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结核病防治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

唐英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省绵阳市      622750

摘要:结核病作为当前公共卫生组织密切关注的一项重大卫生问题,传染率高与传播的速度较快是结核病的主要特点,容易给人类带来严重的传染风险与生命威胁。因此,当前我国的公共卫生部门需要加强对结核疾病的重点预防与控制。随着近些年我国医疗技术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针对结核病防治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与困难,并且传统的预防与控制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群众对生命健康安全的需求,想要直面挑战,就需提升预防与控制技术。对此,本文对结核病的防治现状与面临特点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了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结核病;防治现状;预防与控制策略

前言

在治疗期间肺结核患者会因多种药物的服用时间过长从而出现耐药性,这主要是由于肺结核疾病在临床治疗时间比较长,并且这一疾病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治愈。与此同时,这对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稳定发展也带来重大影响,这跟肺结核疾病的传染率高、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有着直接关系。因此,相关工作者就需注重肺结核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立足于防治现状对预防控制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一、肺结核疾病的防治现状

在社会文明与经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社会群众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愈加重视自身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而此时传统的肺结核预防措施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紧跟时代发展作出新的防治措施:第一,要根据不同地区以往的病情发展情况与传播特点,对筛查方法与治疗措施进行改进;第二,对肺结核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时,必须要注重前期的预防和控制,这是有效降低传播率的重大举措。从肺结核疾病的发展态势上来看,想要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愈率,就要注重将前期的早发现与后期的规范治疗进行有机结合。[1]

二、肺结核病的防治所面临的挑战

(一)耐药性问题

当前,我国有多家医院都十分重视肺结核的临床治疗工作,对各医院的肺结核临床治疗研究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对肺结核疾病进行治疗时,所采取的基础治疗方法为化学药物治疗,但肺结核疾病的病程比较长,目前治疗的药物也较为单一,存在品种少的特点。这就很容易导致肺结核患者在用药方面存在不规范,还会出现药物滥用、滥使的现象,长久以往,药物的错误服用很有可能会使患者机体出现耐药性,并且错误的药物治疗还会导致机体免疫力的低下。

(二)人口流动率高

从当前社会现状上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大好,交通十分便利,人口的流动性也比较大。对近三年的有关肺结核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农村与城镇相比有着更高的发病率,大约有三倍以上。这与农村卫生资源较少、交通设施并不完善有着直接关联,容易使患者在得病后无法及时发现。与此同时,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外出打工的人口也在日益增加,这也增大了患者的流动性。这部分打工人并不了解自身的肺结核病,再加上受医疗设施落后和未定期体检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隐性患者的随意流动极大地增加了病情的传播。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肺结核病人的依从性比较差,并不愿接受规范治疗,仍然随意进出公共场合从而造成病情的恶意传播。[2]

(三)对肺结核病的了解不足

当前社会群众对肺结核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知识了解的并不全面,从而使社会群众并不具备较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很容易暴露在病情传播的危险当中。除此之外,有部分肺结核患者也并不明确自身病情,缺乏对肺结核疾病的全面认识,从而使得这部分病人难以全程进行规范治疗,进而使得病情逐渐加重,出现病程延长等问题,还容易增加传播的风险。

三、肺结核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完善防治体系

在明确了肺结核疾病防治所面临的挑战之后,归咎原因,面临这些挑战主要是因为缺乏完善的预防体系,且治疗体系缺乏规范性,民众也缺乏对防治的重视力度。针对于此,就需让社会群众明确肺结核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社会群众的预防意识,并建立预防与控制体系。与此同时,专业的肺结核防治机构与医疗机构也要建立起转诊系统,这样更能将肺结核患者严格控制起来,避免出现漏诊问题,实现共同预防与控制。在政策方面,我国政府与医疗机构要共创预防与控制平台,一旦有确诊,在平台上发布患者消息,便于其他部门及时收到通知做好份内工作。对确诊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采取督导和随访的方式,根据患者状况,对治疗方法进行合理调整,选择最有效的方式展开治疗。

(二)提升医疗机构治疗方法的规范性

医务人员在日常就诊时,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与肺结核疾病相似的临床症状,必须立即对患者进行仔细诊断,采取查痰、拍片等形式。此外,专业的治疗机构需根据肺结核患者的具体诊断情况,给予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并确保全程管理病患,针对依从性较差的肺结核患者,要做好督导与随访,确保治疗的连续性。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作为与患者直接接触的人员,就必须提升对肺结核病症防治知识与护理知识的熟悉程度,医院也要做好临床培训工作,使医护人员能够正确掌握该疾病的规范治疗与护理措施,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做好治疗方案的合理调整。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完成疫情的监测工作,一旦有患者确诊,需快速筛查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避免出现漏诊的问题。

[3]

(三)加强健康教育

针对肺结核疾病加大宣传力度,才能提升社会群众对肺结核疾病的认知与预防意识,是减少传染源与降低传染率的有效途径。这时就需政府与医疗机构的合作,通过举办肺结核防治讲座等途径告诉大家该如何预防该疾病,纠正社会群众的不良生活与卫生习惯。

结论

由于肺结核疾病有着传染率高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这一疾病需要引起社会群众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也要展开全面预防与有效控制,通过对症下药找到传播源头,更好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形势。通过加大宣传教育,提升社会群众的预防意识。

参考文献

[1]钟达,张玉华,傅衍勇,陈盛玉.流动人口结核病流行现状和控制策略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7,10(12):4282.

[2]孔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结核病防治策略现状及选择[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11(23):786-788.

[3]徐秀珍.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8,0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