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士岗位管理对聘用合同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探讨护士岗位管理对聘用合同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

卢小琼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总医院 福建 莆田 351200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岗位管理对聘用合同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方法的聘用合同护士60例,设为观察组,另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实施常规管理办法的聘用合同护士6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士工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合同护士的离职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工作投入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聘用合同护士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办法,可有效提高其工作投入度,增强其对医院的归属感,保证医院人员流动稳定性。

【关键词】护士岗位管理;聘用合同护士;工作投入度;离职率


现目前,医院工作人员有两种人员编制状态,分别为在编与非在编,而聘用合同护士则属于后者。但相关资料显示,聘用合同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较低,对工作单位的归属感低,流动性较大,对医院护理管理与业务水平提升存在着不良的影响[1]。针对这种现象,我院探讨试行了护士岗位管理,以保证医院护理队伍稳定与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院进行了护士岗位管理对聘用合同护士工作投入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9年1月起探讨试行护士岗位管理,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方法的聘用合同护士60例,设为观察组,年龄在20-38岁之间,平均(30.55±5.31)岁,其中大专学历28人,本科学历32人;另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实施常规管理办法的聘用合同护士6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在20-39岁之间,平均(30.57±5.32)岁,其中大专学历30人,本科学历30人。两组护士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集护理部相关问卷调查表及数据统计表,本次所有护士均自愿参与研究。

    1. 方法

对照组60例聘用合同护士实施常规管理办法,内容:医院录用护士后,根据其专业技术能力对应岗位,后续按照相关规定安排工作量与时间。

观察组60例聘用合同护士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办法,内容:

  1. 分层次管理,明确各层次护士职责;进行护理岗位管理要求将护士岗位分层次,一般分为三层,分别为护理组长、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其中助理护士工作时间一般低于1年,且相关专业培训以及考核处于较低级别,主要负责在其他层次护士的指导下进行低技术性基础护理工作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包括进行整理床单位、病人清洁、送检陪护等,不参与单独值班;责任护士工作时间大多数高于1年,同时其专业培训及考核处于中等位置,其可以在组长的安排下开展分管病人的各项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参与急危重病人抢救配合,同时应带领助理护士进行护理工作;护理组长工作时间则大多高于5年,同时其专业培训与考核处于高等位置,其主要负责做好临床护理相关事务安排,协助指导责任护士与助理护士工作,制定分管病人的护理计划,组织实施并评估效果,组织急危重病人抢救,参与护理教学科研,同时应发挥监督作用。

  2. 合理人员配置;为了保证各护士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合理,避免其大量长时间临床护理工作而导致身体心理均产生疲惫懈怠,医院根据岗位工作量、风险度等进行护理人员合理配置。一般情况下,要求A类科室床护比应配置在1:0.6以上,B类应在1:0.4以上,而C类则应等于或者大于1:0.4。

  3. 合理设置薪酬激励;为稳定护理团队,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医院合理设置薪酬分配方案,医院与科室设置第一次绩效分配,科室与个人之间设置第二次绩效分配,明确激励制度,将工作量、工作质量、岗位风险度、工作年限以及不同岗位均与薪酬挂钩,细化绩效考核内容,确保公平公正。同时实现了同工同酬激励机制,聘用合同护士同样参与职称评聘,享受同等的评优评先等待遇。

  4. 增强分层岗位培训;大多数聘用合同护士存在着理论知识不扎实、技能操作不熟练等缺点,其在护理工作中遇到难题的可能性偏高,工作开展难度大,进而容易产生畏难懈怠情绪和缺乏自信。所以医院根据不同层级护士岗位性质、工作内容、发展方向等情况由科室、护理部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其定期参与专业能力的培训及考核,使其能获得发展和岗位胜任力,增强了自信和对医院的归属感。

    1. 指标判定

本次研究中护士工作投入度使用的是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进行统计分析,包括3个维度17个条目,量表采用5级计分,赋值1--5分,分数越高,显示工作投入度越高。同时还通过统计离职率来反应。

    1.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进行计量资料(60656c8528e09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检验,用x2进行计数资料(n,%)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两组护士离职情况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合同护士的离职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两组护士离职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离职护士

观察组

60

1(1.67%)

对照组

60

5(8.33%)

x2

-

4.669

P

-

0.031


    1. 两组患者工作投入度情况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工作投入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2 两组患者工作投入度评分对比(60656c8528e09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组别

例数

工作投入度评分

(分)

观察组

60

3.46±0.31

对照组

60

3.05±0.39

t

-

6.375

P

-

0.001


  1. 讨论

聘用合同护士指的是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的护士经过该医院招聘与考核后成为该医院的非在编护士,现目前,其具有流动性大、工作投入度较低等缺点。

常规护理管理较为宽泛,未针对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资历、能力等多种因素而进行配置,对护士个人的提升与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限制,当护理任务较重时,容易出现行为心理上的畏难懈怠以及缺乏自信等[2]。而护士岗位管理能够更为有效的对医院现有护士进行科学管理,保证护理队伍配置的合理性,保证护理质量,其能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分级培训与考核,帮助护士提升自我水平,确保工作量与时间安排合理,保证护士的工作质量,帮助其获得岗位胜任力和成就感;合理设置薪酬激励则可以避免护士因长期待遇差别而产生心理落差,明确激励效果稳定不良情绪;对聘用合同护士进行专业技术分层培训,一方面提高医院护理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护士自身职业发展,综合上述内容,聘用合同护士对医院的归属感增加,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增加[3]。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聘用合同护士的离职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工作投入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内容相符。

  1. 小结

综上所述,对聘用合同护士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办法,可有效提高其工作投入度,增强其对医院的归属感,降低离职率保证了医院护理人员流动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刘晓明.护士岗位管理创新实践[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4):14-15.

  2. 李红,李希西,周孟君.岗位管理对聘用合同护士工作投入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2):1-4.

  3. 郭燕燕.基层医院采取护士岗位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8):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