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间文明礼仪培训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0
/ 2

小学生课间文明礼仪培训研究

王冬青 刘肖

河南省濮阳市开德小学 4570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课间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一定的育人价值。基于强化未成年人教育,以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需求,在课间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意义重大。借此可以让小学生的课间活动更有价值,也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课间文明礼仪习惯,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简述小学生课间文明礼仪培训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分析现存问题,第三部分探讨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课间活动;文明礼仪培训

引言:

课间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每天都在接触。课间活动的顺利进行,能辅助下一节课程的顺利开展,而且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是放松身心的好机会。不过在具体活动中,学生存在文明礼仪不规范的问题,比如在课间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一些大型活动中的表现,并不符合文明行为举止的要求[1]。这和当前教育对小学生要求的提升道德素养、塑造良好习惯的要求相背离,因此需要多加重视,由此也可以看出,对小学生进行课间文明礼仪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生课间文明礼仪培训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小学生课间文明礼仪培训是当前教育的要求,是和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相契合的。道德素养范围比较广,但是表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课间文明礼仪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2]

其次,这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教育的过程中都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等开发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课程,课间活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这是促进他们健康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重视小学生课间文明礼仪培训有重要意义。

最后,是构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的途径。通过对小学生开展课间文明礼仪培训,可以让他们拥有安静和谐的学习以及成长环境。

二、小学生课间文明礼仪培训的现存问题

虽然对于学校而言,非常重视对小学生进行课间文明礼仪培训,不过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组织管理尚未规范化。在课间活动这一部分,其组织开展还没有形成特定的体系,广大教师也都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当学生参与课间活动时出现一些问题时还不能被有效解决。此外,在课间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形式单一化的问题[3]。在很多学校中所开展的课间活动常常是让学生自己自由活动,没有进行系统的组织,活动形式也不加变化,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变弱,在活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追逐打闹的情况,这些都属于不文明现象。

三、小学生课间文明礼仪培训的具体方法

对小学生进行课间文明礼仪培训,可以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课间活动中能够表现出文明行为举止,让课间活动呈现出有序、有趣、有智、有礼良好局面。

(一)系统讲解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全面认识这一内容

要完成课间文明礼仪培训,就要先让学生明确这一部分内容。让他们系统地认识,这样学生在接受教育、培训时才会更积极。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发现,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文明礼仪教育也是如此。因此需要挑选合适的时间,让学生系统地认识课间文明礼仪相关内容。比如课间休息时,要做一些积极有益的游戏,不能在楼道打闹追跑[4]。如果是上下楼应靠右行,相互礼让,遇见老师要主动让路。文明休息,不吃零食。在室外活动时也应遵守秩序,追逐打闹不可取,做有意义的活动。

(二)科学组织课间活动,引导学生有序参与

在对小学生进行课间文明礼仪培训时,还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课间活动中,这样培训效果会更好。对此,学校、教师应该积极组织课间活动。可以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牵头,像这样,课间活动的开展会更有序,有效避免了学生在课间活动时间不知道该做什么而追逐打闹。班主任应切实负好责任,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适合他们参与的游戏。比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组织一些比较简单的游戏,例如“小猴捞月”,小学生先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当水井,再选一个小学生站在圈内当小月亮,另外选择两个学生站在圈外当小猴子。游戏开始之后,大家按逆时针方向一边赚转圈一边唱歌,唱完之后,两个小猴可以钻进水井,手拉手捉小月亮。小月亮只能在圈内躲闪,如果被抓到,就要说一个带月字的成语或者诗句。完成一轮之后,大家交换角色。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活动就有点不适合,因此可以选择“传话”“听数抱团”“英语单词接龙”“故事接龙”等游戏,让活动显现出“智育”特点。总之,无论何种游戏,无论哪一个阶段的学生,在课间活动中都有班主任的带领,并适当渗透一些文明礼仪教育内容,若学生出现了不文明行为,班主任也能及时给他们纠正,让课间文明礼仪培训真正落脚到课间活动中。

(三)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任何一项教育活动都不是一两次就能实现教育目标的,文明礼仪教育也是如此。要让课间文明礼仪培训收获良好的效果,需经过长期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习惯,这样他们才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加之要让这一培训活动落实到课间活动中,就需要课间活动能更有趣,充分吸引学生,让学生对课间活动有长久热爱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采用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形式,单一形式必然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参与兴趣。通过有趣的、多样化的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习得文明礼仪习惯,最终完成文明礼仪培训目标。

学校、教师都要为此做出努力,不断搜集课间活动,还可以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对于现有的游戏活动进行改编,比如课间活动时可以做一些操类运动,选择欢快的音乐,还可以由学校的音乐教师带领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让学生更有参与积极性。并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文明礼仪习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课间文明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培训时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培训工作落到具体的课间活动中,还要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吸引学生,最终提升文明礼仪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远娇. 少先队文明礼仪活动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 2019.

[2] 李飞飞. 开展小学文明礼仪教学的探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6):0140-0140.

[3] 刘晓霞.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6):0273-0273.

[4] 魏治海.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 软件:电子版, 2019.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培养小学生课间文明行为习惯策略的实践研究》(JCJY2026094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