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2
/ 2

探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优化策略

方芳

南京城建建设工程配套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领域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吸引了众多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诱发了大量不正当竞争措施,建筑行业颞部的管理形式较为混乱,大量工作能力不足、监督措施不当的企业为了谋取暴利,盲目投资工程项目,造成大量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制约了我国工程建设的稳步发展。在本文的研究中将详细研究工程建设中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力求能够推进我国建筑领域良性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建筑领域当下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十分严峻的,首先,需要在建筑外观上进行设计,保证建筑的视觉效应能够符合广大消费者审美;其次,还需要强化建筑与建筑中各项设备的使用效果,保证一系列的产品都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鉴于此,便需要建筑企业制定详细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措施,为建筑领域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难点

(一)管理制度的缺陷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保障建筑项目稳步推进的基础,但是,现阶段我国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筑领域的稳步发展。首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缺少必要的方案保障,或者是一些安全保障并未与工程建设相结合,缺少必要的实践性。其次,建筑行业缺少严格的工程设计审批机制,大量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度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和潜在问题。

(二)施工管理监管力度不足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深化,建筑领域的竞争呈现着愈演愈烈的趋势,一部分企业为了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盲目缩短工程建设的时间、缩小工程建设成本,出现了大量已有代劣、以次充好的工程原材料进入场地的现象。在人员招聘的过程中为了降低企业薪资方面的投入,招揽了大量工作经验浅薄的人员,其缺少必要的工作经验、管理能力,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呈现出每况愈下的状态。如图1为复杂的建筑施工现场。

60668e9537ac3_html_de3bf0a530cbf517.png

图1复杂的建筑施工现场

(三)施工管理人员素质较差

近年来,虽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逐渐引起了相关企业和工作人员的重视,但是仍旧存在相当大的一批工作人员未能够树立端正的施工管理意识,建筑工程中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文化知识偏低,尤其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群体。建筑施工施工管理制度的实施者是基层工作人员,这不仅要求建筑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施工管理能力。纵观我国建筑领域,具有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的人才十分匮乏,难以保证当下的社会人才需求。

二、对建筑施工造成危害的因素

(一)人为因素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人员是建筑的主体环节,建筑推进的阶段一旦缺少 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极易造成建筑中残留大量的安全隐患。例如,一部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较差,在设备操作方面未能够规范自身的行为,就极有可能埋藏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见,工作人员在进入工程建筑现场之前需要接受详细的技术交底、安全培训,在了解现场注意事项、树立自身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投入工程建设2】

(二)材料设备因素

建筑整体质量与建筑中使用的原材料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材料质量标准一定程度能够代表建筑整体的质量标准,也关系到建筑在交付使用的阶段能否发挥自身效能。一旦建筑物中使用的原材料自身质量水平较差,在使用阶段会逐渐显现出自身的问题和隐患,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社会影响。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难点的优化对策

(一)及时调整政府监管部门的管理理念

首先,政府在建筑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避免直接性的、全过程的监督与干预,而是利用市场调节的能力对建筑企业进行约束和治理,借助市场的作用,建筑企业能够完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进而形成坚实、稳固的核心竞争力3】

其次,政府开展建筑企业质量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秉承着一视同仁的理念,面对工程承包企业、承建企业、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等都需要实施无差别的监督管理机制,以“优胜劣汰”的管理理念促进建筑领域良性发展。

(二)创新政府质量监督管理方式

政府对建筑企业的质量监督监管工作需要将定期监管、不定期监管相结合,单一的定期监管在政府工作中为建筑企业留有“灯下黑”的可乘之机,极易出现应对检查的不良措施,为了完成检查项目而“钻空子”。针对这类现象,需要政府调整原有的监督管理机制,弥补定期监督的不良影响。具体而言,政府对建筑企业的监督监管需要转变传统意义上的现场控制、直接干预行为,而是设置建筑企业的巡查、管理机制,实施不定期监督,能够避免企业出现消极懈怠的施工现象,为建筑质量监管系统实施奠定基础。如图2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60668e9537ac3_html_33c85561408831c0.jpg

图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三)优化现有的监督管理体系

为了提升建筑领域的监督监管效果,需要进行相应的体系建设。首先,需设置强制性的工程担保、保险制度,保险需要涵盖的内容有施工建设的参与企业、工作人员等都需要投保。其次,需要规范工程咨询业务,在工程建设推进的过程中,专业人员的帮助和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监督机制建设中引进专业人士,能够提升监督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保证建筑实施的各个方面均能够符合国家规定。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具有自身的灵活性、复杂性,不仅直接与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关,还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业务水平息息相关。在建筑工程领域发展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建筑企业的竞争不断深化,企业需要将质量施工管理作为现阶段的重中之重,将企业利益、工作人员利益、消费者利益相结合,保证每一个工作项目都能够稳步推进,从根本意义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建伟.市政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1,19(1):374-375.

[2]张方龙.浅谈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写真地理,2021,(1):93.

[3]陈静.建筑工程中机电安装的施工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1,17(3):129-130.