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改形式下基于精准投资与效率效益提升的投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新电改形式下基于精准投资与效率效益提升的投资策略研究

慕俊强,杨小冬,海晓燕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供电公司,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促进电力实业发展,就要不断投资电网建设。随着投资规模扩大,一些投资项目完成后运行中发现所产生效益与期望相差很大,投入于产出不成比例。因此,新电改形式下基于精准投资与效率效益提升的投资策略进行分析就极为重要。

关键词:新电改;精准投资;效率效益;投资策略


1新电改形式下基于精准投资与效率效益提升的投资策略

1.1加强“事前”科学决策

1.1.1 制定规划

以效率效益为核心,科学制定电网规划,做实项目前期,强化项目储备,深入开展技术经济论证,从源头提升投资效益。以市场需求为方向,深入研究经济发展走势、产业结构变化、重点行业发展情况,准确预测用电负荷和电量需求,通过量化分析,测算电网投资需求,确保投资效益,保持合理的投资节奏。

1.1.2全面分析电网投资需求

一是开展现状电网诊断投资技术需求分析。在电网发展诊断分析工作基础上,精选出反映电网现状技术需求的关键指标,评价和确定当前电网所处的技术水平,进而作为综合判断该电网技术投资需求的依据。二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判断电力发展需求。为准确判断电网发展的外部用电需求,每年9月底分析当年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预测当年全年以及下一年的最高用电负荷和售电量情况,判断电网近期电量与电力增长趋势。三是基于输配电价水平研判电网投资收益。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深度推进,全国均已经进入输配电价执行期,为客观评估输配电价对电网盈利能力和投资效益的影响,要综合考虑当前电力需求、投资规模等边界条件,合理确定投资规模。

1.1.3科学评估电网建设储备项目成效水平

完善储备项目成效评价指标和评分方法,从合规性和优先级两方面开展次年储备项目审查。合规性重点审查电网储备入库项目来源、命名、前期工作成熟度等情况。储备项目的优先级排序则侧重电网安全、效率、效益等方面评价,实现储备项目优选排序,从而提升电网储备项目审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推动电网精准投资管理。

1.2加强“事中”跟踪优化

1.2.1强化实施全过程管控

逐项编制开工投产里程碑计划,推进项目建设进度,逐月跟踪物资设计招标、ERP立项、开工条件落实等进度,分析关键节点和投资完成情况,保证按期建成投产,发挥电网项目运营效益,早见效、见实效。

1.2.2适时优化调整投资方案

对于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项目,深入论证、审慎制定项目投资和建设进度调整方案,履行计划调整程序。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及时了解重点项目、优质大客户用电需求,充分发挥“绿色通道”项目备案程序便捷性,对应急项目予以“特事特办”,保证计划执行过程中突增负荷供电工程、民生工程、保障新能源接入工程等及时推进,提高了电网投资计划的灵活性和精准度,改善了电网投资管控效率。

1.3加强“事后”评价考核

1.3.1强化投入产出效益评价

一是细化“十二五”以来电网投资规模、构成,重点分析各年公司电网投资结构;二是从电网规模、电网安全、运营效益、运行效率等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产出效益。三是综合分析,定位电网在投入产出效率效益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措施建议,为公司电网精准投资决策和精益化管理提供依据,电网评价重点逐步转变为效率效益导向。

1.3.2全面开展项目投资后评价

一是后评价全面覆盖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电网项目后评价覆盖各电压等级,推行项目全寿命周期评价。二是聚焦效益效率,实现精准考评。通过对项目规划、前期、建设、运营等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客观分析和评价,促进提升投资决策水平。三是加强后评价成果应用。构建项目后评价成果库,将评价成果作为规划编制、项目审批、投资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

1.3.3完善投资考核体系

进一步完善同业对标、业绩考核指标,按照权责相当、主体明确、效益优先的原则,落实省公司、地市(县)公司投资有效性主体责任;加大投资精益管理考核力度,对规划、储备、计划、统计等各环节的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全面评价考核。

1.4建立多维度的投资决策评审方法

电网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可借鉴国外的投资决策方法,从企业发展目标、电网网架特点、经济性、技术性等角度考虑。通过从多维度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评审,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一是企业发展目标。各地区城市建设规划及电网企业发展目标,对电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电网网架特点。配电网网架结构日趋合理,配电网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电网的供电可靠率仍有较大差距。三是经济性。从财务指标和项目效益等方面,来评价投资项目是否具备经济性、合理性。四是技术性。从技术先进性、技术成熟性、方案合理性等方面,来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1.5转变规划计划管理观念,适时优化调整职权和流程

首先,电网企业的规划工作重点应调整为对政府电力规划的电网项目投资机会研究和三年发展计划编制。其次,电网企业还应进一步厘清投资负面清单并建立其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统一管控平台;对已完成投资机会研究且纳入三年发展计划的项目有序开展前期工作,完成前期相关工作后纳入到电网企业三年滚动项目储备库。再次,电网企业进一步完善常态项目储备机制,并强化项目储备库管理;同时,优化年度综合计划的决策流程及时限,实现省级以上电网企业基于全业务数据中心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计划总控目标管理,具体项目由市、县级供电企业在储备库内自行决策,储备库外项目实现严格审批制。最后,国家和省级电网企业应加快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建设,取消人工统计工作,应用智能统计项目全寿命周期参数的模式,深化数据分析,回归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充分发挥数据在“一库三中心”(统一数据资源库、企业统计发布中心、数据分析中心、辅助决策中心)的功能。

2 实施效果

2.1电网投资计划更加准确精细

传统的电网发展理念是粗放型发展,跨越式增长,为应对电网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复杂变化,贯彻效率效益理念,充分利用电网发展诊断分析已有工作成果,建立包含电网现状技术需求分析、用电需求判断、投资能力测算、储备项目优先级审查和投资计划决策的精准投资管理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和投资成效制定投资计划,提升了电网投资计划的精准程度。

2.2电网投资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利用建立的包含三层级的专业投资管理工作体系,形成三级专业管理部门,确保管理权限清晰、任务分工明确,保障了工作任务一致、步调统一、深度相同;基于统一的工作体系和技术体系开展电网投资管理工作,有效改善了电网投资管理工作效率。

2.3电网投资分析更加深入全面

随着以效率效益为中心的电网投资管控体系的推广实施,电网效率效益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电网发展规划和计划编制过程中,建立了包含技术现状分析及投资需求判断、投资能力测算、储备项目优先级审查、投资计划综合决策的管控体系,加强了电网投资对电网效率和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使得电网投资分析更加深入全面。

3结束语

电网投资耗费巨大,不可避免的对电力企业经营造成影响,而注意电网投资对电网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可以提高电网投资的科学性,不止可以减少投资风险,也可以保证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对于电力行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崇.电网企业投资效益评价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罗亦占.电力体制改革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J].低碳世界,2016(27):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