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指导方法和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指导方法和效果分析

郭凤青

武汉市江夏区郑店中心卫生院, 湖北武汉 430207

摘要:目的:分析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指导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的妇幼保健工作视为B组,将我院2019年加强后的妇幼保健工作视为A组,对两年内的妇女及幼儿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研得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可有效提升我院妇科及新生儿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切实提升护理人员的各项专业能力,包括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引导患者康复训练的能力等等,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指导方法;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的妇幼保健工作视为B组,将我院2019年加强后的妇幼保健工作视为A组,对两年内的妇女及幼儿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经过比较,两年内的妇女及幼儿的并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队伍:基于近些年来持续下滑的妇幼保健护理质量,针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造成此现象的真正原因包括,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缺陷,故而需要扩大招聘范围,严格招聘标准,促使更多的妇幼专业人才引进到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中去,有效提升妇幼保健护理管理效率及质量,从而大幅提升妇科及新生儿科、儿科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现阶段,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故而愈发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尤其是对地方上的妇幼保健工作,更是重中之重[1]

②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服务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医院必须首先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专业素质,端正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与导向。各地政府部门也应领导下属部门做好相应的指导与监督工作,切实提升妇幼保健护理管理的效率及其质量,进而确保妇幼保健临床护理机制的完善与持续优化。各级管理单位应时刻督促医院的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定期培训基层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技巧,鞭策医护人员学习更多的优质护理知识,增强自身专业知识储备[2]

③强化法律意识,依靠政府支持:近些年来,我国临床护理过程中更注重对患者权益的维护,在具体操作时,护理人员必须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以及维权意识,同时也要增强护理人员自身的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在相关法规章程的规范与限制下,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护患矛盾的发生概率。为了凸显出我国卫生组织对护理规范性的高度重视,颁布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为核心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基于此充分体现出当前社会对妇女及婴幼儿的关爱与关怀[3]

④妇幼保健的护理及管理工作应当坚持“因地制宜”:众所周知,不论是传统护理模式还是全新护理观念,均需确保护理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以此实施科学高效的护理路径,切实提升了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国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良好,人均收支水平逐渐得到了提升,但是地域差异性导致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妇幼保健工作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各地区的妇幼保健工作,应结合本地的人文特征及资源优势,正确认识自身优势对妇幼保健工作的相应特征,探寻适用于当前的妇幼公共卫生服务路径。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我院将以两组患者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具体而言,调研结果可从社区服务人员健康知识评分、社区人员素质以及群众自我保护意识进行分析,全面且深入的评价两组的研究成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1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信息,并以X2作为计量资料的校验单位,组间比较差异为(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结合表1所示,A组加强妇幼保健后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评分为(98.25±0.75),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为(97.63±0.37),自我保护意识评分为(95.84±0.16);B组加强妇幼保健后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评分为(90.56±0.44),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为(84.56±0.44),自我保护意识评分为(83.69±0.31)。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发现,A组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高,而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自我保护意识均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x±s)

组别

人员素质

健康知识评分

自我保护意识

A组

98.25±0.75

97.63±0.37

95.84±0.16

B组

90.56±0.44

84.56±0.44

83.69±0.31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医疗事业的创新发展,而妇科及新生儿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医院高层及管理者的充分重视。近些年来,国内的妇幼保健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其主要原因包括主观与客观,主观而言,即为患者本身造成,由于部分患者对临床护理的认识不足,提出过分要求或不切实际的要求,导致护理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实现,因此降低了护理服务质量。从客观而言,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缺陷导致了妇科及新生儿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下滑,因此,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的管理力度非常重要。为了进一步凸显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的效果,需要首先完善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指导方法,以此验证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切实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维权意识,培养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法律的约束下,尽最大可能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窦倩如,曹霞,樊利春,黄翠敏,范霞林,孔令婉,吴桂花,程冷眉,粘惠瑜. 海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20,33(11):36-41.

[2]李咸志,周宗磊,章文强,胡金诺,帅志容,赵咏梅,朱立为,孙武,栾荣生. 四川省流动孕产妇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20,47(22):4098-4101+4120.

[3]卜方,徐辉,梁霁,岳廷棉,陈莉,施云美,程诗洋,张佳琪. “全面二孩”政策下上海市长宁区孕产妇保健及管理动态解析[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0,23(02):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