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循证护理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临床实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探究循证护理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临床实用价值分析

康华

新乐市医院   河北省新乐市    050700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拔尿管(11.20±1.01)d、残余尿量(108.54±6.29)ml、膀胱功能恢复(8.10±0.74)d、患者满意度中,宣教、运动、康复训练分别为(93.60±3.14)分、(94.52±1.50)分,以及(90.62±4.71)分。对照组拔尿管(4.51±2.01)d、残余尿量(74.20±3.47)ml、膀胱功能恢复(4.39±0.89)d、患者满意度中,宣教、运动、康复训练分别为(82.15±3.40)分、(78.59±6.30)分,以及(80.11±4.57)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能够缩短尿潴留产妇康复时间,及早拔尿管,恢复膀胱功能,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产后尿潴留;膀胱功能


前言:尿潴留为产后常见并发症,患者伴有尿液排出障碍,于膀胱中滞留。该并发症的发生,与盆底肌功能损伤,以及会阴处创伤性疼痛等因素有关[1]。尿潴留发生后,产妇多伴有较大的痛苦,易阻碍产后恢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2]。有研究指出,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减轻产后尿潴留,促进排尿。本文于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产后尿潴留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观察了循证护理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n=34)年龄(26.36±3.41)岁,孕周(40.02±0.54)周,新生儿体重(3.26±0.47)kg。对照组(n=34)年龄(27.12±2.61)岁,孕周(40.17±0.38)周,新生儿体重(3.45±0.27)kg。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产后出血量观察,并发症预防,新生儿护理教育,产妇心理干预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积极预防尿潴留:(1)问题分析:产后尿潴留产妇,尿潴留相关知识匮乏,缺少运动,且未接受康复训练,这是导致病情难以快速减轻的主要原因。(2)循证支持:护士应通过线上与线下两种途径,通过多种手段,寻找相关资源,分析尿潴留产生的原因,总结护理理论知识,结合自身经验,制定循证护理方案。(3)循证实施:①健康教育: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危害,以及自我干预方法,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为拔尿管时间的缩短奠定基础。另外,还应嘱患者加强尿管护理,预防堵塞以及感染等风险。②适当运动:产后,产妇应及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导致尿潴留加重。③康复训练:护士可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排尿。例如:可为患者播放滴水以及流水的声音,促进条件反射,使患者产生排尿之感。可通过热敷的方式,将毛巾浸润热水,敷于膀胱处,促进排尿。护士还可指导患者练习放松小腹,缩短自主排尿时间。针对由会阴创伤所导致的尿潴留,应嘱患者保持会阴部位清洁,干燥,促使创伤恢复,减轻排尿疼痛,缩短自主排尿时间,改善尿潴留护理效果。另外,护士还可辅助患者进行膀胱括约肌功能训练,促使功能恢复,减轻尿潴留。患者练习排尿时,应注重保护其隐私,家属及他人应回避,以免导致患者因紧张而无法排尿。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康复情况

观察组拔尿管(11.20±1.01)d、残余尿量(108.54±6.29)ml、膀胱功能恢复(8.10±0.74)d,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 康复情况

组别

拔尿管(d)

残余尿量(ml)

膀胱功能恢复(d)

观察组

11.20±1.01

108.54±6.29

8.10±0.74

对照组

4.51±2.01

74.20±3.47

4.39±0.89

P

<0.05

<0.05

<0.05

2.2 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中,宣教、运动、康复训练分别为(93.60±3.14)分、(94.52±1.50)分,以及(90.62±4.71)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 满意度对比

组别

宣教(分)

运动(分)

康复训练(分)

观察组

93.60±3.14

94.52±1.50

90.62±4.71

对照组

82.15±3.40

78.59±6.30

80.11±4.57

P

<0.05

<0.05

<0.05

3 讨论

产后尿潴留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部分经阴道分娩产妇,多伴有会阴侧切,由此导致的创伤,会诱发产后会阴部位疼痛,排尿时疼痛加剧,患者常因难以忍受而导致尿潴留发生[3]。另外,分娩后,产妇多伴有膀胱括约肌痉挛,加之产程延长所导致的尿道黏膜水肿,产后排尿通常较为困难[4]

产妇产后的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心理干预、出血量观察,并发症预防,新生儿护理教育等。上述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预防产后抑郁,改善患者心态,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增强信心,改善产妇预后。上述护理方法,均可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缺乏对尿潴留的针对性干预,故患者携带尿管时间往往较长。本文研究发现,常规护理下,患者拔尿管(4.51±2.01)d、残余尿量(74.20±3.47)ml、膀胱功能恢复(4.39±0.89)d,提示拔尿管时间长,残余尿量大,膀胱功能恢复速度慢。本组患者满意度中,宣教、运动、康复训练分别为(82.15±3.40)分、(78.59±6.30)分,以及(80.11±4.57)分,提示满意度低。

为改善产妇预后,促使产后尿潴留恢复,本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循证护理,联合通过健康教育、运动,以及康复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的特征,体现在注重证据方面。护士需在护理前,通过理论与经验相互结合的方式,针对尿潴留患者,制定护理方案,确保方案更加科学,内容更加完善。本院所实施的循证护理方法中,针对尿潴留知识,对患者进行教育,能够纠正其错误认识,且能够提升产妇的自我干预能力,促使尿潴留减轻。嘱患者适当运动,有利于促进排尿,对尿潴留的减轻,同样具有积极意义。本院所实施的康复护理,主要集中在膀胱功能训练、听水声、热敷,以及疼痛护理等方面。各项训练方法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膀胱括约肌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使患者可自主排尿,且有助于促进会阴部位创伤恢复,减轻排尿过程的疼痛感,缩短排尿时间。本文研究发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上述护理方法后,患者拔尿管(11.20±1.01)d、残余尿量(108.54±6.29)ml、膀胱功能恢复(8.10±0.74)d,与常规护理相比,患者拔尿管时间明显缩短,残余尿量减少,膀胱功能明显恢复。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满意度中,宣教、运动、康复训练分别为(93.60±3.14)分、(94.52±1.50)分,以及(90.62±4.71)分,与常规护理相比,满意度更高,优势显著(P<0.05)。本文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循证护理在产后尿潴留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实施循证护理,能够缩短尿潴留产妇康复时间,及早拔尿管,恢复膀胱功能,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蕾,王婉荧.综合护理模式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1):3197-3200.

[2]杜虹,周彦芝.按揉法联合个体化排尿训练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自主排尿及膀胱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0):2856-2858.

[3]王丹.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8):142-143.

[4]何佳宁.产后尿潴留产妇低频脉冲电疗治疗护理中人文关怀对产妇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8):150-15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