(3)分包结算量价分离,即分包企业在报价时,对自身的成本赢利模式和招投标文件规定的合同风险进行综合考虑,以使分包单位在明确合同边界的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4)由于盾构施工不可预见及突发性多,进度不可控,为了使分包队伍资金得到运转,在招标时我司设立保底清单,能有效保证工人工资准时发放,防止劳务队伍拖欠农民工工资导致工人流失。(5)为了激励工人及工班的积极性,在合同谈判中,项目部为工班设立阶梯报价,带动工班积极性;而合同履约过程中为工人及管理人员设立环进度奖金,使工人及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得到调动。

结语

总之,盾构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隧道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施工成本低等优点。而施工企业在工程盾构施工阶段一定要保证成本预控和管控的工作,进而有效地节省盾构施工阶段的成本,获取最大化的利润,而这也逐渐成为了施工企业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谢毅斐。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主要技术分析[J]。居舍,2017(22):44.

[2]高超。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主要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7(0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