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赶超之路-以北斗华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7

技术赶超之路 -以北斗华测为例

范华

上海西虹桥商务区 201702

摘要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通过实施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法宝,一直是工业国家的追赶者和后进者。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引进外企总部、开展联合开发等方式,明确实施了技术模仿策略,较好了支撑了过去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但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后,技术模仿策略仍然属于技术跟随,未真正实现技术赶超。在2000年北斗系统建设以来,北斗三号卫星的正式投产,标志我国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服务,真正实现了再导航和定位领域的技术赶超。本文以上海华测导航公司为例,总结上海华测通过技术模仿、技术引进、自主创新这三个阶段来实现赶超的过程,并结合三螺旋模型,从政府支持、人才、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技术赶超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赶超 上海华测 路径分析 三螺旋模型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得到了政治上的独立,通过政治独立,开始战后社会重建和经济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日本、中国、新加坡等一些二战后的欠发达国家实现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逐渐缩小了与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例如,二战结束以后,日本百废待兴,1950年人均收入仅为美国的25%左右,到20世纪7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65%左右。在这一阶段,以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保持在5%-15%左右。尽管从增长方式来看,得益于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积累、自然资源的优势和政府投资拉动,但这些快速增长的背后有着先进、前沿技术在国内的扩散和发展,这也被称为“技术赶超”。实施“技术赶超”战略的结果无非有两种,一是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模仿,最终通过自主创新追赶到前沿技术,最终拉动经济增长;一是长期落后于先进前沿技术,技术差距还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经济增长逐渐放缓,技术赶超之路失败。面对这两种结束赶超结果,需要思考的是,有些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技术赶超战略由发展中国家迈入发达国家行列,而有些国家和地区通过技术赶超战略陷入技术陷阱,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并未显现,结果事与愿违。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通过实施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法宝,一直是工业国家的追赶者和后进者。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引进外企总部、开展联合开发等方式,明确实施了技术模仿策略,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者世界先进产业技术体系内开展自我开发、应用。在这样的策略指导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技术赶超政策体系、组织体系、研发体系和生产体系。经过30多年在技术上的你追我赶之后,我国在通信、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已经超越或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逐步开始与一些国家的先进企业开展市场竞争。

但是,国家的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最终是要落实到企业这些创新主体上的。特别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就是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支撑,需要由原有模仿加工向自我创新发展转变。但需要关注的是,我国企业在技术赶超方面还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产出不够、创新发展路径不清晰等问题。归根到底,企业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如何通过技术赶超之路真正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通过科技赶超的路径研究,有利于企业在现有经营状况条件下确定合适的创新投入产出决策,选择合适的科技赶超路径。在此基础上,也有利于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激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科技赶超研究。

从我国科技水平发展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科学技术水平较低,从人才、设备、平台等方面来看均不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上世界80年代以后,通过“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积极兴办中外合资企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先进技术溢出效应,合资企业通过模仿,将技术运用到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较快实现了科技差距的缩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中所面临的的劳动力供需矛盾、环境污染问题、贫富差距等问题越发凸显,依靠劳动力、自然条件等资源禀赋优势以及“市场换资本,资本换技术”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能持续。此外,一些跨国公司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先进技术供给保护制度、专利制度日趋完善,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向适应的高端技术无法源源不断的输入。随着世界各国科技水平差距的逐渐缩小,这种供求不匹配的状况将越发显现。

综上所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以先进技术作为支撑。对我国而言,实现技术赶超,就是要以世界前沿技术为标杆,通过对外模仿、对内创新不断缩小技术差距,直到达到国际技术领先水平。从方法上来看,在技术赶超过程中,如果单靠技术模仿,实现技术超越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本文以北斗华测为例,分析其技术赶超之路,就是以华测创业、发展、壮大之路说明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之路实现技术赶超,才能达到同行业技术领先水平。

(二)选题意义

对企业而言,发展策略决定了赶超策略,从借鉴、模仿再造创新,技术赶超的各个阶段并没有明显的边界。无论是通过技术模仿还是技术创新实现改超,都是由企业现实处于的阶段来决定的。

理论意义:技术赶超之路分为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两种,两种路径并不是完全隔离开来的,是企业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创新方式。目前,现有文献研究主要介绍创新的理念、路径及合理性,如何实现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前进的相关研究比较少,以案例进行说明的相关研究更是比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弥补在这方面的理论缺陷,有助于加强创新理论于创新实践的紧密集合,并跟更加有效指导创新实践。同时,以北斗华测作为案例,有助于理解在技术赶超过程中,通过自主创新如何弯道超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收入,也有助于从国家层面选择、跟进、激励创新型企业发展,以企业为载体,实现国家技术赶超。

现实意义:创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最终需要用于指导实践,我国现在从创新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变过程中,从宏观国家、中观行业、微观企业都已经认识到自主创新相较于模仿创新的重要性,但自主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资本、技术、人才、平台之间形成合力,但还是有很多企业在创新路径上选择上存在简单盲目、死搬硬套的情况。本文基于对北斗华测的自主创新之路的深入分析,旨在在技术赶超过程中寻找适合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更加有利于相关企业和相关国家部门对相关领域技术前沿状况有个充分的了解。

二、卫星导航产业技术赶超所面临的的新形势

  1. 国际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国际卫星导航系统,用英文简称为GNSS,主要用于在为地球表面和地球空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的实时的三维定位坐标信息、速度信息以及时间信息。目前国际比较通用的导航系统主要由美国GPS、中国北斗(BO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四大导航系统构成。

以2014年我国北斗二号投入运营时间为界,分别统计了2014年、2019年世界四大通用导航系统的市场占有率,也能反映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发展进展和发展速度。从图1、图2来看,GPS仍然占据世界导航市场的绝对主导对位,2014年、2019年GPS的市场占有率均为100%;俄罗斯的GLONASS的市场占有率由2014年的59.2%上升到2019年的60.5%,;欧盟的Galileo市场占有率由2014年的39.6%上升到2019年的43.6%,市场占有率基本保持不变;中国北斗BOS的市场占有率由2014年的24.5%上升到2019年的42.5%。从兼容性来看,这些年支持单系统的终端接收器比例明显减少,而支持双终端、多终端的比例明显减少,这也是在GPS市场占有率达到100%的情况下,其他卫生导航系统仍然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北斗卫星系统的在卫星数量、系统功能、客户体验等方面的日趋完善,我国北斗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将越来越高,支持多系统的终端也将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

605bf6f3abeb6_html_8c7e9f6e1776ff17.gif

1 2014年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市场占有率

605bf6f3abeb6_html_4fedb1281eb5f7a6.gif

2 2019年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市场占有率

从发展来看,美国GPS一直是我国北斗BOS需要借鉴、模仿、赶超的对象。美国GPS是当今世界产业链发展最为完善,军事、民用应用最为广泛,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950年以后,美国开始研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研制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国家防卫、军事建设等领域,为美军作战和防卫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导航服务。研发初期,在技术、资本、人力上的大规模投入,使得GPS在建设初期满足军队建设和国防力量的需要。1983年,韩国客机因为导航定位问题,进入苏联领空并直接被击落,美国开始限制性向民用开放导航系统,即通过实施限制性技术,将国防和民用相互隔离,国防采用精密定位服务(简称PPS),民用采用标准定位服务(SPS)。进入20世纪以后,军用、民用GPS系统被写入美国法律,开始接受法律保护。这一举动极大促进了民用GPS的发展,之后通过新增民用GPS卫星,鼓励私人资本进入GPS技术、生产、服务等领域,加强国家之间深度合作,GPS的行业主导地位逐渐被确立,由于入市时间早、接入方便、产业链成熟、免费使用的特点,GPS在国际导航系统中的主导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包括我国在内的北斗卫星等其他三大导航系统发展仍然需要持续努力。

(二)我国北斗导航产业技术赶超发展现状

1.北斗卫星系统发展概述

北斗卫星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为满足国防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的全球范围内的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特许服务的空间基础设施。2000年完成北斗一号系统建设,正式开始向中国提供定位导航服务,2012年底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建设,面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18年完成北斗三号系统建设,面向全球提供服务,后续将重心向智能化、广泛化、融合化的综合空间位置服务体系建设转变。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应用现状分析

从图3来看,我国北斗导航和位置服务总体产值由2006年的12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627亿元,13年间增长了2755.91%;特别的,2018年完成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后,位置服务由亚太地区扩展至全球地区,到2019年北斗产值达到3627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20.26%。当前,从事北斗卫星导航相关产业链的企事业单位也增加到14000家左右,从业人数达到50万人之多。其中,上市公司达到58家,产值达到全国卫生导航总产值的11.23%。从分布领域来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全部运用到气象、电力、测绘、防洪、航海等多个领域;从应用规模来看,截止2019年年底,北斗兼容的单一或多系统终端达到7亿万台,北斗卫星应用已经从规模化向标准化应用发展转变;从北斗产业链来看,以国内产业链循环为主,无论产业链上游的芯片、板卡、天线,还是产业链中游的系统集成和终端集成,还是下游的导航定位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均以国有企业或国内民营企业为主,这对保证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605bf6f3abeb6_html_e112ac4a8a6df77c.gif

3 2006-2019年我国北斗导航和位置服务产值趋势图 (单位:亿元)

(三)上海北斗导航产业技术赶超发展现状

2012年随着北斗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卫星系统正式面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13年2月20日,上海制定印发了《上海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卫星导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2012-2015)》,通过政策规划、产业定位、专项推进、资金扶持、培育龙头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希望推进北斗导航应用在上海的规模化发展,抢占国内位置服务和导航服务的战略制高点和产业链上游。

1.应用规模国内领先

在北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3年上海测绘局启动上海市北斗系统改造工程,并在高精度RTK技术、多源实施导航技术、低功耗高精度北斗系统级芯片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并在2014年向行业用户公测后发现,上海位置服务、导航定位的精度在全国处于决对领先地位。在空间位置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下,上海涌现出了上海华测、复旦微电子、上海思南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同时在北斗产业链上、中、下游涌现出相关企业130余家,2014年-2019年实现北斗导航和位置服务相关产值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在土地测绘、国土监控、精准农业、智慧城市、无人机勘察方面取得明显应用成效。

2.建设一批北斗特色导航位置服务产业基地

如图4 创新三螺旋图所示,2010年开始通过政府、大学机构、产业三者力量,上海将北斗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企业集聚、人才集聚、技术聚集的重要载体,作为推动北斗产业率先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如表1所示,先后形成了中国北斗技术创新园区西虹桥基地、闵行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园等四大北斗产业园区,占地1000多亩,通过与北斗核心技术研发的知名高校合作,引入华测、北伽、司南、中兵集团等北斗核心技术企业,一体化开展“产学研管用”,园区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形成了具备国内领先、创新集聚的新业态。

605bf6f3abeb6_html_92a7b9dce34b5424.png

4 创新三螺旋图


1 上海北斗特色导航位置服务产业基地基本情况

园区名称

占地面积

投入时间

核心企业

中国北斗技术创新园区西虹桥基地

760亩

2013年6月

华测、北伽、海积

司南北斗高新技术产业园

26000平米

2015年

司南导航

闵行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园

58亩

2014年

国家北斗导航应用上海产业基地管理中心

杨浦湾谷北斗产业创新平台

66万平方米

2014

兵器集团


三、技术赶超战略在上海华测导航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一)上海华测导航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国产北斗技术的研发、生产、应用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基于北斗技术的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水利、林业、交通、航空、测绘、安全防范等多个领域;基于北斗技术的产品已经用于国家松花江污染治理、南极与三江源科考服务、城市管网建设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如图5所示,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14552亿元,较2012同比增长5168.42%;实现营业利润1.62亿元,较2012同比增长3910.48%。同行业很多企业在保持收入增长的同时,利润增长较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下滑,大都采取暴利多销策略,挤占了后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但是华测公司在保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同时,利润总额增长也较快。主要是由于华测公司输出北斗硬件设备的同时,输出基于位置服务和导航服务的行业解决方案,产品利润率高,并持续获得市场认可。

605bf6f3abeb6_html_e204a6671801ea92.gif

5 2012-2019年上海华测主营业务收入变化情况 (单位:万元)


605bf6f3abeb6_html_2cf479e69d56d914.gif

6 2012-2019年上海华测利润总额变动情况(单位:万元)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从事高精度北斗技术及应用的专业团队,专职研发人员200多名,占比达到28.57%,以硕士、博士为主。在技术上,始终跟踪国内前沿技术,坚持技术赶超之路,国内首家设计研发出实时军民两用厘米级高精度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板卡,兼容通用Linux系统和双核处理器,并能够在北斗位置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专业化的其他技术开发,在军用领域,可用于导弹发射、军用机载等高精度定位定向;在民用领域,精细农业、智慧城市、灾害防治、地质勘探等领域开展位置服务和检测服务。从产品结构来看,在硬件上输出基于北斗系统的高精度数据采集设备,如高精度GNSS接收机、GIS数据采集器、海洋测绘产品、三维激光产品、无人机遥感产品等数据采集设备;在软件上输出位移监测系统、农机自动导航系统、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等数据应用解决方案。

(二)上海华测导航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技术赶超三个阶段

2002年,上海华测成后面对GPS高精度设备技术长期被美国、日本、欧洲垄断的现状和国内市场GPS设备造外国企业垄断的窘境。上海华测投入专门研发力量,2015年7月份,我国第一台性能稳定、精度达到毫米级,完全一体化的双频GPS测量设备-X90在华测实验室研发出来,标志着华测公司突破了国外公司在GPS高精度设备的技术垄断,实现了双频高精度的GPS主板国产化。

在掌握核心技术以后,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相继开发了双频毫米级别的GNSS测量接收设备和测量型的GNSS OEN主板,两项产品均具有核心知识产权,受到法律严格保护。将进口高精度设备完全实现国产化,给产业链下游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技术引进成本。(附表1)

阶段名称

赶超策略

技术成果

技术水平

时间段


第一阶段

技术模仿

双频GNSS接收机-X90

国内较高

2003-2005

技术模仿

接收机核心部件OEM主板

国内领先

2005-2009

技术模仿

形变监测系统

国内领先填补空白

2006-


第二阶段

技术引进

卫星信号地基增强系统

国内领先打破垄断

2013-

技术引进

引入华为IPD研发体系等

国内领先

近几年


第三阶段

自主创新

北斗应用-智能控制系统

国际先进

近几年

自主创新

地空一体化航测领域-无人飞机、无人船

国际先进

近几年


(三)上海华测导航技术应用有限公司面临的全新挑战

从发展现状和技术优势来看,华测公司未来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就自身发展而言也面临以下挑战:

1.从国际市场需求来看,公司现有产业规模有限。 尽快从国内导航、定位市场占有率来看,华测属于国内技术领先的大型企业,市场占有率也较高,但是在全球市场来看,华测在国际合作、市场培育、能力储备、品牌知名度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特别面对2018年以后北斗卫星服务范围由亚太扩展至全球之后,服务国际市场的短板越加明显。

2.从产品形态来看,导航和定位硬件产品无法满足各领域发展的需要。目前,华测的技术研发优势和研发力量仍然集中于高精度的导航和位置服务板卡上,尽管在多个行业已经涉足,并发布行业解决方案,但是由于在社会各领域终端方面研发和生产能力不足,解决方案仍然受制于硬件短板,不能够独立将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市场竞争,这也可能限制未来华测盈利能力的继续快速增长。

3.海外市场营销和推广应验不足。与北斗导航产业整体情况一致,华测企业在向国际市场推广产品过程中,面临着美国、欧盟的导航技术的竞争和压制,尽管在产品设计上已经实现双系统兼容,但受意识形态、国家安全、国外本土企业竞争影响,市场空间存在严重挤压。以此,由于国际产业链布局不够,国际市场第一时间信息抓取能力也不够,因技术垄断、知识产权问题导致的贸易维权问题存在多重困难,给华测发展提出了市场挑战。

四、北斗导航产业技术赶超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未来发展的协同性不够

从华测面临的挑战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内,以华测、司南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虽然在高精度位置服务的板卡、算法、产品和服务、开放性等方面全球领先,并已经占据了市场发展的先机。但是,由于现有产业链过短,导致成熟产品的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在民用领域特别严重的是,这些企业都是在基于位置服务功能的相同领域开展同质化竞争,导致市场竞争的到乡下变成低价竞争,恶心竞争,个别企业收入增加的背后是行业经营价值的快速下降。其原因主要在于,首先,政府对北斗导航产业扶持仍然集中于搭台唱戏、政策扶持和企业扶持,对产业未来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研究不够,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把脉不准、预警不及时,片面强调规模和数量,对行业发展出现新问题后,缺乏前瞻性的、深入性的应对之策。其次,对于企业而言,主流人才仍然集中于导航定位领域,对专业领域研究不深不透,导致公司扎根新领域和新行业缺乏方法和手段。

(二)产业培育重点跟不上市场形式的变化

从上海来看,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卫星导航”的发展战略仍然定位在“聚焦两端、培育企业”。在政策、园区、资金等扶持政策的推动下,从2015年-2019年,上海北斗导航位置服务的相关企业已经增加至150余家,行业内技术标准、行业细分、产业链划分已经固化下来,进入同类产品同质化竞争的激烈市场竞争时代,只有以上海华测、上海思南、上海北斗平台为代表的七家北斗龙头企业进入北斗导航定位服务资质单位,其他140余家北斗企业只能成为代加工企业或者代服务企业。面对这一现状,需尽快将培育两端的政策扶持转向全产业链、全平台建设的政策扶持,否则随着市场饱和,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全行业发展缓慢,最终在国际上丧失北斗导航产业的技术优势。

(三)产业国际化推进仍然不够务实

面对北斗卫星服务实现全球覆盖、“一带一路”政策红利的国际利好以及国内导航定位服务市场趋向饱和,定位服务行业应用未取得进展的国内不利条件,国内北斗导航位置服务企业投身海外市场将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但从政府国际化策略来看,与北斗产业相关的国际论坛、国际会展、国际谈判等涉外宣传比较多,但是与相关企业而言,在北斗国际专利争端、解决贸易保护和贸易争端、维护企业海外利益方面进展比较缓慢,尚需要依靠加大国际政策保障和外交力量务实保护。

五、上海华测导航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技术赶超路径分析(三螺旋应用)

(一)政府规划先行

在上海华测成立之钱,国家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规划和发展,投入巨大人力、资金和技术建设,先后发射北斗一号、二号、三号,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从国内扩大到亚太,最终实现全球覆盖,国家及各地方相继出台了北斗导航发展规划,透过政策、资金、园区等配套政策扶持稳定了市场预期,技术、人才、社会资本的形成了发展合力。正式基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政策规划激励,上海华测导航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才正式成立,以国家为主的北斗导航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相继运行和不断优化,为上海华测公司的技术研发提供了稳定的硬件基础。

  1. 产学研一体发展

空白领域的技术发明往往遵循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材料研究、产品生产、市场发展五个阶段。在上海华测成立之初,利用上海市通过政府公共政策推动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通过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批知名大学和上海华测自由技术人员的通力协作,第一代我国自主创新的高精度位置服务导航芯片才能正式投产。其后,利用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华测导航不断利用高校基础研究资源,吸引相关高等人才与企业科研人员不断合作,不断脱坡技术难关,不断推出新产品,提供解决方案,弥补市场空白。此外,上海市政府积极向企业收集产学研合作项目,并通过发布专项课题、提供技研平台等方式,为华测发展完善了硬件设施,提供了开发平台,争取了高端人才,为上海华测公司的技术研发赢得了先机。

(三)积极寻求外部支撑

在上海华测导航位置产品的研发阶段,政府创新政策、消费者使用预期、社会价值规则等人文因素需要考虑在内,并且未来研发的产品及其功能要顺应这些“社会规则”,将来面世的产品才得以生存、发展。在上海华测导航位置产品的发展阶段,需将自主研发的技术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化产品,需解决好产品上市之前的批准、生产、知识产权等外部性问题。在这一阶段,上海市政府通过公开各类型科技发展项目指南,为产品批量投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和政策指导。国家及上海市组织的北斗产业发展论坛、展会以及北斗科技成果评定,为华测了解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前沿和发展步伐体用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给华测提供了挖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展示平台,有助于了解自身在国内、行业类、同产业链端所处的位置。同时,上海市北斗研究院牵头,联合上海华测、上海复旦微电子、上海思南等北斗科技龙头企业成立了上海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联盟,提供了定期、高效的信息交互、技术交流、市场挖局的沟通平台,在避免重复投资、重复科研、重复投入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政府采购支持北斗产业发展壮大

2012年,上海华测成立以后,全国为支持北斗产业发展壮大,各级政府采购中采用技术排他的手段支持北斗技术研发企业逐步占领市场,巩固发展优势,客户上也为华测产品商业化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如表2所示,2010-2019年国家及相关部委出台的10个政策文件(不包含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有力推动了上海华测实施北斗规模化生产、特色化行业应用。特别的,对上海华测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助力最大的是2018年农业部、发改委、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加快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指导意见》,上海华测顺势推出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双模卫星导航实施动态差分接收机,以其定位速度快、功耗低、工作时间长的特点,解决了农业生产数据采集、土地估值和农田管理等方面的特点,2015年获得上海市高兴技术成果转化认定,被业界看做华测由导航领域进入“北斗+”生态时代的智能化先锋产品。


2 2010-2019年国家及其相关部委下发的关于支持北斗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类型

政策名称

2010

国务院办公厅

决议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2012

科技部

规划纲要

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3

国务院办公厅

规划纲要

国家卫星导航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4

国家测绘地理

信息局

指导意见

关于北斗导航系统推广的若干意见

2015

交通运输部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指导意见

关于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卫星导航产品及服务质量的意见

2016

国务院

发展规划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16

国务院

发展规划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2017

交通部

指导意见

关于行业内推广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指导意见

2018

农业部

发改委

财政部

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指导意见

2019

国家认监委

中央军委

行业准则

北斗卫星导航检测认证2020行动规划


六、本文小结和未来展望

(一)小结

从2000年北斗系统建设以来,北斗三号卫星的正式投产,标志我国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服务,并且在可靠性、准确性方面得到了大大提升,系统容量、用户终端功耗、定位精度和信号强度等关键指标也得到了很大改善,相关产业链上游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趋于完善。在行业中游,以华测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企业在芯片、板卡等终端部件方面完全实现了国产替代,在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企业自身、科研院校这多方大力支持下,通过十多年的努力,顺利走过了模仿创新、技术引入、自主创新的技术赶超之路。在行业下游,以司南为代表的行业解决方案和终端服务商在一些产业做到全产业、全领域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应用,大量初创和创新企业涌现出来。北斗导航定位服务从最初国防扩展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中,在一过程中服务了国家战略、人们生活和行业发展,形成了一大批的导航位置服务高科技公司,积累了行业发展经营,培育了一大批科研骨干力量,为下一步全产业链应用和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人才基础和产业基础。

(二)未来展望

在未来,技术交叉融合、市场交融融合是导航定位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技术融合方面,行业内部以精度技术和导航技术融合、多卫星导航系统融合是未来行业发展方向;行业外部以云计算、大数据、5G等先进进入与北斗导航位置技术深度融合将挖掘更多空白市场和发展机会,也将为现在低利润的导航位置领域产生巨大的商业机会。

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与相关产业的集聚、整合之后形成的新技术、新硬件、新解决方案将进一步弥补相关空白领域,扩大行业规模,提升行业价值。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行业争端的加快解决,北斗企业国际市场将迅速打开,国际范围内的北斗导航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国际化、产业链、多维度的合作将成为新常态,最后透过“北斗+”产业的发展新业态逐步扩大,推动导航位置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辉. AD 公司北斗产品市场定位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2]陈国宏,王丽丽等. 基于 Bass 修正模型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10:P179-183.

[3]崔丕. 美国经济遏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J].历史研究,2000,01:P134-147.

[4]蔡兵.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关注小确定性.金融博览[J].2010,06:P30

[5]陈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背景和战略意义[J].学习与辅导.2010,07:P6-7.

[6]丁士海.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品牌生命周期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

[7]定明捷,张梁.地方政府政策创新扩散生成机理的逻辑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4,03:P75-82.

[8]傅家骥.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

[9]房军.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研究——以扬州市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4.

[10]付大军.面向两化融合的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于政策选择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11]高国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7(30):P48-55.

[12]郭瑞鹏.推进北斗导航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卫星应用[J].2015,1:P15-17.

[13]胡俊.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评价研究[D].上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

[14]胡宝民.国外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状况及其展望[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28(3):P28-31.

[15]胡民安.技术创新扩散的机理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2.

[16]黄晓艳.北斗时代 携手共赢——访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传润[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4,10:P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