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张诺

亳州市人民医院 安徽省亳州市 236800

摘要: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用于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产科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收纳的产妇126例纳入,以随机输数字法分配组别,普通组、人性化组各63例,普通组仅予普通护理,人性化组行普通护理同时予以人性化护理,对照产妇顺产情况,产时疼痛及出血情况,产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本次观察中可见人性化组顺产率显著更高(P<0.05),产妇分娩时VAS疼痛评分观察提示为人性化组显著更低(P<0.05),产中出血量对比为人性化组显著更少(P<0.05),产后SDS抑郁、SAS焦虑评分对照提示为人性化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活动中落实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产妇产中疼痛情况,提高顺产率,缓解产后负性情绪。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科护理;应用

护理模式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医务人员作为患者护理的执行者,在关注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的同时,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管理,及时发现并安抚患者的异常心理状态,使患者复杂的心理情绪得到释放,减轻患者压力。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常规护理方式很难起到预期中的作用。因此,为获得流畅且有效的沟通结果,我们需要一种更加有效的护理方式。在本次的探索中,我们将人性化护理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研究人性化护理是否行之有效,并从我院选取的86名患者分析探究不同的护理方式取得的护理成果。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选取我院妇产科接纳产妇126例,予以随机数字法分配组别,普通组63例,人性化组63例,普通组年龄21-30岁,平均(25.96±2.64)岁,其中初产妇39例,经产妇24例,人性化组年龄21-30岁,平均(25.85±2.71)岁,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23例,组间基线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普通组予以产前宫缩检查、产中护理监护等普通护理方法。人性化组落实普通护理同时,予以人性化护理,护理措施如下。(1)人性化病房环境。做好产妇病房环境护理,让其产前、产后均处于舒适、幽静的休息空间。为此,护理工作中每日根据当日气温、湿度,对病室室温进行调控,保持室内舒适度。在病房内张贴墙纸,一般采用暖色系墙纸,多在病室内放入绿色植物,缓解产妇产前紧张情绪,重视其个人隐私,产前宫颈成熟度检查时应将布帘隔好。在病房产妇同意情况下,播放其喜爱的轻音乐。(2)心理护理。产前产妇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护理人员护理时当积极向其宣教相关分娩知识,并让产科经验丰富且已有过分娩经验的助产士对其进行知识宣教,通过讲解个人经验,给予产妇同伴支持,消除其不良情绪。产后敦促产妇家属多给予产妇关怀,消除其不良情绪。(3)产时护理。产妇进入产室后,向其讲解分娩的基本步骤,如何顺利分娩等,提高其配合能力,让产妇丈夫陪同在旁,给予心灵支持,提高分娩成功率。产中若疼痛情况明显,通过语言鼓励法提高产妇疼痛耐受力,如“加油,马上就可以了”“快了,快了,再坚持一下”等。(4)饮食护理。产后敦促产妇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尽快补充分娩损耗,避免油腻、辛辣摄入,减少豆制品饮食,防止胀气,每日餐量、餐点规律化,禁止暴饮暴食,告知产妇家属产后不应盲目给予产妇大补。(5)出院指导。出院前落实1次知识宣教,指导产妇产后注意事项,如1月内禁止性生活,合理使用清洁液清洁下阴,若出现不适时当及时回院接受治疗等,并要求患者预留电话号码、QQ号等联系方式,以便进行出院随访。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顺产情况。②借助SAS、SDS自评量表对应评估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情况,SAS焦虑自评量表总分80分,SDS自评量表总分53分,此两个量表评分越高,所评估负性情绪越严重。③运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完成产妇产中疼痛评估,分值0-10分,获分高低与疼痛程度成正比。记录产妇产中出血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χ¯¯±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顺产情况

此次人性化组47例完成顺产,顺产率74.6%,普通组31例完成顺产,顺产率49.2%,对比可知人性化组顺产率显著高于普通组(χ2=13.678,P=0.001)。

2.2SAS、SDS评分

人性化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2.85±4.12)分、(28.14±3.64)分,普通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9.61±4.82)分、(34.58±4.63)分,组间对比提示为人性化组两项评分均更低(t=8.462,P=0.001;t=8.679,P=0.001)。

2.3出血量、VAS评分

人性化组出血量为(63.15±4.52)mL、VAS评分为(5.36±1.05)分,普通组出血量为(96.28±10.63)mL、VAS评分为(7.97±1.31)分,对比可知人性化组出血量更少且VAS评分更低(t=22.765,P=0.001;t=12.339,P=0.001)。

3讨论

临床妇产科作为接纳产妇及婴幼儿的重要科室,其主要完成产妇及新生儿一系列治疗、护理活动,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并顺利康复出院,新生儿顺利发育。临床研究指出,自然分娩较剖宫产具有多重优势,不仅有利于母体康复,且对新生儿有良性刺激,可提高其新生儿质量,近年来我国积极提倡自然分娩,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临床许多产妇由于产中过度焦虑、紧张,导致宫缩力度下降,难产风险随之增高,产中转剖宫产产妇数量明显增长,为保障顺产成功,给予产妇合理护理干预至为关键。当前常规护理模式围绕产妇分娩落实相关护理方法,未从心理层面解除不良情绪对产妇分娩的影响,因而顺产率较低,鉴于常规护理方案的不足,相关研究已在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方法。人性化护理指围绕受护理对象心理、生理各项护理需求,以患者为护理中心落实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用于妇产科护理活动中,人性化护理旨在改善产妇不良情绪、减轻产中疼痛、提高其顺产成功率,让产妇整个住院期间均处于舒适状态。临床应用中针对产妇产前易出现紧张情绪,落实心理护理及知识宣教,减轻其紧张感同时提高产妇主动配合能力,产中通过语言鼓励等方式提高产妇疼痛耐受力,做好饮食指导确保产后营养摄入合理,帮助其尽快恢复,落实出院指导进一步提高产妇院外自我护理能力。有研究认为,产中疼痛与不良情绪可相互作用,当产中紧张过度,导致宫缩力度不足时,延长产程,产妇疼痛感增加,又进一步加重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最终导致难产发生。此次研究中人性化组两项负性情绪(SAS、SDS)评分均低于普通组,产中出血量更少,疼痛感更轻,顺产率更高(P<0.05),提示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人性化护理由于可以更加完美地帮助患者获取更优异的护理结果,并且无论是心理评分还是患者满意程度均高于常规护理,可更好地在临床中对妇产科患者予以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晶晶.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6):87-88.

[2]王丽红.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0):279-280.

[3]黄灶群.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6):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