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影像(DR)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数字化影像( DR)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

   李凯旋

中国人民解放军 93199部队门诊部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数字化影像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科研和临床等领域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不仅促进了现代医学各学科的变革,还提升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提升了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数字化影像技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减轻患者的病痛。

【关键词】数字化;影像;DR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临床治疗的要求,医疗机构要重视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应用,详细了解数字化影像技术的特点,结合医疗发展水平合理运用数字化影像技术,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加快医疗影像资料存储和传输的速度,进一步促进我国医学发展。

1数字化影像技术概述

数字化影像技术简称为DR,在每个投照系统中包含了所有的投照体位。DR系统根据X线吸收率的不同,初始条件使用高电压低电流自动电离室摄影,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较大的动态范围,能清晰地显现各解剖部位的细微结构,加上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可以处理出各种设定模式下的图像,获得高对比度、清晰完美的图像,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减少了球管的负荷。另外,数字化影像技术还改变了现有的放射科传统的摄影模式,实现了普通X线摄影的数字化革命。数字X线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影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影像的动态观察范围,DR系统对X线敏感性高,直接转换技术使X线的吸收率高于间接转换的3~4倍,图像灰度精度更高、层次丰富,能极大地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和工作效率。

数字化影像技术本身所需的X射线计量比传统胶片少3-4倍,数字化图像可以运用较少的X线计量等地到高清晰的图像,最大限度上降低X涉嫌对病人造成的辐射,避免对病人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除此之外,数字化影像技术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胶片辐射方法,取消了原有的图像管理方式,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至数字化影像管理工作中,采用计算机无片化档案管理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节约资金,还能提升数字化印象管理的效率。同时,数字化X图像还能为医院网上交流和远程专家会诊提供便利,显示多幅图像,医生对比图像之后,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采用图像滚动回放的形式,便于医生全程回顾患者的检查过程中,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数字化影像技术的特点

相较于其他技术而言,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分辨率更高,能够细腻、清晰反应图像的特点,医生进行诊断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图像处理工作,以期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工作的整体效果。除此之外,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后处理技术更为优越,医生诊断患者病情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症进行数字摄影,并采用一系列影像后处理功能,准确提取影像中的临床诊断信息,常用的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边缘放大、增强、黑白翻转、窗宽等,在早期疾病诊断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数字化影像技术还具有如下特性:第一,高效性。DR技术成像速度很快,通常采集时间都在10s以下,成像时间仅为5s,在屏幕上立刻显像;第二,低辐射。DR具有低的辐射剂量。比传统X线成像所需的辐射剂量要少3~4倍,就可得到高清晰的图像,减少了病人受X射线辐射的危害;第三,分辨率高;第四,成本低。应用的是数码技术管理图像的存档管理与传输,DR技术可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广泛应用于临床摄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DR技术可以得到更广泛地应用,能够为影像诊断中的细节观察、前后对比、定量分析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

3数字化影像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3.1将DR成像运用于传统X线能拍摄的部位

进行临床治疗时,要求治疗人员可以将DR成像运用技术传统X线能够进行拍摄的位置,拍摄骨关节等位置时,可以详细了解骨质是否存在改变,做好图像处理工作,以便医生清晰地看到患者关节软骨,了解患者关节囊、肌腱等组织的变化状况,相较于其他能够拍摄的部位而言,胸部拍摄过程中DR发挥较大的作用,由于人体胸部位置的组织密度较大,组织结构无法清晰显示,给临床治疗工作开展造成较大阻碍,将DR应用于胸部位置拍摄工作中,不仅能够准确了解胸部组织的细微病变,还能有效提升胸部疾病的诊断效果,提升心肺血管疾病诊断工作的整体水平,观察患者肠管梗阻、腹部游离气体等病变过程中,可以通过后处理的方式提升组织的分辨率,以便更好的显示患者的微小病灶,做好腹部脏器造影检查工作,以提升影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为疾病诊断工作提供便利。

比如:诊断肺部隐匿病变时,DR影像数字化技术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拍摄常规胸部正位片时,传统X线不能显示心后病灶、心后肺纹理,尤其是当肿块较大或心后有炎症情况时,使用X线诊断极易产生漏诊,在对肺部病灶的空洞和钙化进行诊断时,由于传统的X线分辨率低,使得诊断的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而DR影像数字化技术对心后肺纹理、胸椎、肺部细小纹理均能显现出准确清晰的诊断。

3.2提升X线成像的清晰度

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数字化图像的质量,还能降低成像部位的总体重叠影像,运用DR成像的方式照射传统X线能照射的位置,观察两者的成像,发现两者的观察分、分析方法相同,与传统X线相比,DR图像主要由一定数目的像素组成,能够更清晰的反应患者某一部位的具体情况。

3.3数字化影像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在被摄体允许的情况下,数字化影像技术运用近距离摄影方式,能够缩小照射野,最大限度上降低辐射的剂量,定期开展X线球管中心检测工作,做好电流和电压准确性校验工作,明确电离室是否存在偏差,最大限度上降低摄影环境对图像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数字化影像技术运用过程中,图像存储和采集装置是核心,需要经常备份和整理计算机存储图像,及时归档和删除图像,以保障计算机正常运行速度不会受到影响,提升DR的整体效率。

4DR设备运行环境和系统的管理

4.1环境条件

DR系统本身属于精密度较高的电子仪器,为了保障DR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最大限度上降低周围环境对探测器性能造成的影响,为DR系统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除此之外,还要根据设备运行的要求清洁设备周围环境,保障机房内部始终处于整洁的状态,做好机房通风工作,要求机房内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8-24℃左右,湿度始终保持在40-70%之间,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设备所在操作间,并且定期进行设备清洗工作,打开操作间开换气设备使室内空气流通清新。

4.2 DR系统按其功能分类

DR系统按其功能大体可分为:X线装置、图像采集和存储装置、显示和打印装置。X线装置一般采用高频X线机来保证系统的X射线的稳定输出,激光相机是DR照片形成的最后一站,定期清洁激光器、多棱反光镜及传动系统以保证DR图像质量。

4.3加强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相关部门要加强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尤其是加强英语的学习,做到人人熟悉机器的性能和操作界面,培养其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在摄影中仔细摆放体位,选择最佳的摄影条件和最佳的图像后处理方式从而保证影像的质量。

5总结

医学发展过程中数字化影像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为从业人员提供大量的影像资料,还能整合现有的影像资料,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丰富的影像资源,便于从业人员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的症状。


参考文献

[1]张仙鹤.DR投照技术的图像特征及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2):116-117.

[2]施涛.DR影像的特点及临床应用[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8):00217-00217.

[3]董慧娟.DR投照技术的图像特征及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46-147.

[4]麦青.DR的成像原理,临床应用及维护保养[J].医疗装备,2012,25(01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